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赵斌宇)《中国现代化报告2018:产业结构现代化研究》(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产业结构现代化,既是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要求。2017年十九报告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根据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基本原理,我们认为,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就是要建设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经济的产业结构,一个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经济强国。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目标分析

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规模指标已经位居世界前列,包括GDP和工业规模等。但中国经济的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大致处于世界中游,距离世界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目标分析,可以分层次进行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理论目标

根据产业结构现代化原理,在21世纪,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理论目标有三个。目前,第一个目标是固定目标,第二个和第三个目标是动态目标。

第一个目标:完成第一次产业结构现代化,实现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产业结构和产业水平的主要指标达到1960年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第二个目标:完成第二次产业结构现代化,实现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

第三个目标:迎头赶上世界产业结构的先进水平,成为知识经济强国和知识经济发达国家,全面建成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政策目标

一般而言,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政策目标包含三类目标:共性目标、个性目标和减少副作用。共性目标可以作为产业结构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个性目标和减少副作用作为监测指标;有些指标很重要但缺少系统统计数据,可以作为观察指标。

共性目标:完成两次产业结构现代化,追赶、达到或保持世界产业结构的先进水平;同时产业水平和产业质量追赶、达到或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建成世界经济强国和知识经济发达国家。

个性目标:形成、保持和扩展自己的特色,强化竞争优势等。

减少副作用:减少环境污染、技术风险、国际风险和失业风险等。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共性目标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共性目标,包括阶段目标和水平目标。其中,阶段目标是完成两次产业结构现代化,水平目标则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阶段目标,包括实现理论目标的第一个和第二个目标。

其一,国家层面。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7》的面板数据,1984年中国经济具有农业经济的结构特征,其中,农业增加值比例高于30%,农业劳动力比例高于50%(图3-3);2014年中国经济具有工业经济的结构特征,其中,农业增加值比例和劳动力比例分别低于15%和30%,服务业增加值比例和劳动力比例分别高于40%(图3-2)。在1984~2014年期间,中国完成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变,基本完成第一次产业结构现代化。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在国家层面,2014年中国已经实现第一个理论目标,基本完成第一次产业结构现代化;未来需要实现第二个理论目标。

2015年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发展阶段。2015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比例超过50%,服务业劳动力比例超过40%,中国经济处于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期。

未来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需要完成两个转变,一是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二是从服务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

其二,地区层面。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具有地区不平衡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7》和各地区统计年鉴的面板数据,2015年海南等6个地区具有农业经济的结构特征,四川等16个地区具有工业经济的部分特征(半工业经济的结构特征),山东等7个地区具有工业经济的结构特征,北京等5个地区具有服务经济的结构特征(表3-60)。

在地区层面,2015年中国大约有12个地区实现第一个理论目标,基本完成第一次产业结构现代化,未来需要实现第二个理论目标;大约有22个地区尚没有实现第一个理论目标,尚未完成第一次产业结构现代化,未来需要实现第一个和第二个理论目标。

2015年地区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在34个地区中,22个地区尚未完成第一次产业结构现代化,12个地区已经完成第一次产业结构现代化,其中5个地区已经进入服务经济阶段。

未来30年地区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发展目标。22个地区需要先完成第一次产业结构现代化,然后完成第二次产业结构现代化;12个地区需要完成第二次产业结构现代化,其中,7个地区要向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转变,5个地区需要向知识经济转变。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水平目标,就是实现理论目标的第三个目标。

其一,指数大小。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水平目标,可用产业结构现代化指数来定量描述,它包括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的12个关键指标。根据产业结构统计指标的面版数据进行评价,2015年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指数约为36。根据产业结构现代化指数的国家分组,2015年中国产业结构为初等发达国家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间位置。

如果按2000~2015年产业结构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计算,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指数有可能在2042年达到100(表3-61),即达到2015年发达国家的平均值。

其二,世界排名。根据产业结构统计指标的面版数据进行评价,2015年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指数排名世界131个国家的第58位。

如果131个参加评价的国家都大致按2000~2015年产业结构现代化指数的年均增长率计算(部分国家的增长率做出调整),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指数的世界排名,2040~2050年有可能进入前40位左右,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在2060~2080年有可能进入前20位左右,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在21世纪后期可能进入前10位左右,进入发达国家前列,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表3-62)。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路线图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是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基本路径的系统集成。

它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综合产业结构现代化原理,从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三个方面、在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协同推进产业结构现代化,迎头赶上产业结构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在2050年前,全面建成制造业强国、服务经济强国和知识经济强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在21世纪下半叶,全面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知识经济发达国家,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面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包括八个部分内容:战略目标、基本任务、运河路径、监测指标、产业水平监测、产业结构监测、产业质量监测和战略要点。战略要点将在后面讨论。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之一:战略目标

前面已经分析了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理论目标和政策目标。政策目标包括共性目标、个性目标和减少副作用等。由于篇幅有限,下面讨论共性目标,以及相关的基本任务。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全面完成向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的两次转型,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现代化经济强国,全面建成制造业强国、服务经济强国、知识经济强国和世界经济强国,逐步达到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的世界先进水平,早日成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知识经济发达国家(表3-63,表3-64)。

在2035年前后完成向服务经济的转型,全面建成服务经济强国和制造业强国;

在2050年前后完成向知识经济的转型,全面建成知识经济强国和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2080年前后(改革开放100周年)全面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产业结构、产业体系和经济体系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全面建成现代化经济强国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知识经济发达国家。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之二:基本任务

两个层次的基本任务

国家层面的基本任务: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要完成两个转变,要上三个台阶。

发展阶段方面的任务是完成两个转变,即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从服务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简单地说,就是大步走向知识经济时代(李京文,1999)。

发展水平方面的任务是上三个台阶,即从初等发达水平升级为中等发达水平,从中等发达水平升级为发达水平,从发达水平升级为世界先进水平,走到世界前列。

地区层面的基本任务:中国地区层面的产业结构现代化的任务比较复杂。2015年全国34个地区产业结构差别比较大(表3-71),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不同。由于缺少统计数据,我们没有对中国地区产业结构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

发展阶段方面的任务是完成三个转变,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从服务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部分地区可以直接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

发展水平方面的任务是,发达地区要完成从发达水平升级为世界先进水平的任务;中等发达地区要完成从中等发达水平升级为发达水平、然后升级世界先进水平的任务;初等发达地区要完成升级为中等发达水平和发达水平的任务,并努力升级世界先进水平;水平较低的地区要完成升级初等发达和中等发达的任务,然后争取发达水平。

基本任务的时间分解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基本任务与战略目标相对应,可以分解成两大阶段的任务。其中,21世纪前50年的基本任务比较明确,后50年需要专题研究(表3-65)。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基本任务可以分解到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三个方面。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之三:运河路径

根据产业结构现代化原理(表2-23),21世纪产业结构现代化有三条基本路径:第一次产业结构现代化路径、第二次产业结构现代化路径和综合产业结构现代化路径。2015年中国实际上已经是两次产业结构现代化并存,地区差异比较大。从理论和政策角度考虑,综合产业结构现代化路径是中国的合理选择,简称为产业结构现代化的运河路径(图3-4)。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运河路径是:瞄准产业结构的未来前沿,两次产业结构现代化协调发展,加速从农业经济结构向工业经济结构和知识经济结构的转型,迎头赶上未来的世界前沿水平;在2050年达到产业结构现代化的世界中等发达水平,建成制造业强国、服务经济强国和知识经济强国;在21世纪下半叶早日达到产业结构现代化的世界先进水平,产业水平、产业结构、产业质量和知识经济等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经济强国、世界经济强国和知识经济发达国家,全面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图3-3)。

运河路径要求:坚持“抓质量、上水平、调结构”的基本原则,以提高产业质量为引领,以提高产业水平为抓手,以优化和提升产业结构为落脚点,全面推进产业质量、产业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现代化,大幅提高国民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等。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之四:监测指标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监测指标体系,可以以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指标为基础。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监测指标包括4大类40个指标(表3-66,扣除重复)。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之五:产业水平监测

产业水平监测可以包括人均增加值、人均总产值和人均需求的主要指标,这里以人均增加值指标为例;可以包括三次产业、三大产业、六大集群和24个部门,这里以三次产业、三大产业和六大集群为例。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之六:产业结构监测

产业结构监测可以包括增加值结构、总产值结构、需求结构和就业结构等的主要指标,这里以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指标为例;可以包括三次产业、三大产业、六大集群和24个部门,这里以三次产业、三大产业和六大集群为例。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之七:产业质量监测

产业质量监测可以包括劳动生产率、净利润率、增加值率、创新密度和环境压力等的主要指标,这里以劳动生产率指标为例;可以包括三次产业、三大产业、六大集群和24个部门,这里以三次产业、三大产业和六大集群为例。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之八:24个部门的目标和任务

为实现产业结构监测的目标,需要进一步规划24个部门的目标和任务。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战略要点

在未来30多年,产业结构现代化将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一个关键领域。关于中国产业现代化的战略要点,专家学者必然见仁见智。这里重点讨论国家层面的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阶段和水平有差别,可以选择自己合适的战略重点。

我们认为: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可以在两个维度协同推进(图3-5)。(1)纵向维度,包括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三个层次,涉及三次产业、三大产业、六大集群和24个经济部门。(2)横向维度,包括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三个方面。为了便于分析和操作,下面以纵向为经,以横向为纬,讨论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政策选择。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前面已经提到,产业结构现代化既有共性规律,也有国别和时代差异,而且受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产业竞争的影响。选择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政策重点,既要充分尊重共性规律,即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影响等,又要充分尊重中国国情,即中国产业结构的国际差距、发展潜力和发展目标。概括地说,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重点选择,既要重视内因,也要考虑外因,需要综合研判(图3-6)。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本报告第一章分析了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中国现代化报告2014-2015》和《中国现代化报告2016》分别讨论了科技革命对工业和服务业的影响。关于科技革命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专栏3-4),以及国际产业分工等,都需要专题研究。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下面以发展目标为导向,从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中国产业结构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专栏3-5)的角度,综合分析未来35年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政策重点。其中,世界发展趋势包括产业水平(以人均增加值为代表)、产业结构(以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为代表)和产业质量(以劳动生产率为代表)的发展趋势,具体内容见第一章第二节。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宏观经济产业结构现代化之一:三次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重点选择

宏观经济的产业结构,可以分为三次产业和三大产业。其中,三次产业结构适用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的产业结构分析,三大产业结构适用于知识经济的产业结构分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面板数据,《中国现代化报告2016》发现,2014年中国经济已经具有工业经济的结构特点,2015年进入向服务经济的转型期。这里先讨论三次产业结构现代化。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目标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现代化,主要涉及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第一步目标,即在2035年完成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变,建成服务经济强国,产业结构现代化指数进入世界前50名。

三次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参见表3-67至表3-69。

世界三次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首先,产业水平的发展趋势。1960年以来,人均农业增加值和人均工业增加值的发展趋势比较复杂,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上升。在1990~2015年期间,大约有18个发达国家的人均农业增加值出现先升后降或数值波动;在2000~2015年期间,大约有16个发达国家人均工业增加值出现先升后降或数值波动(表3-71)。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根据世界银行的面板数据,在一定技术和经济条件下,人均农业增加值和人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可能存在某种“极限”或“拐点”,不同国家的“极值”有所不同。目前这还是一种可能性,它是否成立,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数据链和更多的数据分析来检验。究其原因,可能是在不考虑国际贸易和分工时,人均农业增加值与人均农产品的合理需求和农产品的合理价格相关,而人均农产品的合理需求是有限的。人均工业增加值的情况也是如此。

人均农业增加值的增长可能有“极限”,不同国家的“极值”有所不同。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18年1月25日版网络数据推断,世界农业的人均发展水平,有可能存在某种“极值”或“拐点”。具体而言,21个发达国家的人均农业增加值,在1990~2015年期间,按现价美元计算,15个国家出现下降,3个国家出现波动;按2010年不变价格美元计算,11个国家出现下降,8个国家出现波动;按本国货币计算,10个国家出现下降,5个国家出现波动;按本国货币不变价格计算,11个出现下降,7个出现波动(表3-71)。高收入国家人均农业增加值的平均值,在1995~2015年期间,按现价美元计算,在520美元左右波动;在2000~2015年期间,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在530美元左右波动。

人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可能有“极限”,不同国家的“极值”有所不同。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18年1月25日版网络数据判断,世界工业的人均发展水平,有可能存在某种“极值”或“拐点”。具体而言,21个发达国家的人均工业增加值,在2000~2015年期间,按现价美元计算,12个国家出现下降,4个国家出现波动;按2010年不变价格美元计算,8个国家出现下降,8个国家出现波动;按本国货币计算,7个国家出现下降,5个国家出现波动;按本国货币不变价格计算,12个出现下降,3个出现波动(表3-71)。高收入国家人均工业增加值的平均值,在2008~2015年期间,按现价美元计算,在10000美元左右波动;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在9900美元左右波动。

其次,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1960年以来,农业比例下降,工业比例先升后降,服务业比例上升。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基本一致。

其三,产业质量的发展趋势。1960年以来,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呈上升趋势,但在2010~2015年期间,部分国家农业和工业劳动生产率出现下降。

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

首先,产业水平分析,以人均增加值为代表。1960~2015年期间,中国三次产业的人均增加值与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差距,都经历了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表3-72)。从产业水平角度看,不同产业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有很大差别。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2015年中国人均农业增加值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未来发展潜力有限。2015年中国人均农业增加值,按现价美元计算已经高于高收入国家平均值,按2010年不变价格美元计算已经接近高收入国家平均值。

2015年中国人均工业增加值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差距仍然比较大,未来具有较大发展潜力。2015年中国人均工业增加值与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相对差约为2倍,绝对差约为6000美元。

2015年中国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差距非常大,未来发展潜力巨大。2015年中国人均服务业增加值与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相对差约为6倍,绝对差约为24000美元。

如果采用人均增加值、人均总产值和人均需求的相对潜力和绝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值或2010年值)为参照,至2050年中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水平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6%、65%和90%,平均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150美元、13470美元和37640美元(表3-73)。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新挑战。2015年中国人均农业增加值约为713美元,位居世界131个国家的第13位,高于许多发达国家;在21个发达国家中只有6个国家人均农业增加值高于中国,它们分别是新西兰、澳大利亚、挪威、芬兰、加拿大和荷兰(表3-74)。2015年中国人均农业增加值高于高收入国家平均值,高于法国、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等国家,后者分别为512美元、577美元、573美元、365美元、263美元和229美元。前面提到,1990~2015年期间有18个发达国家人均农业增加值出现波动或下降(表3-71),人均农业增加值的增长可能有“极限”;2015年中国人均农业增加值可能正在接近“极限”。

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需要大幅度提高。根据人均农业增加值的国际比较,中国农业未来的产业水平潜力有限;根据农业比例的国际比较,中国农业比例需要大幅度下降;根据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距,中国需要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其二,产业结构分析,以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为代表。1960~2015年期间,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经济发展先后进入“非工业化”阶段或“服务经济”阶段,农业增加值比例下降,工业增加值比例下降,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上升;农业劳动力比例下降,工业劳动力比例先升后降,服务业劳动力比例上升。在此期间,中国农业增加值比例和工业增加值比例都高于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低于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比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经历了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表3-75);中国农业劳动力比例高于发达国家,工业劳动力比例从低于发达国家到高于发达国家,服务业劳动力比例低于发达国家,服务业劳动力比例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经历了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表3-76)。从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角度看,不同产业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有很大差别,而且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大(表1-91)。

2015年中国农业增加值比例和农业劳动力比例都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未来发展潜力为负值,即中国需要降低农业增加值比例和农业劳动力比例。

2015年中国工业增加值比例和工业劳动力比例都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未来发展潜力为负值,即中国需要降低工业增加值比例和工业劳动力比例。

2015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比例和服务业劳动力比例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差距非常大,未来发展潜力巨大。2015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比例和服务业劳动力比例与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绝对差分别约为24%和32%。

2015年中国三次产业的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性比较差。2015年三次产业的增加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似系数排世界第82位,产业结构偏离度排世界第87位(表1-91)。

如果采用增加值结构、总产值结构、需求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对潜力和绝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值或2010年值)为参照,至2050年中国农业比例和工业比例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和绝对发展潜力都是负值,服务业比例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和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48%和32%(表3-77)。

其三,产业质量分析,以劳动生产率为代表。1962~2015年期间,中国三次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发达国家(高收入国家平均值)的差距,按当年价格计算,都经历了先扩大后缩小的过程(表3-78)。从产业质量角度看,不同产业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有很大差别。

如果采用劳动生产率、增加值率和创新密度的相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值或2010年值)为参照,至2050年中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质量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47%、49%和49%;按劳动生产率指标计算绝对发展潜力,中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质量的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30150美元、64380美元和65330美元(表3-79)。

中国三次产业的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重点选择

从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三个角度看,中国三次产业的发展潜力有很大差别(表3-80)。根据产业发展潜力,可以选择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政策重点。

平均相对潜力:服务业最大,工业其次,农业为负值。

产业水平的绝对潜力:服务业最大,工业其次,农业最小。

产业结构的绝对潜力:服务业比例最大,工业比例和农业比例为负值。

产业质量的绝对潜力:服务业最大,工业其次,农业最小。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建议在未来35年里,政策重点是:全面发展服务业,加速调整工业结构,有选择地发展农业,提高产业结构协调性,早日完成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

全面发展服务业。从产业质量、产业水平到产业结构三个角度,优先发展服务业。

加速调整工业结构。大幅度提高工业质量和工业水平,全面和大比例降低工业比例。

有选择地发展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质量,适度提高农业人均水平,大幅度降低农业比例。

提高产业结构协调性。提高增加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似性,降低产业结构的偏离度。

宏观经济产业结构现代化之二:三大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重点选择

中国三大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目标

中国三大产业结构现代化,主要涉及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第二步和第三步目标。第二步目标是在2050年完成从服务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建成知识经济强国和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结构现代化指数进入世界前40名。第三步目标是在21世纪下半叶全面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建成高质量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知识经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现代化指数进入世界前10名。

三大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参见表3-67至表3-69。

世界三大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

首先,产业水平的发展趋势。1970年以来,人均物质产业增加值的发展趋势比较复杂,人均服务产业增加值和人均知识产业增加值上升。在2000~2015年期间,大约有16个发达国家的人均物质产业增加值出现先升后降或数值波动(表3-81)。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根据世界银行的面板数据,在一定技术和经济条件下,人均物质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可能存在某种“极限”或“拐点”,不同国家的“极值”有所不同。当然,目前这还只是一种可能性;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数据链和更多的数据分析来检验。其原因可能与人均农业增加值和人均工业增加值的情况相似,前面已有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人均物质产业增加值的增长可能有“极限”,不同国家的“极值”有所不同。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18年1月25日版网络数据推断,世界物质产业的人均发展水平,有可能存在某种“极值”或“拐点”。具体而言,21个发达国家的人均物质产业增加值,在2000~2015年期间,按现价美元计算,14个国家出现下降,1个国家出现波动;按2010年不变价格美元计算,9个国家出现下降,7个国家出现波动;按本国货币计算,3个国家出现下降,10个国家出现波动;按本国货币不变价格计算,9个出现下降,7个出现波动(表3-81)。高收入国家人均物质增加值的平均值,在2007~2015年期间,按现价美元计算,在10400美元左右波动;在2004~2015年期间,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在10200美元左右波动。

其次,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1970年以来,物质产业比例下降(部分国家先升后降),服务产业比例上升(部分国家先升后波动),知识产业比例上升。

其三,产业质量的发展趋势。1970年以来,三大产业的劳动生产率都在提高。

中国三大产业结构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

其一,产业水平分析(表3-82)。如果采用人均增加值、人均总产值和人均需求的相对潜力和绝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值或2010年值)为参照,至2050年期间中国物质产业、服务产业和知识产业的产业水平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62%、90%和92%,平均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13680美元、16850美元和23140美元。

从产业水平角度看,知识产业和服务产业的发展潜力较大,物质产业的发展潜力较小。

其二,产业结构分析。如果采用增加值结构、总产值结构、需求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对潜力和绝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或2010年值)为参照,至2050年期间中国物质产业比例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和绝对发展潜力都是负值,服务产业比例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和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43%和13%,知识产业比例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和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63%和26%(表3-83)。

从产业结构角度看,知识产业和服务产业的发展潜力较大,物质产业发展潜力为负值。

其三,产业质量分析。如果采用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值率的相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2010年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为参照,至2050年期间中国物质产业、服务产业和知识产业的产业质量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64%、51%和49%;按劳动生产率指标计算绝对发展潜力,中国物质产业、服务产业和知识产业的产业质量的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104200美元、91300美元和65700美元(表3-84)。

中国三大产业的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重点选择

从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三个角度看,中国三大产业的发展潜力有很大差别(表3-85)。根据产业发展潜力,可以选择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政策重点。

平均相对潜力:知识产业最大,服务产业其次,物质产业为负值。

产业水平的绝对潜力:知识产业最大,服务产业其次,物质产业最小。

产业结构的绝对潜力:知识产业最大,服务产业其次,物质产业为负值。

产业质量的绝对潜力:物质产业最大,服务产业其次,知识产业较小。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建议在未来35年里,三大产业的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重点是:优先发展知识产业,加速发展服务产业,有选择地发展物质产业,早日完成向知识经济的转型。

优先发展知识产业。从产业质量、产业水平到产业结构三个角度,全面发展知识产业。

加速发展服务产业。大幅度提高服务产业的质量和水平,适度提高服务产业比例。

有选择地发展物质产业。大幅度提高物质产业的质量和水平,大幅度降低物质产业比例。

中观经济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重点

中观经济包括六大集群(表3-1),向上支撑宏观经济,向下引领微观经济。中观经济产业结构现代化,是产业结构现代化的一个分析层次和政策重点。

中国六大集群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目标

六大集群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要支撑三次产业和三大产业的目标。

六大集群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参见表3-67至表3-69。

世界六大集群结构的发展趋势

关于农业和工业集群,前面已有讨论,此处不重复。这里介绍流通服务、其他服务、人类服务和基本服务四个集群的世界发展趋势。

首先,产业水平的发展趋势。1970年以来,四大集群的人均增加值都在上升。

其次,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1970年以来,流通服务比例上升(部分国家先上升后波动),其他服务比例上升,人类服务比例上升,基本服务比例上升(有些国家先升后降)。

其三,产业质量的发展趋势。1970年以来,四大集群的劳动生产率都在提高。

中国六大集群结构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

农业和工业集群,前面已有讨论,此处不再重复。这里讨论其他四个集群。

其一,四大集群的产业水平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表3-86)。如果采用人均增加值、人均总产值和人均需求的相对潜力和绝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值或2010年值)为参照,至2050年中国流通服务、其他服务、人类服务和基本服务的产业水平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90%、86%、94%和91%,平均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16250美元、980美元、10660美元和12530美元。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其二,四大集群的产业结构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表3-86)。如果采用增加值结构、总产值结构、需求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对潜力和绝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值或2010年值)为参照,至2050年中国流通服务比例、其他服务比例、人类服务比例和基本服务比例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42%、43%、68%和56%,平均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11%、1.5%、14%和11%。

其三,四大集群的产业质量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表3-86)。如果采用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值率的相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值或2010年值)为参照,至2050年中国流通服务比例、其他服务比例、人类服务比例和基本服务比例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51%、63%、51%和48%;按劳动生产率指标计算绝对发展潜力,中国流通服务、其他服务、人类服务和基本服务的产业质量的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99000美元、46900美元、61700美元和71800美元。

中国六大集群的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重点选择

从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三个角度看,中国六大集群的发展潜力有很大差别(表3-86)。根据产业发展潜力,选择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政策重点。

平均相对潜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人类服务、基本服务、其他服务、流通服务和工业,农业潜力为负值。

产业水平的绝对潜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流通服务、工业、基本服务、人类服务、其他服务和农业;

产业结构的绝对潜力从大到小依次为:人类服务、基本服务、流通服务和其他服务,农业和工业潜力为负值;

产业质量的绝对潜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流通服务、基本服务、工业、人类服务、其他服务和农业。

建议在未来35年里,六大集群的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重点是:优先发展人类服务和基本服务,加速发展流通服务和其他服务,加速调整工业结构,有选择地发展农业。

优先发展人类服务和基本服务。从产业质量、产业水平到产业结构三个角度,全面发展人类服务和基本服务。

加速发展流通服务。从产业质量、产业水平到产业结构三个角度,加速发展流通服务。

适度发展其他服务。大幅度提高其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适度提高其他服务比例。

加速调整工业结构。大幅度提高工业质量和工业水平,全面和大比例降低工业比例。

有选择地发展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质量,适度提高人均农业水平,大幅度降低农业比例。

微观经济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重点

微观经济包括24个部门(表3-1),这里分析其中的18个部门(表3-87),涉及三大产业和五大集群。农业既是三次产业中的一个产业,也是六大集群中的一个集群和24个部门中的一个部门。工业既是三次产业中的一个产业,也是六大集群中的一个集群。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中国18个部门的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目标

微观经济的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目标,应与中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产业结构现代化的目标相协调和一致(参考表3-70)。由于篇幅有限,此处不展开讨论。

世界18个部门的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其一,产业水平的发展趋势(表3-88)。8个部门(公共事业、食宿服务、房地产和租赁、信息和交流、艺术和文娱、健康和社会帮助、专业和技术活动、成员组织)上升,农业等10个部门情况比较复杂。在部分发达国家,农业等10个部门出现下降或波动。关于人均农业增加值的变化,可以参考表3-72。下面以人均制造业增加值为例,予以说明。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2000年以来,人均制造业增加值的变化趋势(表3-89)与人均工业增加值的变化趋势(表3-71)大致相当。在2000~2015年期间,大约有17个发达国家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出现先升后降或数值波动(表3-89)。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根据世界银行的面板数据,在一定技术和经济条件下,世界人均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可能存在某种“极限”或“拐点”,不同国家的“极值”有所不同。当然,目前这还只是一种可能性;还需要更长时间的数据链和更多的数据分析来检验。其原因可能与人均农业增加值和人均工业增加值的情况相似,前面已有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人均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可能有“极限”,不同国家的“极值”有所不同。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18年1月25日版网络数据推断,世界制造业的人均发展水平,有可能存在某种“极值”或“拐点”。具体而言,21个发达国家的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在2000~2015年期间,按现价美元计算,13个国家出现下降,3个国家出现波动;按2010年不变价格美元计算,12个国家出现下降,5个国家出现波动;按本国货币计算,7个国家出现下降,5个国家出现波动;按本国货币不变价格计算,11个出现下降,7个出现波动(表3-89)。高收入国家人均制造业增加值的平均值,在2007~2015年期间,按现价美元计算,在5700美元左右波动;在2006~2015年期间,按2010年不变价格计算,在5700美元左右波动。

在18个部门中,2个部门(人均农业增加值和人均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有可能存在“极限”或“拐点”;其他8个部门(采矿业、建筑业、环境治理、批发和零售、运输和储存、教育、金融和保险、公共管理和社会安全)可能也存在类似情况,需要进行检验。

其二,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表3-88)。增加值结构变迁存在一些国别差异,其中,3个部门比例上升,3个部门比例下降,11个部门比例出现转折,1个部门比例出现波动。就业结构变迁同样有国别差异,其中,5个部门比例上升,5个部门比例下降,7个部门比例发生转折,1个部门比例发生波动。

其三,产业质量的发展趋势(表3-88)。1970年以来,18个部门劳动生产率都呈上升趋势,但在2010~2015年期间,有13个部门劳动生产率出现下降。

下面,按产业集群来分别讨论不同部门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

中国工业集群的五个部门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

其一,五个部门的产业水平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表3-90)。如果采用人均增加值、人均总产值和人均需求的相对潜力和绝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值或2010年值)为参照,至2050年中国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公共事业和环境治理的产业水平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28%、61%、73%、79%和91%,平均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230美元、8900美元、2600美元、1320美元和400美元。

五个部门的国际差距有很大差别,这里以制造业为例。在1995~2015年期间,中国与高收入国家人均制造业增加值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缩小;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中国高于高收入国家平均值;2015年制造业增加值比例,中国排世界第三位,仅低于爱尔兰和韩国(表3-91)。从人均增加值角度看,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差距仍然比较大,仍有比较大的发展潜力;从增加值比例角度看,中国制造业比例需要降低。

其二,五个部门的产业结构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表3-90)。如果采用增加值结构、总产值结构、需求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对潜力和绝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值或2010年值)为参照,至2050年中国中国采矿业比例、制造业比例、建筑业比例和公共事业比例的发展潜力为负值;环境治理比例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和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45%和0.3%。

其三,五个部门的产业质量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表3-90)。如果采用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值率的相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值或2010年值)为参照,至2050年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公共事业和环境治理的产业质量的相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52%、64%、66%、61%和47%;按劳动生产率指标计算绝对发展潜力,中国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公共事业和环境治理的产业质量的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295000美元、93560美元、72620美元、203280美元和133580美元。

中国流通服务集群的四个部门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

其一,四个部门的产业水平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表3-92)。如果采用人均增加值、人均总产值和人均需求的相对潜力和绝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值或2010年值)为参照,至2050年中国批发和零售、运输和储存、食宿服务、房地产和租赁的产业水平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89%、85%、88%和92%,平均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5750美元、2440美元、1510美元和6210美元。

其二,四个部门的产业结构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表3-92)。如果采用增加值结构、总产值结构、需求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对潜力和绝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值或2010年值)为参照,至2050年中国批发和零售比例、运输和储存比例、食宿服务比例、房地产和租赁比例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41%、24%、39%和47%,平均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4.6%、1.2%、1.4%和4.3%。

其三,四个部门的产业质量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表3-92)。如果采用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值率的相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值或2010年值)为参照,至2050年中国批发和零售、运输和储存、食宿服务、房地产和租赁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39%、46%、52%和60%;按劳动生产率指标计算绝对发展潜力,中国批发和零售、运输和储存、食宿服务、房地产和租赁的产业质量的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61670美元、71580美元、37410美元和748000美元。

中国人类服务集群的四个部门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

其一,四个部门的产业水平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表3-93)。如果采用人均增加值、人均总产值和人均需求的相对潜力和绝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值或2010年值)为参照,至2050年期间中国教育、信息和交流、艺术和文娱、健康和社会帮助的产业水平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89%、92%、86%和96%,平均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2150美元、2860美元、500美元和3950美元。

其二,四个部门的产业结构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表3-93)。如果采用增加值结构、总产值结构、需求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对潜力和绝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值或2010年值)为参照,至2050年期间中国教育比例、信息和交流比例、艺术和文娱比例、健康和社会帮助比例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47%、65%、62%和82%,平均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2.4%、2.8%、0.6%和6.8%。

其三,四个部门的产业质量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表3-93)。如果采用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值率的相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值或2010年值)为参照,至2050年期间中国教育、信息和交流、艺术和文娱、健康和社会帮助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55%、44%、51%和60%;按劳动生产率指标计算绝对发展潜力,中国教育、信息和交流、艺术和文娱、健康和社会帮助的产业质量的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63000美元、127800美元、59400美元和45900美元。

基本服务集群的四个部门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

其一,四个部门的产业水平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表3-94)。如果采用人均增加值、人均总产值和人均需求的相对潜力和绝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值或2010年值)为参照,至2050年期间中国金融和保险、专业和技术活动、公共管理和社会安全、成员组织的产业水平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85%、91%、91%和92%,平均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3310美元、4050美元、3520美元和520美元。

其二,四个部门的产业结构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表3-94)。如果采用增加值结构、总产值结构、需求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相对潜力和绝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值或2010年值)为参照,至2050年期间中国金融和保险比例、专业和技术活动比例、公共管理和社会安全比例、成员组织比例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34%、62%、57%和61%,平均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1.6%、3.8%、3.6%和0.8%。

其三,四个部门的产业质量的国际差距和发展潜力(表3-94)。如果采用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值率的相对潜力的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以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015年值或2010年值)为参照,至2050年期间中国金融和保险、专业和技术活动、公共管理和社会安全、成员组织的平均相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20%、39%、55%和56%;按劳动生产率指标计算绝对发展潜力,中国金融和保险、专业和技术活动、公共管理和社会安全、成员组织的产业质量的绝对发展潜力分别约为:104000美元、32200美元、93800美元和49100美元。

中国18个部门的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重点选择

从产业水平、产业结构和产业质量三个角度看,中国18个部门的发展潜力有很大差别(表3-95)。可根据产业发展潜力,选择产业结构现代化的政策重点。

平均相对潜力排前5位部门依次是:健康和社会帮助、成员组织、公共管理和社会安全、信息和交流、房地产和租赁;排后5位部门依次是:公共事业、建筑业、制造业、采矿业、农业。

人均产业水平的平均发展潜力排前5位的部门依次是:制造业、房地产和租赁、批发和零售、专业和技术活动、健康和社会帮助;排后5位的部门依次是:成员组织、文艺和文娱、环境治理、采矿业、农业(图3-7)。

产业结构的平均发展潜力排前5位的部门依次是:健康和社会帮助、批发和零售、房地产和租赁、专业和技术活动、公共管理和社会安全;排后5位的部门依次是:公共事业、建筑业、采矿业、农业、制造业(图3-7)。

产业质量(劳动生产率)的绝对潜力排前5位的部门依次是:房地产和租赁、采矿业、公共事业、环境治理、信息和交流;排后5位的部门依次是:成员组织、健康和社会帮助、食宿服务、专业和技术活动、农业

中国产业结构现代化路线图:目标、任务及运河路径等

建议在未来35年里,18个部门的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重点如下:

从相对潜力角度看,优先发展10个部门:健康和社会帮助、成员组织、公共管理和社会安全、信息和交流、房地产和租赁、艺术和文娱、专业和技术活动、教育、环境治理、食宿服务。

从产业水平角度看,优先发展10个部门:制造业、房地产和租赁、批发和零售、专业和技术活动、健康和社会帮助、公共管理和社会安全、金融和保险、信息和交流、建筑业、运输和储存。

从产业结构角度看,优先发展10个部门:健康和社会帮助、批发和零售、房地产和租赁、专业和技术活动、公共管理和社会安全、信息和交流、教育、金融和保险、食宿服务、运输和储存。

从发展趋势角度看,优先发展的10个部门:健康和社会帮助、专业和技术活动、信息和交流、艺术和文娱、教育、房地产和租赁、环境治理、食宿服务、批发和零售、运输和储存。

综合考虑,优先发展的10个部门:健康和社会帮助、房地产和租赁、批发和零售、专业和技术活动、信息和交流、教育、金融和保险、运输和储存、艺术和文娱、成员组织。

在工业集群中,优先发展制造业、环境治理、公共事业等。

在流通服务集群中,优先发展房地产和租赁、批发和零售等。

在人类服务集群中,优先发展健康和社会帮助、信息和交流、教育等。

在基本服务集群中,优先发展专业和技术活动、公共管理和社会安全、成员组织等。

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重点

产业结构现代化,不仅涉及产业结构、产业水平和产业质量,也涉及国民经济和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提出了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路线图和政策建议(专栏3-6),《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提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路线图和政策建议(专栏3-7),《中国现代化报告2014-2015》提出了中国工业现代化的路线图和政策建议(专栏3-8),《中国现代化报告2016》提出了中国服务业现代化的路线图和政策建议(专栏3-9)。其部分内容和建议,适合于产业结构现代化。

专栏3-6《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提出的经济现代化政策建议

在21世纪前50年,中国经济现代化至少有三大瓶颈。其一是经济质量,其二是经济结构,其三是国际经济竞争力。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经济现代化要以经济质量和经济结构现代化为重点,以经济质量现代化为重中之重;同时要大幅度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为促进中国经济现代化,我们提出三个方面十项建议供大家讨论。

经济质量现代化。组织研制和实施中国经济现代化和地区经济现代化量化目标的路径图;21世纪前50年以提升经济质量为重中之重,实现经济战略的两次转型,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21世纪前30年完成新工业化和信息化,实现工业化模式的六大转变;21世纪前30年基本完成经济基础设施现代化。

经济结构现代化。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型,完成产业结构和十大产业的战略调整;持续推进流通、消费和分配结构的调整,提高分配公平性;持续控制和缩小经济不平衡性,提高经济协调性。

提升国际竞争力。完善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宏观基础;组织汇编国家经济法典,制定国家经济信息透明法,建立国家经济政策评估中心和组建国家小企业服务局;培育中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微观基础;培育企业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家国际竞争力,加强国际经济竞争理论研究,5年培训百万企业家;改善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环境。

专栏3-7《中国现代化报告2012》提出的农业现代化政策建议

在21世纪前50年,战略要点包括提高农业效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农业生产、农业结构和农民现代化等。目前,关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政策重点,我们建议如下:

农业生产现代化。深化农业科技改革,建设农业创新体系;深化农业金融改革,建设现代农业金融体系;深化农业水利改革,建设现代水利体系;根据科学规律,推进农村土地改革;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结构现代化。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实施现代畜牧工程,提高营养供应水平;实施蓝色农业工程,提高农业供应能力;实施三高农业工程,促进农业生态转型;科学修订农业区划,三大农业协调发展。

农民现代化。实施新农民培训计划,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实施农村小康工程,消灭农村绝对贫困;实施生态移民工程,提高全民生活水平;实施农村城镇化工程,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研制《中国人营养指南》,引导国民合理消费。

专栏3-8《中国现代化报告2014-2015》提出的工业现代化政策建议

中国工业现代化需要全面推进,未来30年可以重点突破三个方面,制定和实施三个行动议程。

坚持质量优先原则,推动工业质量现代化,建设“工业质量强国”。实施“中国质量十年议程”,建设工业质量强国;编制《中国工业质量法典》,完善质量法规体系,夯实工业质量的法律基础;提高法律执行力,保障生产者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提高工业质量的社会基础;健全职工技能体系,优化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工业质量的技能基础;加快技术新陈代谢,定期淘汰落后技术,提高工业质量的技术基础。

坚持创新驱动原则,推动工业结构现代化,建设“工业创新强国”。实施“工业创新议程”,建设工业创新强国和绿色制造业强国;把握新科技和新产业革命的机遇,建设“生物经济强国”;启动“高端产品进口替代工程”,带动产业和市场升级;适度增加对外投资,把部分外汇存款变为对外投资;加快产业结构的存量调整,优化产业的空间结构;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优化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坚持环境友好原则,推动工业环境现代化,实现工业与环境的双赢。实施“绿色工业议程”,走绿色发展道路,推动工业发展与环境退化的脱钩;严把海关进口检验关,坚决杜绝污染进口;研究和实施环境成本核算,明确环境责任;继续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继续实施污染治理和传统工业改造工程,清除历史遗留的环境污染。

专栏3-9《中国现代化报告2016》提出的服务业现代化政策建议

在一定程度上,质量是服务业的生命,内容是服务业的灵魂,诚信是服务业的准则;服务质量现代化是重中之重,服务内容现代化是主攻方向,服务能力现代化是长期任务。未来30年,重点做好三件事:

大力发展劳务型服务业,推动服务质量现代化,建设流通服务强国;

优先发展知识型服务业,推动服务内容现代化,建设知识经济强国;

加快诚信文化建设,推进服务能力现代化,建设高质量的诚信社会。

建议实施知识强国战略,力争用35年时间(2015~2050),知识型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知识服务的内容和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知识创新强国、知识传播强国和知识经济强国。

建议启动流通强国工程,力争用15年时间(2015~2030),流通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流通服务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流通服务业质量和比重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建成流通服务强国。

建议启动诚信文化建设工程,力争用15年时间(2015~2030),全面确立诚信意识,健全完善诚信法规,诚实守信成为自觉行为;违背诚信引发的社会冲突和法律案件的数量和比例持续下降,服务部门的诚信水平和服务能力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建成高质量的诚信社会。

建议适时组建“知识经济部”,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强国的建设。

据悉,《中国现代化报告2018:产业现代化结构研究》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和他的团队完成的第17份年度报告,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