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爸愛分享:不會愛,怪不怪原生家庭?

米爸愛分享:不會愛,怪不怪原生家庭?

前兩天,米爸一回家就跑來對我說:“你說那些留守兒童,還有全由老人帶大的孩子,小時候最需要父母關愛時得不到,甚至還有被虐待、被遺棄的,從小沒被善待過的孩子,長大後怎會懂得愛呢?

這番感慨源於一次同學聚會。

米爸愛分享:不會愛,怪不怪原生家庭?

同學聚會引發的思考

華哥是米爸的大學同學,大家都勸他:“就差你啦,早點找個伴吧。”

他笑著搖搖頭,說:“剛分手,我還是單身吧。”

華哥是奶奶帶大的,爸媽整天忙生意,根本沒時間陪他;高中時,爸媽要移民美國,他死活不肯去,從小到大一直是看似獨立、內心卻孤獨的一個人。

如今,那個等愛的孩子長大了。

他談了一場又一場的戀愛,幾乎每任女友都抱怨他太自我,他得放著大聲的視頻才睡得著,總愛和一群同學、朋友熱鬧地吃飯……

米爸愛分享:不會愛,怪不怪原生家庭?

有次,他問米爸:“為什麼前女友們都說我不懂愛呢?

一個從小沒好好感受過愛的孩子,又如何去愛他人呢?

孩子,“孤獨”這個詞,你不急著懂!

米爸愛分享:不會愛,怪不怪原生家庭?

嬰兒能敏銳地感知愛

米爸愛分享:不會愛,怪不怪原生家庭?

嬰兒降臨到這個世上時,最先感到的是飢渴,繼而無助,他會對身邊的環境特別敏感,渴望父母溫暖的懷抱來獲得內心的滿足感與依賴感。

這種交互情感關係體現在母親哺乳、父親擁抱後,嬰兒用微笑、呢喃等來表露感謝之意上,別再以為:新生兒懂什麼呀!最初始的愛的互動已經開始啦。

米爸愛分享:不會愛,怪不怪原生家庭?

孩童時期的家庭環境

是日後人際關係的原型

孩童時期的家庭環境對其人格塑造、處世方式的影響都是深遠的,看似最簡單、直接的願望背後有情感的表達和情緒的積澱,比如在戀愛、生活中很自我,對這個世界漠不關心的人群中,就有很大一部分人兒時“當他想要被照顧時卻沒有人來

”,他的世界裡只有孤獨的自己,不斷地忍讓、妥協、變通,只為求得父母的愛,而這種長久以來的愛與安全感的缺失使他很難再打開心扉。

米爸愛分享:不會愛,怪不怪原生家庭?

我們所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關乎孩子的性格、人際關係的相處模式,以及獲取快樂、幸福的能力。

孩子的童年不該感到貧瘠。

米爸愛分享:不會愛,怪不怪原生家庭?

一個人的缺點、不足

都是原生家庭惹的禍嗎?

當我們把自己的情緒、性格、心理、思想都理解成簡單的原生家庭有因由的必然結果時,不禁讓人恐慌、疑惑。

事實上,同一個原生家庭出來的兄弟姐妹也各有不同,有揹負著童年的傷害、走不出牢籠的,也有擺脫困擾、重建“美好心靈”的,將所有的不足統統歸咎於原生家庭是一種推卸自身責任的行為。

與此同時,我們也不能否認原生家庭巨大的潛在影響力,尤其是一些孩子為走出負面心理而付出的莫大努力。

作為父母,我們能做的就是為孩子營造一個一想到就會嘴角上揚的、幸福的原生家庭。

米爸愛分享:不會愛,怪不怪原生家庭?

願每個孩子都被善意以待,

長大後對世界回報以愛

願每個孩子從小被父母、被親人、被社會善待;被愛、被尊重、被賦予力量;看見一個健康、美好的世界。

長大後,因得到過愛,而明白愛,懂得如何對他人、對社會回報以愛。

米爸愛分享:不會愛,怪不怪原生家庭?

用小時候獲得的愛去愛別人,是一件幸福的事。

育兒號:優米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