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走路鍛鍊時,把握好5個小祕訣,好處才會“走”上門

眾所周知,走路是一項簡單方便的運動方式。很多人都會在飯後散散步,但怎麼走路才比較健康很多人都是不瞭解的。有些人會選擇暴走的方式,但暴走的鍛鍊效果不是很好,相反的,也不是走得越多路就越好。

每天走路鍛鍊時,把握好5個小秘訣,好處才會“走”上門

研究表明,每天走6000-10000步是最健康的。每天走6000-10000步屬於正常的速度和步幅,不用刻意加大步伐或者加快走路的速度,按照正常的步速即可。

健康的走路方式是怎樣的呢?

1、不要片面追求步數,現在很多人都會在玩行走捐的遊戲,在社交媒體上以炫耀為名義,暴走只為了名次排前一點。我們現在追求的是健康的走路方式,盲目暴走有可能會損傷肌肉和關節,嚴重可導致疲勞性骨折,傷害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所以,不能為了追求步數而暴走,要合理適當地進行運動。

每天走路鍛鍊時,把握好5個小秘訣,好處才會“走”上門

2、穿著適當再走路也是很重要的,選擇緩衝性能良好的運動鞋,選擇得體舒服的運動服,才能更好地鍛鍊身體。同時,穿著適當,能夠很好地保護我們的踝關節和膝關節。舒適透氣性好,能夠使我們越走越健康。

3、走路需要留意心率,在走路一段時間後,測一下自己的心率,比如60歲的老人運動後的心率為110次每分鐘即可。如果我們心率沒有在正常的數值內波動,則需調整運動。在快走後如果出現腰痠腿軟,眼冒金花的症狀,這是運動量過大了,應該適當減少運動量。總之,要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走路方式,這樣才能使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好。

每天走路鍛鍊時,把握好5個小秘訣,好處才會“走”上門

4、走路的時候要放鬆步伐,走路的時候,腳的步伐要放鬆,雙手自然擺動即可,不可用力過度,以免損傷肩關節和膝關節。走路時保持上身挺直,雙手放鬆,步伐輕快即可。

5、走路的時候出汗是正常現象,在走路後身體發熱要注意適時脫衣。平時可預備一條小毛巾,出汗的時候可以擦,避免著涼。剛運動完也不能立馬洗澡,要休息一段時間後再洗。選擇正確的走路方式,掌握好走路的技巧,才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擁有健康的身體。

走路基本上是每個健康人士都會做的事情,對於一些中老年人來說,走路也還是非常好的一種保健方式,但是想要更健康的走路,還是要遵循以上的5個原則,這樣才能把達到健身、預防疾病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