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離用戶有多遠,有多近?


移動互聯網時代,銀行離用戶越來越遠,還是越來越近?

金融科技的最偉大貢獻之一在於它拉近了金融與用戶的距離,使得金融服務觸手可及。尤其在C端金融領域,無論是存貸匯還是投融資、消費金融等,僅通過一部智能終端即可實現。

然而,令人尷尬的是,銀行並未能獲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頭等艙船票。當金融服務與用戶越來越近時,作為最主要的金融機構,銀行並未能成為用戶手機中最高頻的APP,支付寶、微信等反而成為用戶與金融服務親密接觸的APP。

“銀行還是底層的金融服務提供方,但是交互方式較以前會發生一些大變化。我們以前都是到網點或者APP上辦點業務,到現在可能在一些生活場景便捷地使用到金融服務。”百信銀行戰略發展部總經理陳龍強稱,商業銀行與互聯網金融之間的博弈已持續5年,過程可謂峰迴路轉,蕩氣迴腸。

銀行如何與用戶越來越近?“借鑑開放銀行模式打造‘平臺+生態’的新型商業範式,將金融服務無縫嵌入實體經濟各領域,打破服務門檻和壁壘,拓寬生態邊界,重塑價值鏈,推動金融服務‘無處不在、無微不至’。”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近日在《金融電子化》雜誌12月刊上署名文章中稱。

APP時代正在遠去

“Bankingeverywhere,neveratabank.”這是《Bank3.0》作者BrettKing在2017年的論斷。

中國人民銀行科技司副司長陳立吾在2018第二屆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上,對銀行金融服務模式有較為清晰的梳理。他認為銀行金融服務模式經歷了從網點經濟、APP經濟到API經濟的演進過程。

早期商業銀行進行展業的重心置於線下渠道,通過傳統銀行網點,依託後臺的賬戶系統,以面對面方式為客戶提供存貸匯等金融服務。這一階段商業銀行將賬戶增量和網點拓展放在首位,圍繞優化完善網點實體功能,吸納與服務客戶,但在發展過程中,銀行服務供給與需求不匹配的矛盾日益突出。

這個時期,商業銀行爭相佈局網點,尤其以郵儲銀行及四大行的網點居多。目前郵儲銀行擁有近4萬個網點,遍及我國城鄉;工行有1.6萬個網點,而農行有2.4萬個網點。

對銀行而言,設立實體網點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實體網點運營效率與成本矛盾凸顯,網點擴張與業務增長不成正比。

對客戶而言,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金融服務模式難以匹配高效便捷的服務需求,銀行服務門檻較高,業務辦理體驗較差,因此網點經濟侷限性是其發展的天花板。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與移動終端的廣泛普及,金融科技公司藉助其強大的科技實力,將自身與客戶、場景緊耦合,構建基於超級APP的金融生態圈,商業銀行為拓展金融服務供給渠道,也將金融服務向移動端遷移,紛紛打造出手機銀行、購物商城、綜合服務的APP,但實際效果並不理想,客戶接觸度不高。

陳立吾認為,這一方面是外部市場空間趨於飽和。據統計,目前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在移動支付領域的市場份額總額超過90%,用戶移動支付習慣已經基本養成,移動金融APP跑馬圈地的時代已經結束,商業銀行即便投入鉅額人財物等資源,也很難撼動市場格局。

另一方面內部服務供給相對單一。商業銀行APP大多隻是單純將線下服務向線上遷移,缺乏差異化產品與服務,同質化競爭嚴重,難以滿足客戶個性化的金融服務需求。在內外因素共同影響下,商業銀行APP經濟發展也遭遇瓶頸。

近年來,商業銀行扭轉發展理念,依託金融科技不斷釋放創新的原動力,變革金融服務模式,通過開放銀行借船出海、換道超車,開放銀行以API/SDK為核心,綜合人工智能、大數據、標記化技術,整合結構和模塊分裝,支持合作方以樂高拼接的方式,在不同應用場景中自行組合與創造,為金融服務敏捷嵌入合作方應用程序,為消費者提供高效便利的金融服務,有助於商業銀行打造以自身服務能力為核心的API經濟,為下一輪的金融服務競爭聚集發展優勢。

陳立吾認為,一方面,開放銀行形成全新的業務形態,過去商業銀行與各行業合作通常侷限於支付、信貸等單個業務領域,但開放銀行使客戶能夠觸及商業銀行的綜合服務能力,促使銀行服務不再只存在於實體網點和電子渠道,實際上是銀行服務的一次蛻變。

另一方面,開放銀行構建了全新的事態體系,商業銀行基於開放銀行打造平臺+生態,將金融服務無縫嵌入實體經濟各領域,打破了銀行服務門檻和壁壘,拓展了生態邊界,重塑了價值鏈,與合作方一道推動銀行服務無處不在、無微不至。“在金融科技賦能下,開放銀行推動銀行金融服務滲透到老百姓日常生活方方面面,具有服務場景化、業務扁平化、參與多元化、能力綜合化的特點,成為商業銀行提升獲客能力、增強用戶黏性的新途徑,對於促進銀行業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具有重要作用。”陳立吾稱。

融入場景

彼得·德魯克說:“戰略不是研究我們未來做什麼,而是研究我們今天做什麼,才有未來。”

為何銀行APP的時代正在遠去?“絕大部分的銀行APP上並未建立起相對完善的生態圈,它們不能解決用戶所有的日常場景需求。”在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理事肖颯看來,雖然某些銀行的APP月活用戶數以千萬級,但絕大部分銀行的APP並不能被用戶高頻使用,這成了銀行開展更多業務的天花板。

如果難以構建完善的生態圈,融入更大的生態圈是否可以?銀行業將目光瞄準了開放銀行。“開放銀行不僅代表未來,其實也是當下金融科技發展階段的新形態。一般而言開放銀行的定義可以簡單理解為是利用開放的API技術來實現銀行和第三方之間數據共享,從而提升客戶體驗的平臺合作模式。”陳龍強稱,以開放API為標誌形成的開放銀行就可以看作是銀行業的奇點。

美國未來學家雷蒙德·庫茲韋爾提出奇點理論,“奇點”本是天體物理學術語,是指“時空中的一個普通物理規則不適用的點”。“奇點”是指人類與其他物種(物體)的相互融合的神妙時刻。

陳龍強認為,銀行作為底層的金融服務提供方,要想完成奇點的變化,不僅要改變固有金融思維,更要從客戶服務要向用戶服務進行轉變、卡基支付向賬基支付轉變、銀行業在固定場所裡的封閉閉環的服務向開放閉環轉變、網點經濟則向平臺經濟轉變等幾個方面做好實質性準備。

作為國內首家獨立法人直銷銀行,百信銀行承擔著銀行探索新金融的重任,一直以“開放銀行”為戰略。“場景在前,金融在後,從金融的價值鏈角度,重構銀行的價值創造新方式,這是我們一直追求的無我利他的理念。”百信銀行行長李如東稱,“這也是百信銀行開業前就明確的開放銀行戰略,我們品牌可能會被隱藏摺疊,未來有一天,老百姓在各類生活場景中使用的金融服務可能就是百信銀行提供的,大家也會逐漸認知、熟悉百信銀行,逐漸形成一個無處不在的百信生態服務網絡。”

當前銀行業正在爭相向“開放銀行”迭代,這一次,銀行業冀圖把握這一機會。

著名管理大師、通用電氣前CEO傑克韋爾奇曾說過,“如果組織內部的變化速度慢於外部變化的速度,那麼失敗就在眼前。”“一般而言開放銀行可以從技術、數據、平臺三方面去理解有三項標準,一個是以開放API為標誌,是最符合開放銀行的特性,也適合和第三方機構和場景進行融合;二是以數據共享為本質,背後是需要用數據和科技進行支撐;三是以平臺合作為模式,商業銀行通過商業生態融合,可以形成更加開放共生的平臺模式。”陳龍強稱,當前很多銀行也看到了開放銀行這一自我進化的希望,從過去單純的提供產品到開始向金融服務的這個價值鏈進行延伸,銀行與實體經濟融合的更加緊密,銀行與用戶、銀行和場景,還有場景和用戶之間開始形成一種複雜的依從關係。

“對於大多數成功的銀行來說,成功執行生態圈戰略,包括非銀收入,可將淨資產收益率提升至15%左右。”麥肯錫的研究發現,隨著平臺公司步步為營,新的市場格局已悄然形成。未來會有更多的行業聚合成更廣泛、更動態的聯盟:即數字化生態圈。在這些生態圈中,用戶只需通過單一訪問渠道,就能獲得更多產品和服務的端到端體驗。從多個角度看,銀行都很適合生態圈世界,並擁有若干優勢,尤其是客戶對其的信任度高於科技公司、龐大的客戶數據存量以及監管方面的經驗。

摘自經濟觀察網

銀行離用戶有多遠,有多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