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Jek菲律賓運營牌照申請被拒

正如同墨騰在2019年預測裡所說的一樣(點這裡回顧),Go-Jek的在印尼之外的擴張不會非常順利。至少,目前在菲律賓就遇到了很大的監管挑戰。

被拒

菲律賓監管機構LTFRB(交通與通訊部)已經於2018年12月20日發佈了第096號決議,拒絕了Go-Jek旗下子公司Velox Technology Philippines在菲律賓運營的申請。但是這個消息在昨天(1月8日)才被菲律賓本地媒體披露。

Go-Jek菲律宾运营牌照申请被拒

監管給出的原因很簡單,該公司違背了外資公司進入菲律賓的規定:必須有由當地個人或公司實體持有至少60%股權。

而Velox提交的材料顯示,其母公司Velox South-East Asia Holdings(新加坡)擁有99.99%的股權。

一波三折

早在去年2月,我們就聽說Go-Jek的獵頭開始積極在菲律賓招人了。而5月Go-Jek就公開表示有興趣進入菲律賓,並會見了LTFRB官員。當時,LTFRB董事會成員就“表示擔憂”,稱一家外國公司的進入“將取代”新的本地運輸網絡(TNVs)。

當時,外資出行公司還是可以進入菲律賓的,在阿基諾政府時期,出行公司可以以“電信服務”的方式進入,這也是為什麼Uber和Grab沒有達到要求卻能運營的原因。

但是Go-Jek申請之後,LTFRB 於2018年8月9日發佈了(MC)2018-016 備忘錄,凍結了新外資公司的認證申請。

墨騰以前做過打車的同事在2013-2015年的時候和LTFRB打過好幾次教導。感覺他們的開放程度其實在東南亞所有監管裡面是數一數二的,很長一段時間積極地尋找方案,來讓現有的出租車系統和網約車能夠很好的互補共存。當時Uber、Grab和Easy Taxi以及幾個小玩家都參與了LTFRB的多次溝通會。

都不容易

話說回來,與Grab合併之前的Uber在菲律賓也是困難重重。LTFRB要求網約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但當時Uber的六萬名司機裡,只有兩千多個有證,因此Uber被勒令停運一個月,最後交了將近一千萬美金罰金後才重新運營。

Go-Jek菲律宾运营牌照申请被拒

這場停運事件給Uber帶來的傷害不只是金錢上的。人口達到2500萬的大馬尼拉地區(請注意,不是行政上的馬尼拉都會)和Uber在全球最大的兩個市場聖保羅和墨西哥城很類似:範圍大、公共交通差、出租車服務差、安全很成問題。

而菲律賓大量的服務外包行業的工作人員上下班很多都是通過打車,因為他們換班所以幾乎每個時段都有需求。墨騰以前做過打車的同事說馬尼拉的4輪車需求在東南亞其實是數一數二的, 有時候比雅加達都高。只不過客單價很低,而且由於交通的問題,效率不是特別高。

Go-Jek菲律宾运营牌照申请被拒

Uber當時暴露出了和監管打交道時候的傲慢和不接地氣。好幾次溝通會都是從香港和澳大利亞飛來內部法務參會,一板一眼的同時卻沒有很好地利用本地團隊和合作夥伴來和政府有效溝通。

此次Go-Jek也表示不會輕易放棄菲律賓,其官方回應是:“我們會繼續與LTFRB和其他政府機構積極接觸,因為我們會努力為菲律賓人民提供他們急需的出行解決方案。”可以預見,Go-Jek還會積極作出調整,去適應監管方的要求。

那麼在很長一段時間內,Grab還會繼續保持在菲律賓的主導地位,雖然市場上也有其他的玩家,包括MiCab、Hirna、Hype、Owto、GoLag、ePickMeUp、Snappy Cab和Ryd Global等 - 我們認為都不值得重視。

此外還有受Go-Jek早期路線啟發的一些摩托車共享出行服務,比如創業公司Angkas,價格要低很多。但是LTFRB也曾對Angkas發出禁令,停止運營了一段時間,現在雖然恢復了運營,但LTFRB仍認為使用摩托車共享出行是違法的。

而且,在菲律賓摩托出行也有一個實際的問題( 一度導致政府禁止騎摩托車戴頭盔):

Go-Jek菲律宾运营牌照申请被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