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脱贫攻坚 我市“十大工程”去年可圈可点

1月14日,记者从市扶贫办了解到,2018年,我市紧盯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抓好造血功能培育,坚守“三保障”底线,稳步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成绩不俗。

在产业扶贫工程上,全市完成特色种养业发展达标村153个,建设特色种养业扶贫基地154个,新发展覆盆子中药材种植3100亩,58个光伏扶贫电站纳入国家可再生能源附加电价补助目录,装机规模2007.4千瓦。安排扶贫资金90万元,用于旅游扶贫重点村创建A级旅游村庄工作。市级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资产收益扶贫试点。各区县也分别选择2-3个村开展县级试点;在就业扶贫工程上,帮扶1073名贫困劳动者实现就业,建设6家就业扶贫驿站、6家就业扶贫车间,招募24家就业扶贫基地。开发公益岗位1128个,吸纳贫困劳动者578人,安置率达51.24%;在智力扶贫工程上,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8510人,共发放资助金1301.57万元;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上,建档立卡农村危房改造1066户全部开工(去年任务数为931户),目前竣工率达115%。2018年,全市易地扶贫搬迁任务113人(歙县105人、休宁县8人),已完成安置房建设任务;在健康扶贫工程上,全市推进“180”一站式结算,大力开展“小药箱”免费送药上门活动;在基础设施扶贫工程上,农村道路畅通工程按计划全部完工,达466.28公里,完成投资23400.5万元。所有贫困村实现宽带网络全覆盖。全市电商扶贫贫困村服务站点已建153个,覆盖率100%。在2017年全面实现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基础上,开展农村饮水安全精准扶贫“回头看”,进一步排查建档立卡贫困村通自来水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饮水安全情况;在社保兜底脱贫工程上,全市建档立卡低保贫困户16139人,发放保障金564万元。全市健康脱贫兜底“351”保障4250人次,累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308.2万元;在金融扶贫工程上,加大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力度;在生态保护扶贫工程上,完成长江防护林建设5.13万亩,占任务数的100.5%。完成天然林保护面积5.1万亩,占任务数的100%;在社会扶贫工程上,开展好“百企帮百村”行动,全市参与帮扶企业285家、7家商协会,帮扶贫困人口15795人,累计投入资金15796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