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俄羅斯有一小塊領土分離?

毒奶使我快樂


位於立陶宛南部波蘭北部小立陶宛地區

加里寧格勒州是俄羅斯的海外飛地,隸屬於俄羅斯西北聯邦管理區管轄。這一塊地區原來是德國東普魯士的主要地區,首府叫柯尼斯堡。二戰之後德國戰敗,根據《波斯談協定》原來屬於納粹德國的東普魯士被瓜分,其中東普魯士南部區域被割讓給波蘭,首府柯尼斯堡在內的北部區域被割讓給蘇聯。

(紫色為加里寧格勒)

蘇聯佔領後,將其境內的德國居民全部驅逐,部分頑抗分子被當成戰犯送至蘇聯境內做苦役。德國人被驅逐後,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相繼遷入此地。蘇聯將其境內的所有德國地名和街道名稱全部由德文改為俄文。首府柯尼斯堡也就改為了加里寧格勒(為了紀念剛剛去世不久的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加里寧),整個地區也就改為了加里寧格勒州。後來由於前蘇聯解體,立陶宛獨立,歸屬於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管轄的加里寧格勒州也就成了俄羅斯的海外飛地。
(T-34/85被視為佔領的象徵成為了紀念碑)


波羅的海岸邊的古普魯士人一直都生活在東普魯士地區,後來該地被條頓騎士團所統治,經歷了波蘭-立陶宛番屬時期,再到普魯士王國、德意志帝國、魏瑪共和國、納粹德國時期。可以說以二戰結束後的1946年為節點以前該地區生活的都是德意志人。其也被認為是支撐著德意志軍國主義的主要勢力支柱的容克貴族的發祥地。可以說這個地方見證著德意志人又弱變強,由分散到統一,再到後來的崛起的整個過程。這個地方就是德意志人的“隆興之地”和精神家園。這裡是以前德國的文化學術中心,包括康德、希爾波特、赫爾巴特、歐拉、E·T·A·霍夫曼等都在此處留名。
(舊時和現在)


二戰之後的德國人可能會遺忘普魯士軍國主義,但是對於柯尼斯堡記憶並沒有遺忘,畢竟這塊土地留給德國人態度的精神財富和歷史遺產。很多人在內心深處都希望能夠從俄羅斯索回這片故土。於是各種傳言和無法考證的說法就開始出現,比如:租用50年說;戈爾巴喬夫賣地說等。不過這些都是民間的說法,德國官方沒有在任何場合或者文件中提及索回柯尼斯堡的想法。可能是這塊土地過於敏感的原因,還有那依然沉重的歷史包袱。
(柯尼斯堡)


這塊土地對於現在的俄羅斯而言戰略位置異常重要,這就好比插入北約內部的一把剪刀一樣,在此處部署中短彈道導彈可以覆蓋幾乎整個歐洲。這一區域還可以監視部署在波蘭和德國的美軍駐軍和基地。想讓俄羅斯將這麼一塊肥肉吐出來,幾乎是不可能的。更何況這塊地方是經過多方確認,並且簽字畫押的割讓的,沒有任何的爭議。可以說只要是俄羅斯佔著這塊地方,那麼德國就永遠在其面前抬不起頭來。
(普京的狗koni闖入普京與默克爾的會談)


本文圖片來自谷歌圖片,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古姿


為什麼俄羅斯有一小塊領土分離?

從世界地圖上看,俄羅斯分為兩塊,一大塊和一小塊,大塊是地跨歐亞兩大洲的俄羅斯本土,另一小塊就是隸屬於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州。



加里寧格勒位於歐洲西部波羅的海沿岸,南與波蘭相鄰,東北部和北部和立陶宛接壤,本土自然何俄羅斯主體不相鄰,不然也不會說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的飛地了。它是俄羅斯的聯邦主體之一,也是俄羅斯面積最小的州,面積只有1.51萬平方公里。

從加里寧格勒到歐洲各國首都距離都不遠,從加里寧格勒出發,400~600公里的半徑,就可以達到波蘭首都華沙、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和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相對來說,比起地廣人稀的俄羅斯來說,加里寧格勒的人口相對比較稠密,目前有94萬人,人口密度62人/平方公里。

其實加里寧格勒歷史比較曲折,幾經輾轉騰挪到了俄羅斯的手中,該地區最早是立陶宛的一部分,後來被德意志地區的普魯士王國佔領,成為東普魯士的一部分,也就是後來德國統一的發源地。二戰後,德國被迫把這塊地方割讓給蘇聯,蘇聯將其劃分給加盟國俄羅斯聯邦管理,在蘇聯時期,加里寧格勒是和本土不分開的,因為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三國都是蘇聯加盟國之一。



1991年蘇聯解體,波羅的海三國獨立,加里寧格勒地區才與俄羅斯本土分開,成為飛地。這個地區本來應該是德國的文化歷史烙印比較深地方,因為它曾經是東普魯士的一部分,但現在這個地方卻是清一色的俄羅斯風格,根本看不到德國的歷史痕跡。這是因為二戰時,所有的普魯士風格建築都被炸燬,一部分是蘇聯攻入這裡公然摧毀的。

另外,二戰結束後,1946年,加里寧格勒正式成為蘇聯的領土,蘇聯人做的夠絕,剛接收這裡趕緊著手驅逐這個地方的居住的所有德國人,再把俄羅斯人遷入到這裡,當然波蘭人幹著同樣的事。現在加里寧格勒地區的俄羅斯人佔總人口的78%,而德國人幾乎在這裡絕跡,幾乎徹底抹去了德國人的烙印,就連加里寧格勒的名字也是取自一個俄羅斯人名字,是為了紀念當時(1946年)剛剛去世的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加里寧。



以上就是“大正”對於該問題的看法。


大正看世界


那是俄羅斯的飛地州~加里寧格勒州,也是俄羅斯最小的一個州,面積約1.5萬平方千米,約佔俄領土的0.087%,人口約98萬左右。加里寧格勒原本為立陶宛的領土,後被德國割佔,二戰後德國戰敗,該地被前蘇聯吞併,劃分給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作為一個州。1991蘇聯解體,白俄羅斯、立陶宛等都成了獨立國家,也造成加里寧格勒與俄羅斯被不同國家隔開了,形成了飛地州,距俄本土最近600km。隨著立陶宛、白俄羅斯等投入歐盟的"懷抱",加里寧格勒又被"包圍"了,這或許也是他們要獨立的原因之一吧!





交通及城鎮分佈圖



周邊國家圖


海闊天空218505852


俄羅斯的確有一塊領土與本土分離,即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的加里寧格勒。其距離俄羅斯本土超過500公里,是俄羅斯本土以外,最大的一塊飛地。

加里寧格勒是俄羅斯的一個直屬州,面積約1.5萬平方公里,人口近100萬,主要以俄羅斯人構成。在歷史上,加里寧格勒並不屬於俄羅斯,而是屬於德國,並且是德國的前身--普魯士的發源地,原名東普魯士。

加里寧格勒最終成為一個飛地,是蘇聯的擴張和蘇聯的解體分別造成的。1940年,在蘇聯的威脅下,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被迫“自願”加入蘇聯,於是,蘇聯的西部和德國的東部接壤在了一起。

1945年,在蘇聯對德國的反攻中,蘇聯佔領了德國的東普魯士,驅逐了東普魯士的德國人,並和重生的波蘭一起,瓜分了東普魯士,蘇聯獲得了東普魯士的東部,將其改名為加里寧格勒,並使之作為了蘇聯的固有領土。當然,這個舉動此後也得到了國際的承認認。

加里寧格勒併入蘇聯的時候,是和波羅的海三國連在一起的,由於此前蘇聯已經佔有了波羅的海三國,所以加里寧格勒自然也就和蘇聯連在一起了,當時還並不是飛地。

不過,到了蘇聯解體的時候,波羅的海三國分別獨立,加里寧格勒就成為了孤懸的一塊飛地,和俄羅斯本土之間的遙遠隔離,也就出現了。

現在的加里寧格勒,雖然遠離於俄羅斯的本土之外,與俄羅斯本土的聯繫也主要通過海空進行,但是俄羅斯對加里寧格勒的掌控也是非常強的,是俄羅斯最穩定的直屬州之一,也是俄羅斯面向波羅的海的主要基地之一。


蘇綻


你指的應該是俄羅斯在波蘭北部的一塊飛地——加里寧格勒州

(圖中紅色的地區就是加里寧格勒州)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剛剛結束,作為上屆冠軍的德國隊這次再度繼承“元首”的遺志,遠征俄羅斯,結果又是慘敗而歸,首站就兵敗莫斯科,在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場被墨西哥隊1:0擊敗,最後小組墊底回家。

德國的三小組賽一共在3個城市進行的,分別是莫斯科、索契、喀山。

而本屆世界盃共有11個城市參與了承辦,其中10個在俄羅斯本土,剩下的唯一一個承辦城市則是俄羅斯位於歐洲的飛地——加里寧格勒。

(加里寧格勒是加里寧格勒州的首府,這裡是俄羅斯在歐洲的飛地)

加里寧格勒州是俄羅斯的聯邦主體之一,是俄羅斯聯邦最小的州,屬西北聯邦管區。該州面積有1.5萬平方公里,比北京市略小,人口大約100萬,主要是俄羅斯族。

加里寧格勒州西臨波羅的海,北部與立陶宛接壤,南部與波蘭接壤,該州遠離俄羅斯本土,是俄羅斯在歐洲的飛地。

在1945年之前,加里寧格勒州原本是屬於德國人,是德國的東普魯士,也德意志軍國主義的發源地。

二戰末期,此地被蘇聯紅軍佔領,根據蘇美英三國簽署的波茨坦協定,德國的東普魯士南部被割讓給了波蘭,北部則讓給蘇聯。

1946年,這片土地被蘇聯劃給了俄羅斯,成為俄羅斯的一個州。

為了紀念剛剛去世的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加里寧,該州以及該州首府便以他的名字命名,這就是今天的加里寧格勒州。

之後蘇聯政府強行將這裡的德國人驅逐出鏡,並同時遷入大批俄羅斯人,德國文化於是徹底在這片土地上消失了。

蘇聯解體之後,隨著立陶宛和白羅斯的獨立,加里寧格勒州與俄羅斯本土便分隔了開來,使得該州與俄本土之間的交流倍受阻礙。

在波蘭和立陶宛加入歐盟後,該州俄羅斯公民要想從陸路前往俄本土就需要申請申根簽證,而歐盟對於俄羅斯公民的簽證申請一直非常嚴格。

俄羅斯為此曾多次要求歐盟對“加州”的俄羅斯公民開放邊境,但是這個要求一直被歐盟拒絕。

今天的加里寧格勒州雖然被俄羅斯的兩個死敵立陶宛和波蘭上下包圍著 ,但其本身卻也是俄羅斯插入歐洲腹地的一根楔子,若莫斯科在此部署中程導彈,可極大的威脅西歐的德、法、英等國,讓歐盟和北約如鯁在喉。

(加里寧格勒州具體位置)

在本屆世界盃上,加里寧格勒州首府加里寧格勒被定位11個舉辦城市之一,但是為了不刺激德國人的民族感情,這裡沒有安排德國隊的任何比賽。

(加里寧格勒體育場)


千佛山車神


關注率非常高的俄羅斯飛地就是“加里寧格勒”,這裡原本是德國東普魯士邦的首府,但是在二戰末期被蘇聯軍隊攻佔,斯大林在雅爾塔會議上提出有關戰後歐洲新秩序的問題,這個靠近波羅的海出海口丹麥的地區被他看上。在波茨坦會議上斯大林提出將東普魯士北部包括首府柯尼斯堡在內的地區劃入蘇聯,然後蘇聯在與波蘭重新劃分邊界問題上做出一定讓步。

當時的英美還對波蘭抱有希望,完全沒想到這個國家在戰後會站在自己的對立面上,因此對蘇波邊界的再次劃分很關切。蘇聯在與德國瓜分波蘭時重點拿走了比亞維斯托克利沃夫佈列斯特三個地區,但是在戰後蘇聯讓出了交通重鎮比亞維斯托克,並在新的蘇波邊境上做出有利於波蘭的幾公里讓步,很明顯這都是犧牲

格尼斯堡換來的。

格尼斯堡是東歐和波羅的海著名的貿易中心,一直都是普魯士的首都,普魯士王國第一位國王弗裡德里克一世就是在這裡加冕的!可見它在德國人心中的低位之高。加里寧格勒資源豐富,這裡尤其盛產歐洲緊缺的優質石油資源,年產量上百萬噸,這裡也是二戰期間德國僅有的石油資源之一。更重要的是加里寧格勒在蘇聯時期還是波羅的海艦隊的駐地,相比聖彼得堡和里加港,加里寧格勒的地理位置更加優越,波羅的海艦隊的司令部就設在這裡。

如此重要的戰利品自然不會就近讓給蘇聯加盟國,儘管在歷史上加里寧格勒地區本就是立陶宛的領土,蘇聯將加里寧格勒劃給蘇維埃俄羅斯管轄,並趕走了原住民遷入大量俄羅斯人,如今不到100萬的當地人口中有78.5%屬於俄羅斯族,這也是俄羅斯牢牢控制加里寧格勒的重要原因之一。


利刃巨透社


為什麼俄羅斯有一小塊領土分離?這塊領土名叫加里寧格勒,它和俄羅斯的其它地區確實是分離的,中間隔著波羅的海三國,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塊領土與俄羅斯其它地區的分離呢?來聽桃花石雜談詳解吧。


加里寧格勒的前世今生

其實加里寧格勒這個名字說出來可能多數朋友沒什麼感覺,因為這個名字到今天也只有72年的歷史。但在此之前,這個地區的名字可就大名鼎鼎啦,因為在1945年二戰結束之前,這裡曾是德國東普魯士的一部分。

曾經的東普魯士

喜歡歷史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德國的統一是由普魯士所完成的,但現在的世界地圖上卻完全找不到普魯士這個名字了。其實這是因為普魯士全境現在基本都不再屬於德國,而是被波蘭、俄羅斯和立陶宛三國分別佔據。其中的東普魯士現在分別是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波蘭的瓦爾米亞-馬祖裡省和立陶宛的克萊佩達縣。

東普魯士地區在早期曾經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個省,後來在公元18世紀初神聖羅馬帝國解體之後,普魯士公爵腓特烈一世自稱普魯士國王,建立了普魯士王國。但在公元1756年到1763年進行的七年戰爭期間,東普魯士地區曾被沙俄短暫佔領。

現在的加里寧格勒

後來普魯士王國又重新奪回了這一地區,最以此為起點,最終逐漸征服了其它德意志地區的公國,在公元1871年完成了德意志地區的統一。因此普魯士地區在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被稱為德意志帝國的“龍興之地”了。但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東普魯士地區被割讓給蘇聯和波蘭,以作為對於德國發動二戰的懲罰,而在割讓之後,當地的德意志人被全部遷回現在的德國境內,東普魯士的名字也從此消失在了世界地圖上。

如何成了俄羅斯的飛地

但在蘇聯和波蘭瓜分了東普魯士之後,東普魯士的北部就完全歸屬了蘇聯。而由於其極為重要的地理位置,所以蘇聯並沒有將它完全劃給當時鄰近這塊領土的立陶宛,而是劃給了代表蘇聯核心的俄羅斯。

加里寧格勒(最左側紅色區域)和俄羅斯本土的距離

1946年,蘇聯將劃給了俄羅斯的東普魯士領土改名為加里寧格勒。在蘇聯時期,這塊地方屬於哪個加盟共和國最多隻是行政管轄方面有差別,對於當地老百姓來說其它的差別很小。但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因為加里寧格勒東邊的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已經都成了獨立國家,所以加里寧格勒和俄羅斯本土分離的情況一下子就凸顯了出來。

加里寧格勒風光

現在的加里寧格勒位於波蘭和立陶宛之間,如果加里寧格勒人想去俄羅斯其它地區,首選的當然是莫斯科直通加里寧格勒的飛機,這是完全按照俄羅斯國內航線對待的。而如果想走陸路,就必需從立陶宛和白俄羅斯過境才可以,而這時就需要辦簽證。所以對於加里寧格勒人來說,有時“國內”旅行其實比“國際”旅行更麻煩。


但這是歷史所造成的遺留問題,而加里寧格勒重要的戰略位置,以及歐洲現代的地緣政治格局註定了這塊領土的歸屬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發生變化,因此俄羅斯的這塊海外飛地恐怕也還會存在很長一段時間了。


桃花石雜談


對,這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掐在手裡的一塊領土,也是俄羅斯唯一的一塊飛地,叫加里寧格勒,原名叫柯尼斯堡,1255年由德意志人組成的條頓騎士團建城,是波羅地海的重要港口和貿易中心,隸屬於屬於條頓騎士團國和普魯士王國,雖然曾被俄羅斯帝國和波蘭帝國吞併,但都很短暫,直到德意志統一,所以德國人在柯尼斯堡生活了上千年,也是德國固有的領土,更是德國人的龍興之地。

圖為加里寧格勒地理位置圖。

二戰末期,蘇聯反攻德國,1945年4月打到柯尼斯堡,希特勒的命令是堅守到最後一名士兵,所以蘇軍以犧牲6萬名士兵的代價拿下了柯尼斯堡城,蘇聯如此付出原因除為了向德國發祥地復仇思想外,徹底完整的打通波羅地海出海口也是重要目的之一,所以必須拿下柯尼斯堡並佔領,而不是管制。

圖為50年代的加里寧格勒,依然滿目蒼痍。

緊接著1945年7月在柏林召開的波茨坦會議中,作為掌權國之一的蘇聯早就把割讓柯尼斯堡寫進內容中,所以根據《波茨坦協定》,柯尼斯堡成為了蘇聯的領土,並擁有絕對的主權,蘇聯把在柯尼斯堡倖存的德國人全部驅逐出境,然後將俄羅斯人遷居此地,1946年為紀念去世的蘇維埃主席加里寧,將柯尼斯堡改名為加里寧格勒。

圖為今天加里寧格勒街景。

1991年蘇聯解體後,德國其實有機會拿回普魯士故地,但是德國的憲法規定了德國不再有領土要求,維持如今歐洲的局面,並真心悔過戰爭,所以德國並沒有在蘇聯大亂時出手加里寧格勒地區,所以這塊地方在蘇聯時是與相連的,但解體後,立陶宛、白俄羅斯、拉脫維亞相繼獨立,把加里寧格勒隔開,因此地是俄羅斯除聖彼得堡以外唯一的不凍港,所以並未允許獨立,而死死拽在手裡,所以就成了一塊俄羅斯的飛地至今。


圖文繪歷史


這塊分離的領土是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是俄羅斯的一塊飛地。所謂飛地,是指隸屬於某一行政區管轄但不與該行政區毗連的土地。

加里寧格勒州是俄羅斯的聯邦主體之一,是俄羅斯聯邦最小的州,屬西北聯邦管區,首府為加里寧格勒。西臨波羅的海,南鄰波蘭,東北部和東部與立陶宛接壤,與俄羅斯本土並不相鄰;面積15100平方公里,人口約94萬,其中俄羅斯族佔78.5%,白俄羅斯族佔8.5%,烏克蘭人佔7.2%,立陶宛人佔2.1%,其餘為波蘭人、韃靼人、莫爾多瓦人和猶太人等少數民族。境內有世界上最大的琥珀礦,約佔世界儲藏量的90%;加里寧格勒港是俄羅斯在波羅的海兩個不凍港之一。對於俄羅斯而言,這塊飛地戰略意義重大,是俄羅斯對抗西方的橋頭堡。

二戰結束後,根據1945年7月蘇美英三國簽署的波茨坦協議,加里寧格勒(原哥尼斯堡)連同東普魯士北部地區劃歸蘇聯版圖,東普魯士的其他三分之二領土分給了波蘭。1946年8月波蘭和蘇聯共同簽署《關於蘇波邊界》的補充協定,這片土地成了蘇聯的一個州,並以剛剛去世的前蘇聯領導人加里寧的名字命名,哥尼斯堡改名加里寧格勒,定為該州首府。

一般而言,很多飛地都有特殊的歷史成因,自然也會面臨更多的糾葛。加里寧格勒早已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但這塊土地的原主人--德國,其國內仍有一些人惦記這裡。儘管由於擔憂引發歐洲盟友的不滿,激起對第三帝國的回憶,德國政府沒有對加里寧格勒的官方表態,但是德國的部分黨派一直聲明對加里寧格勒存在爭議的看法。不過,這種聲音在德國國內也很有限。


軍備解碼


俄稱加里寧格勒州,是二戰德國戰敗被肢解的結果,蘇聯人要地不留人,將柯尼斯堡的所有日耳曼人強行趕走,也是日耳曼民族之痛苦的地方,柯尼斯堡是有著光榮的歷史性的地方,是普魯士的龍興之地,也是對法國拿破崙戰爭中得到庇護的地方。是普魯士日耳曼民族的發祥地之一。

如果講德國人不恨俄羅斯人是假的,兩德統一全國,蘇聯人施壓下,德國才被迫放棄了柯尼斯堡,但德國人會永遠希望收復失地。永遠都是心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