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保健食品欺詐與虛假宣傳說“不” 常見套路彙總

向保健食品欺诈与虚假宣传说“不” 常见套路汇总

在這個人人都需要剁手的年代

老年人

也有買買買到收不住手的時候

不過他們把苗頭鎖定在了和健康相關的

“保健品”領域

那麼,商家推銷保健品,

常見的套路有哪些呢?

套路1 打“名醫”牌

“專家”一看就說你有病

向保健食品欺诈与虚假宣传说“不” 常见套路汇总

人老了,就圖個健康平安。保健品商就是看中這點,打著“名醫專家”為老人免費看病的旗號,先把老人聚集起來,然後各個擊破。

案例:

免費聽了一堂講座後,李奶奶拎著免費得到的一袋大米、一盒雞蛋,正要回家,又在工作人員的勸說下檢查了身體,檢查結果顯示,血液循環不好,李奶奶一聽,“覺得好像是有點”。隨後,一名聲稱大學教授的男子走來,拿出一瓶藥,說成分取自犛牛鞭、山藥等名貴藥材,4000元。“慌了神”的李奶奶想要買但苦於沒帶夠錢,工作人員自掏腰包,付了打的錢,陪她到家中取出錢。

套路2 打“獎品”牌

免費旅行吸引參與

向保健食品欺诈与虚假宣传说“不” 常见套路汇总

養生”講座通常會所瞄準以下三類老人:“有錢的”“有病的”和“保健意識高的”。此外,高端保健品更傾向於採用“出去旅遊體檢,聽課買藥”的形式。

案例:

一公司推出買1680元的保健品送港澳7日遊的活動,王萍很是心動。然而,沒想到的是,原本“免費”的旅行,不僅吃盡苦頭,還讓她又花了45997元。而最終得到的,只是幾個不知真假的玉器。

套路3 打“高科技”牌

巧舌如簧讓你掏錢

向保健食品欺诈与虚假宣传说“不” 常见套路汇总

騙子團伙手中的高科技體檢儀器並不可信,可以隨意調控數值,製造患有疾病或病情好轉的假象。

案例:

前來聽課的老人背後,還有十餘個老人躺在一張掛著電子儀器的床上,蓋著被子。工作人員稱,此床有發熱解毒祛風溼風寒等作用。一張告知書上提示,體驗前,需休息30分鐘,喝一杯水,體驗一次時長40分鐘,體驗後休息30分鐘。“熱床”售價1.7萬,體驗免費,李麗前去取號,得知要等到下午1點半才有床位。

套路4 打“門檻”牌

拒絕年輕人聽講座

向保健食品欺诈与虚假宣传说“不” 常见套路汇总

為限制年輕人干預,商家也是費盡心思。

如:

①針對老人的講座地點總在頭一天晚上才公佈,時間通常定在工作日。

②講座設門檻,事先向老年人配發入場證,即便有跟去的子女也被拒之門外。

套路5 打“親情”牌

溫暖照顧糖衣炮彈

向保健食品欺诈与虚假宣传说“不” 常见套路汇总

老年人大多孤獨寂寞,賣保健品的正瞅準了這一點,“陪”唱“陪”跳,慢慢地增進感情,直到接受,最後相信。完成整個洗腦計劃。這個時候老年人就會乖乖掏錢買。

案例:

李大爺退休後獨自居住,每月退休工資不到3000元,一萬元對他來說並非小數目,然而,他卻心甘情願付了錢。“小夥子人多好啊,又是提著水果拜訪,又是倒洗腳水,像自家孩子一樣。買這些藥,一是為了自己的健康,同時他也不容易,支持他的工作嘛!”。

一向勤儉節約的中國老人,面對保健品,為何出手如此大方?

“老年人在購買保健品時頻頻上當,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推銷員摸準了老年人的心思——孤獨,渴望關愛、陪伴與傾聽。

除此之外,還與老年人群體基本法律常識的欠缺、身體各方面機能下降,又渴望健康有關。尤其是推銷者針對老年人的普遍疾病,如失眠、腰腿疼痛、內分泌失調等大肆吹噓時,不覺讓老人深陷陷阱,無法自拔。”

避免老人被保健品“套路”

子女是關鍵的第一道防線

向保健食品欺诈与虚假宣传说“不” 常见套路汇总

此外,馬湖鄉人民政府提醒廣大市民,今後購買保健食品時要認真查看標籤標識,不要輕信任何以產品銷售為目的的健康知識講座、專家報告等,不要盲目通過會議銷售、電話銷售、免費試用等活動購買保健食品。在網上購買保健食品也要注意查看證照等銷售者資質,索取票證並注意留存。如發現有欺詐與虛假宣傳等行為可撥打12315、12345進行舉報。

向保健食品欺诈与虚假宣传说“不” 常见套路汇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