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子之手,與子攜老

很多人講到愛情,總會引用“執子之手,與子攜老”,不僅適用於愛情,也適用於親情,它是對人的一種美好情感的一種表達,也是對未來的一種寄託。在這個世界上,男人總希望自己事業有成,女人總希望自己的情感得以寄託。不管男女,總有一種“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的願望。可是為什麼有時候這種美好的愛情,在生活中卻難以實現呢?

執子之手,與子攜老

《詩經·邶風·擊鼓》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

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

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

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

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第一章:寫一個出征的戰士離家去打仗,他隨著部隊南行,沒想到他再也沒辦法回來了。

第二章:跟隨著孫子仲出征,陳宋兩國之間的戰爭得以平息,可我卻再也回不到自己的家鄉。

第三章:何處是我的歸還之處?戰馬丟失了,找不到自己的隊伍了,但願前面那片樹林裡有我的那匹戰馬,很不幸,找了很久也沒找到,又累又苦,心裡又害怕,又孤獨,甚至有點絕望。這是打完仗之後,對士兵處境的描述。

第四章:“死生契闊,與子成悅”。雖然誰也不知道哪一天會離開,曾經發過的誓言希望永遠相伴,可是一場戰爭將他與戰友分離。回憶起跟妻子的美好承諾,心中不禁感概萬千。

第五章:感嘆生命將要結束了,永遠沒辦法跟自己的心愛的人在一起了,可還沒來得及兌現承諾,生命卻快要結束了。這個時候,隱約間又聽到戰鼓響,可他再也沒力氣站起來。而此時此刻,遠方正有一個女子正幻想著:有一個願意與她相守相伴一輩子,正憧憬著這種美好生活的到來。

執子之手,與子攜老

生命本該美好,珍惜當下,好好奮鬥,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感受生命的不確定性,或者意外,或者是生命,明天跟意外不知哪個先來,所以我們更應該是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既然愛了,就請深深的相愛吧。就如同古老的《易經》所告訴我們的:“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呢?而這樣的結果,不正是我們每一個人所希望的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