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在資本面前胳膊終究拼不過大腿

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在資本面前胳膊終究拼不過大腿

資本開始的戰爭,最終以資本結束,爭鬥一年半的共享單車也快到終點。

4月 4 日凌晨,摩拜召開股東會議表決通過美團收購案。知情人士稱,美團以35%美團股權、65%的現金收購摩拜單車,其中3.2億美元作為未來流動性補充,A、B輪投資人及創始團隊以7.5億美金現金出局。

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在資本面前胳膊終究拼不過大腿

靴子終於落地。

4月 4 日凌晨,摩拜召開股東會議表決通過美團收購案。知情人士稱,美團以35%美團股權、65%的現金收購摩拜單車,其中3.2億美元作為未來流動性補充,A、B輪投資人及創始團隊以7.5億美金現金出局。

值得注意的是,有媒體人士稱,王興回應:摩拜創始團隊並沒有退出。

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在資本面前胳膊終究拼不過大腿

摩拜創始人胡瑋煒表示:大家都更喜歡戲劇性,然而我更願意積極看待一起。謝謝所有人把我們捧到改變世界的高度,也謝謝大家對摩拜的重新審視。並不存在所謂的“出局”,在我看來一切是新的開始。很多人都把摩拜單車看成是出行工具,實際上我一直說它是“美好的生活方式”,迴歸到簡單,本質,健康綠色,不過分追求物質。live better也是美團的願景,這一點上我們有巨大想象空間的。

王興更新飯否表示:摩拜是少有的真正的中國原創,是難得的有設計感的品牌,有著巨大的社會價值,將和美團一起開創更輝煌的未來。

對於合併傳聞,此前,摩拜CEO王曉峰迴應稱:“不覺得有任何合併的可能”。

據第一財經報道,在股東大會上摩拜CEO王曉峰最後發表一番感言,他稱,“稍微讓我有點欣慰的是,團隊和公司還沒有把大家的錢虧光,還有點小的收益。”

他對在場的投資機構們回顧了摩拜的幾個特徵:一是中國式的創新,真正滿足了廣大老百姓的需求,二是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國家形象,獲得了國際上的關注,三是摩拜其實有機會成為國際化的公司。

他坦言,團隊也犯了很多錯誤,自己的態度其實一直都是堅持公司獨立發展,但胳膊擰不過大腿,在中國創業公司永遠繞不開各種巨頭。

“好多股東也糾結問我的意見,坦率說如果公司獨立發展有著非常大的機會,也有挑戰,但是我沒辦法……我相信投資機構有自己的業務判斷。”

“規則就是規則,投票就是投票,如果大家做了這個決定,希望大家不要後悔。”王曉峰在最後說。他同時表示無論大家未來是否是摩拜的股東,希望大家繼續支持摩拜,支持這一品牌。

此前有媒體報道稱,美團將以37億美元收購摩拜,又有消息稱滴滴和軟銀將投資摩拜10億美元。但滴滴否認了投資摩拜,摩拜和美團並未給出確切答覆。

4月4日凌晨1點多左右,一位摩拜公關部員工發朋友圈稱:“一眨眼,加入摩拜整整一年半,卻沒料到這一刻來得這麼快,尊重規則,大哭之後,繼續前進。”

美團對摩拜的收購,獵雲網認為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獵雲網4月3日文章《為什麼說美團如果收購摩拜,對雙方都將是不錯的選擇?》

摩拜需要尋求廕庇

早在去年9月, ofo早期的天使投資人,金沙江創投的朱嘯虎就在公開場合表示:“共享單車市場格局已定,前兩家已經佔據95%的市場份額;二是兩家公司仍然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運營,合併才能盈利。”

然而,摩拜CEO王曉峰則在另一場合公開隔空回應朱嘯虎——“不覺得有任何合併的可能”。

合併不成,只能競爭。但是,共享單車發展到今天,雖然經歷了前期的野蠻生長和殘酷的行業競爭,至今卻依然沒有找到一個清晰的商業模式,仍處於融資和燒錢補貼的階段。

於是,在單車戰爭的下半場,資本的猶豫、商業模式的出口、燒錢補貼的盡頭開始成為摩拜和ofo共同面臨的問題,事關兩者的生死。而在此次摩拜傳出被收購的消息前,ofo早已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作出了選擇。

3月13日,在經過滴滴與阿里多方博弈後,ofo宣佈完成8.66億美元E2-1輪融資,本輪融資採取股權與債權並行的融資方式,由阿里巴巴領投,灝峰集團、天合資本、螞蟻金服與君理資本共同跟投,創下共享單車行業單筆最高融資紀錄。

這筆融資讓風雨飄搖中的ofo站穩了腳跟,也讓摩拜與ofo戰線被拉得更長。繼ofo資金出現困難後,摩拜的日子也不太好過了。

據瞭解,過去幾個月,摩拜一直在嘗試尋求獨立融資,但因為陷入資金危機,儘管採取了取消免費月卡、提升每單實際收入等增收動作,但每月運營支出超過4億元,遲遲無法獲得正向現金流以進行新車生產以及舊車維護等正常運營。

根據摩拜內部的財務報表顯示,截至當前摩拜挪用用戶押金60億元人民幣,供應商欠款約10億人民幣,債務總額合計超過10億美元。除去債務(用戶押金及供應商欠款),摩拜的實際出售價格為27億美元,低於其上一輪融資34.5億美元的估值。

顯然,摩拜也步了ofo的後塵,資金緊張的它如今急需要尋找強有力的投資者。美團,是個不錯的選擇。

新美大的版圖裡沒有單車

在美團的商業版圖裡,在出行領域持續發力的美團的確需要摩拜,這是繼美團打車之後的另一塊重要拼圖。

早在2016年10月,摩拜單車完成的超過1億美元的C輪融資中,王興就再次以個人名義參投。根據王興當時的說法,在新美大旗下大眾點評和美團兩個大體量APP構成的超級生態群中,摩拜將有機會更好的為其建構完整的本地生活服務生態閉環。

與此同時,出行場景與王興所擅長的本地生活服務場景不同,這不是王興所擅長的。而去年11月,摩拜牽手貴安新區新特電動汽車,新特汽車將為摩拜生產定製汽車,名稱為“MOCAR摩卡”。今年1月,摩拜與一汽轎車合作達成,一汽轎車擬對摩拜出行進行增資入股,增資後持有摩拜出行10%的股權,未來將為摩拜提供定製化的汽車產品製造。這也是摩拜對美團最大的吸引之一,因為在網約車市場的滴滴也在與車和家合作研發汽車。

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在資本面前胳膊終究拼不過大腿

(摩拜融資歷史)

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在資本面前胳膊終究拼不過大腿

(美團融資歷史)

另外,從兩者的融資方面,美團與摩拜的多輪融資中,其中都不乏共同的投資人,如紅杉資本、高瓴資本、騰訊等投資機構。在各自的投資人眼中,美團收購摩拜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