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上少见使用弹鼓供弹的枪吗,为什么?

假惺惺记不得


相信在部队待过的战友们,对81式班用机枪的弹鼓终身难忘,越野拉练时,扛着上弹鼓的81机,腰挂2只死沉的弹鼓,跑动行走时,真的很不方便,有苦说不出。

弹鼓,由于容弹量远高于弹匣,因此可以保持火力持久,一些国家军队的班用机枪,就采用了弹鼓供弹方式,当然,为了保证枪械的弹源,大都可以使用自动步枪的弹匣。

但弹鼓由于容弹量高,导致其体积也大,重量要远超其他弹匣,特别是有携行不便的问题,譬如81式班用机枪的弹鼓,就使用专用的弹鼓袋,部队5公里越野时,倘若没固定好,很容易砸在髋骨上,不但影响跑动,也还很疼痛,让枪手感到非常不爽。

带弹鼓跑动,倘若固定不好,就只得用手按着,既影响跑动的协调,同时也让枪手很累。因此,事实上,弹鼓会影响枪械的灵活性,枪手的机动性,弹鼓确实机动不便,所以实用性反倒不如弹匣。

目前,弹鼓配机枪,也并非最佳选择,因为弹鼓内部结构比较复杂,使用时容易出现故障,对提供火力支持的班用机枪很要命,一定程度会影响班组的火力输出。

81式75发弹鼓,正面一圈螺旋形凸槽为子弹导引槽,弹鼓内的子弹弹头顺着导引槽轨迹,在托弹簧的压力下向供弹口运动。

打开弹鼓后盖,可以看到放射状的拨弹齿,拨弹齿在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弹鼓内的子弹转动;这种设计源自AK-47突击步枪的弹鼓设计,后来被81式班用机枪弹鼓采用。

正因为弹鼓内部结构复杂,使用时故障率高,因此,现代主流的班用机枪使用的都是弹链供弹的轻机枪,譬如著名的M-249班用机枪,100发或200发弹链供弹,存入一只扁方型的弹箱,易于携行,使用弹链不仅火力持续性更强,而且可靠性也更高,必要时,M-249班用机枪也可使用自动步枪的30发弹匣。


国平军史


弹鼓因为其容弹量大,可以长时间保持火力持续性。因此非常适合机枪这类的支援武器使用。但是因为装弹量多,导致其体积也大,重量自然也要比标准的弹匣要重。过大过重,就会给日常携行时带来困难。

比如,早年在部队进行5公里的武装越野时,就很痛恨81式班用机枪的弹鼓。由于个头大因此必须使专用的弹袋,跑起来的时候一旦无法有效的固定弹鼓,很容易有节奏的把弹鼓甩出去然后再被弹袋的束缚力拽回来正砸在髋骨上,一次两次还行,5公里的路得砸多少次,不光影响跑步的正常动作,还很疼。所以带着弹鼓跑步就要想法方固定住,不然就只能拿手按着,一只手无法顺利的外摆,自然影响跑步的协调性,结果就是会很累。


另外由于弹鼓的个头大,因此一般步枪能够进行卧倒射击的空间,可能装弹鼓的机枪就不行。不得不采用可能会暴露的姿势射击,这在战时容易被重点照顾。同时现代的士兵多会乘车船机动,比如乘装甲车时空间有限,挎几个弹鼓的话确实在狭小的车内会让人很难受,容易被挤到或磕到碰到,弹鼓体积大携带人需要的空间也要大,这正好与战车内小空间正相反。

弹匣确实装弹量多,打起来是真过瘾。但是如果一旦把弹匣内的子弹打光,补充起来也很耗时。普通的30发弹匣装弹,只要把一发一发的子弹压进行就好。81式机枪弹鼓装弹,要把整个后盖打开,再把子弹一个一个装进去,81式机枪弹鼓容量为71发子弹,装满子弹后盖上后盖,还需要上弦,就像发音盒一样你得拧几圈,一般是7圈半左右,不然没有向前供弹的推力。这样整个过程下来,要比普通弹匣重新装弹浪费时间多一些。当然,一般战时都会抽时间补充弹药,但是总有个特殊情况,一旦打光不及时补弹,可能几秒钟的时间,就决定了射手的生死。


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但是弹鼓的作用仍然是相当大,不可缺少。因此会给每个班组的机枪组配备,而不是每个人都要配备。当然,系列化比较好的枪族是可以通用弹匣和弹鼓的,因此在机枪如果有问题时,自动步枪可以使用弹鼓来代替机枪的火力支援角色,从而腾出时间来让机枪手排除故障。自然,当机枪手在补给弹药时,步枪手们也可以提供掩护来保证弹药的正常补充。


在特种部队中由于作战任务特殊,经常需要持续火力的支援。因此配备弹鼓的情况会比较普遍一些。还有就是民间的枪械爱好者们由于不存在作战问题,只是为了体验刺激的快感,因此他们会更多的配备弹鼓,来满足长时间连续射击的需求。但是在实战中,确实弹鼓的便利性要远不如普通的30发弹匣。


陶德中士


先说下弹鼓吧,W君认为最具有弹鼓美感的枪支就是芝加哥打字机了(没有之一)

这款冲锋枪携带了一个50发的弹鼓在射击的时候可以提供强大的火力持续性。深受美国黑帮的喜爱。但这把枪如果不是使用50发弹鼓而是使用100发的弹鼓就成了一个笑话。看图:

这种100发的弹鼓硕大无比,已经大到了严重影响射击姿势的地步,然而这么大的弹鼓内仅仅装有了100发子弹。

那么换个思路来看问题,同期汤普森冲锋枪还提供了45发的弹匣进行供弹。

(上图:50发弹鼓、100发弹鼓、45发弹匣、30发弹匣)

这样一比的话,弹匣的占用空间要远远的小于弹鼓的占用空间,并且对射击的影响很小。

如果在战场上拼杀而不是黑社会耍酷,那么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弹匣进行供弹的。

同时,由于弹鼓的结构重量大,因此除了子弹的重量外弹鼓的重量也不容小窥。

这时弹鼓装弹量大的优势就转成了劣式。


在战场上班用机枪会有可能携带弹鼓,例如我们的81式机枪,但一个战士携带3个弹鼓作战就已经给战士的行动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目前战场上多用的是弹链,既有良好的火力持续性,又降低了携带重量。

例如美国的M249机枪

看起来好像是一个弹鼓,弹其内部的弹药是以弹链的形式连接的,仔细看弹壳周围的弹链连接器。


在目前还有一部分武器是弹鼓供弹的,但弹鼓改进了很多。例如卡利科冲锋枪,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弹鼓供弹武器。

弹鼓容量100发,但是这款武器的弹鼓已经改进成圆柱状。里面用阿基米德螺杆进行供弹。

从整体上克服了弹鼓的缺点,但是这个枪除了美国少数特种部队装备外未见在战场上大量使用。

使用同样的原理的弹鼓在战场上其实也不少,但是是用在这里:

M61火神机关炮,里面用的同样是阿基米德螺旋杆驱动的弹鼓,但这玩意就不是枪了。


军武数据库


兄弟你提这个问题,是完全不知道弹鼓的痛苦啊。那我们就唠唠弹鼓供弹的问题吧。

1.弹鼓太过于沉重,结构复杂,死重太多

拿81班机做例子吧,81这类弹鼓太沉重了,占地方,无意义的空间多,机构比较复杂,相信背过这玩意儿的战友都有痛苦的感触吧?

现在许多机枪都采用连接收纳弹链的弹箱的方式,这样结构更简单,子弹更多更利于持续射击。

目前比如美帝M249这类班机,大多采用这种方式,携带方便,死重少,带弹多,装弹也比弹鼓上弹快。

2.枪族化让武器弹药容器可以互换,无所谓是不是弹鼓

以81班机为例,走的是枪族化规范,故而枪械一些机构是可以互换的。81班机的弹鼓完全可以换给81突击步枪使用,而对方的30发弹匣也可以换给81班使用。这是世界如今流行的做法。美军的M249也一样。

3.使用弹鼓容易造成枪管发热

虽然突击步枪可以换用班机的弹鼓,但实际上用了也没多大意义。哪怕换上班用机枪,电影里州长和兰博那种挎着弹鼓猛扫的镜头现实里几乎很难出现。这是因为枪管散热是个大问题。

班用机枪正常使用,是不会充当火力点的,它提供的是一定程度的压制能力,短点射为主。所以往往扫几枪就需要和步兵班组一起赶快转移。这样使用的话枪管是毫无问题的,但挂上弹鼓,就难免出现“突突突”的野心,往往不知不觉就把枪管打得发烫。我军武器这方面尤其严重,还没法换。这方面美国做的远超过我们,M249并非浪得虚名。

如果把弹鼓交给突击步枪,那么问题就更严重了,把枪管打爆都有可能。所以我军一般部队是严禁士兵平时玩什么弹鼓弹匣互换的把戏的,这也导致了弹鼓出场愈发稀少。

另外,不知别的部队如何,老王的感觉是现在训练班机都用弹匣了。毕竟背着那仨弹鼓太难受。


就目前看来,弹鼓供弹问题主要就是:1.太重 2.太复杂 3.枪械没必要都使用。而且虽然我国在设计弹鼓供弹方面参考了战争的经验,有使用方便、上弹快速等优点,也考虑了战场上的直接使用情况,但当前世界的潮流仍然是以弹链供弹的机枪为主,反倒是我国的弹鼓貌似一朵奇葩。

但是弹鼓供弹的枪少吗?只是我们的思路出了问题,目前这种供弹形式可不算少,眼睛别总盯着机枪。

美军为M16系推出了一款60发弹鼓的装备,名为D60,是美国美国马盖普军事工业公司(MagPul Military Industries Corp)开发的。这家公司做这种聚合物产品很在行,他们还做过iphone的防弹手机壳。

还有比较凶残的“打击者”霰弹枪

打击者拥有硕大的弹鼓,以及近距离凶残霸道的杀伤力,那弹鼓为它带来了超强的猛烈火力。

不幸的是美国法律机构将之定义为“毁灭性武器”,所以只好推出了缩小版。这个缩小版依然是弹鼓供弹,而且有个特别怨念的名字——“女性家庭伴侣”。

著名的大杀器“AA12”霰弹枪也可以采用弹鼓供弹,这个我就不介绍了,在《敢死队2》和《新铁血战士》里,都有丧病的表现。

另外我们熟悉的MP5也有弹鼓设计,还是双弹鼓。写到这儿,我想大家都明白了,所谓弹鼓供弹,只是一种提供给任务需要的供弹方式而已,它与弹匣没有本质的不同,所以二者相容性非常高。另外一些需要大容量弹药的霰弹枪、冲锋枪也采取了这种方式增加火力持续性,毕竟冲锋枪和霰弹枪不可能制造个机关枪那样的弹链,弹鼓无疑方便很多。

所以说,弹鼓供弹其实还是很常见的,只是军队里多采用制式装备,可能曝光度不算高。


王司徒老百科


突击步枪用不着,本身就要以轻便容易做战术为主。你突出辣么大个鼓让别的枪娘(步枪)看到太羞耻了。

好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步枪本身不适合用弹鼓,而且而且步枪的薄枪管也承受不了那么多子弹连射。

那么机枪呢?实际上现代绝大多数机枪看起来是用弹箱(M249之类),实际上是弹链,包括MG42看着有弹鼓,而实际上是弹链。

那么为什么现代用弹鼓的机枪那么少?(95班算一个)

一个是这么个圆滚滚的东西携带不方便,点名批评二战时候的毛子大盘鸡的弹盘,长得和反坦克雷似的

二个是结构复杂,容易卡弹,不像弹链那么丝滑。

三个是重装费劲的一pi

四是人家M249的弹箱式弹链供弹可以装200发,弹鼓是不可能装那么多的,这辈子都装不了那么多


疯狗的轻武


目前制式武器中使用弹鼓供弹的枪主要就是班用轻机枪,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作战班一级单位的火力持续性和对一线士兵提供火力支援,受制于重量、携带便利性以及火力持续性对于枪管的影响弹鼓供弹的局限性就直接导致使用期供弹的枪械的数量。

我军历史上使用弹鼓供弹的步枪主要是81式枪族中的81式班用机枪以及95式枪族中的95式班用机枪,虽然枪族系列更强调的是班用枪械中的单兵自动步枪以及班用机枪的大部分零配件、弹药以及供弹方式的互通性,但由于班用机枪更加的强调火力持续性,这也就直接决定了班用机枪要用较厚结构的枪管来保障这个持续性。



81杠以及95式班用轻机枪主要使用弹鼓供弹的方式,当然必要时也同样可以使用30发的弹夹供弹。95式的弹鼓供弹的设计源自81-1式机枪,都采用75发供弹,只不过前者5.8毫米、后者7.62毫米口径。弹鼓供弹解决了火力持续性的问题,但同时带来了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就直接决定了这种供弹方式不会存在于单兵使用的步枪中。


使用弹鼓供弹的方式提高了连续射击的火力密集度,但同时载弹量的增加也直接加大了单兵携带的重量,这就制约了战场士兵作战的灵活性和加大了体力的消耗;其次弹鼓携带不易,如果士兵都携带圆鼓鼓又重的弹鼓行军、作战不利;再者,普通的自动步枪出于减轻重量和便于携带其枪管不同于班用机枪,这也就是其无法用75发弹鼓持续射击的一个重要因素,整不好枪管来个通红、或者损坏更是麻烦;最后一个因素就是弹鼓供弹更换时没有弹夹来的方便和快速,不适合单兵运动作战中使用。


冰雹蓝天


首先,对于战场这个词得做个定义。

什么时候?

哪里的战场?

比如二战时期的苏德战场吧,使用波波沙冲锋枪的就基本上是弹鼓,数十颗子弹组成的弹雨朝对面的德军挥洒过去。或者就是在巷战中保持火力的密集度,就是比对面弹匣32颗的枪具备火力优势。

之所以那个苏德战场的波波沙冲锋枪用弹鼓比较多,也是因为人家苏军子弹多,能允许战士们玩了命的挥洒。

而到了朝鲜战场,那苏联支援的武器都是有数的,就得省着点用,用弹匣打点射,实在是想连发也能比弹鼓节约近一半的子弹。

都说波波沙冲锋枪弹鼓有问题,但那是在大量装备的情况下产生的品控问题。

拿现代战场来说:

步枪打连发会让枪管发热,用弹鼓使劲的打会让步枪寿命极速降低。

但这并不是说步枪不能用弹鼓,只是值不值得用弹鼓的问题。

正规部队里,弹匣免费发放,周围都是队友,还可以呼叫火力支援,碰见目标打几个点射就好了。这种情况下100发的弹鼓和30发的弹匣一样用,而且弹鼓还得自己花钱买,不值得。

尤其是别人都用弹匣,你用弹鼓,碰见需要火力压制的任务你就被你的长官叫着顶上去。

美军里有这么一条规矩:

不要和比你勇敢的人并肩战斗,他会害死你。

不要总是表现的很勇敢,那样会被指派更危险的任务。那时候,你的家人还在等你回家。

而且每个班都会有M249这样的使用弹链的班用机枪。

现在那个班用机枪的工作不招人待见,毕竟会成为狙击手的目标。

陆战队都集体换装M27了,虽然火力上差点,但胜在都是一样的低调,面对狙击手的危险概率是一样的,多祈祷吧。

上面都是正规部队。

还有一种职业叫“私人军事承包商”。

出名而且形象不错的的有美国的MPRI(这货包涵的将军比五角大楼都多)、英国的G4S。

对于这类,通常会携带一个弹鼓或大容量弹匣备用,30发容量的弹匣在交火时经常不够用,虽然有队友的掩护,但在突围或者进攻时,有个100发容量的弹鼓或60发容量的弹匣支持足够的火力强度总是好的。

至于质量问题,不好的话也卖不出去吧?

还有一种装备叫“大容量弹匣”,Surefire公司的,60或100发容量的,60发容量的更受欢迎一些。

还有PMAG公司有40发容量的弹匣,就是吃鸡里的双弹匣。

AK系列也有,PUFGUN公司的,60发容量,7.62*39和5.45*39以及9*19口径。

貌似60发容量是一个最合适的弹容量,在确保可靠性的同时,既可以保证火力持续,又能保证便携。

所以,发容量弹匣和弹鼓的使用得分时分地。

图片1里是AK系列的60发大容量弹匣,据说品质很棒,已经列装俄特种部队,60发容量,7.62*39、5.45*39、9*19三种口径。

图片2是满弹状态。

图片3是PMAG弹匣,左边的是40发容量的,5.56*45mm子弹。

图4是使用Surefire公司60发弹匣的突击步枪。

图5是60发弹匣,5.56*45子弹。

图6是100发容量的大家伙。

100发弹容量的貌似用的少,真正使用的时候,60和100发也就是查那么几秒的事。日常携带时大多数战士宁愿多带60发的弹匣也不愿意带累赘的100发弹匣和弹鼓。








睦健持兵


历史上使用弹鼓供弹的枪也有不少的。二战时苏联的一代名枪——PPSh41波波沙冲锋枪。使用7.62mm托卡列夫手枪弹,71发弹鼓,火力凶猛,一共生产了600多万枝,为二战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还有卡拉什尼科夫(PPK)班用轻机枪,也有使用75发弹鼓供弹方式。

美制的AR系列自动步枪,也推出了100发鞍形弹鼓的供弹方式,弹鼓后面是透明的,可以很方便的观察剩余子弹数量。

相对于弹匣,弹鼓的优点是装弹量大,火力持续性好。但是弹鼓的缺点也很明显:

1、弹鼓尺寸太大,重量重,而且是圆滚滚的形状,空间利用率低,不方便携带。而弹匣就不一样了,长长的一条,形状规整,往单兵携具里一插就行了。

2、战场上磕磕碰碰很正常,弹鼓结构相对复杂,受冲击变形容易产生供弹故障,而且还很不容易排除故障。

3、如果是机枪,从弹药的供给和排除故障等方面来看,弹鼓不如弹链。而且弹鼓的成本要比弹链高得多。

4、大号弹鼓的装弹时间也比较长,不如弹链方便。

所以,单兵使用时,弹鼓不如弹匣。机枪使用时,弹鼓又不如弹链实用。弹鼓的使用范围慢慢变窄,但在某些的时候,弹鼓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和风漫谈


因为一没必要,二就是这种供弹具实在是过于鸡肋,实际效果非常不佳。

首先说步枪,现在的突击步枪大多数采用的是30发左右的弹匣供弹,而考虑到步枪射击时主要是以半自动射击为主,因此这样的弹匣完全是足够实战使用的。而弹鼓这种供弹具,本身就是一种大容量供弹具,虽然会带来更好的火力持续性,但是同时重量也上升了,这会极大的影响步兵的机动,同时弹鼓携带不便,实用性反而不如弹匣。

而对于机枪来说,弹鼓这种供弹具也很尴尬,首先就是弹鼓内部结构往往比较复杂,很容易出现各种故障,而这对于用于提供火力支援的机枪而言是要命的,甚至可能导致班组的作战陷入困境。而且现代机枪最常使用的实际上是弹链,往往通过装入弹箱便于携带,使用弹链不仅火力持续性更强,而且可靠性也更高。

不过也是有武器使用弹鼓的,比如我国的95式班用机枪,由于本身和95式步枪有很大的联系,所以不太适合使用弹匣,再加上需要更大的弹容量,因此就采用了弹鼓这种供弹具。再比如德国的MG36等枪族机枪,也更偏向于使用弹鼓这种供弹具。


战争之王


由于避免和谐,就不发图了,希望能够好好看内容,不要被一些所谓的军事自媒体带跑偏了。

实际上,绝大部分机枪都应当是弹鼓或者弹匣供弹,而并非弹链供弹。因为班用机枪作为步兵班的火力中坚,只要没跑偏,都用的弹匣或者弹鼓供弹。

理由也是很简单的,步兵班武器要形成“枪族化”,这样的话从后勤保障、弹药通用等等方面都更有优势。像我国第一代步兵班武器“56三杰”那样,虽然都用7.62的步枪弹,但是并未实现真正的枪族化,所以说甚至连供弹具都不能通用。

弹链供弹的轻机枪,优势在于其火力持续性好,一个弹链有200发。但是缺点就是比较沉重,影响机动性。M249 SAW这种小口径弹链机枪,就大约有15斤重,而我国的95式班用机枪不过8斤重而已。实际上,由于目前的机枪早就不是趴在一个地方打几万发子弹了,而是需要伴随步兵班行动,虽然说班用轻机枪应当轻便一些,所以说弹鼓供弹的轻机枪往往才是“正道”。

那么可能有条友要问了。别人俄罗斯的PKM通用机枪、美国的M249轻机枪怎么是弹链供弹?接下来,战甲菌给你们好好讲讲其中的缘由。

美军目前的步兵班武器“枪族化”的程度上,仍然停留在我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水平,甚至还达不到。美军目前步兵班采用的武器配置为M16A4/M4A1+M249 SAW/M27 IAR。这几种武器中,除了都用5.56NATO,M27 IAR能与M16A4/M4A1通用弹匣之外,M249甚至连子弹都不能与M4A1通用。这是因为M4A1使用的是M855A1 5.56㎜北约标准弹,而M249 SAW由于枪管较长,M855A1是给短枪管的步枪使用的,所以说只能用传统的M855 5.56㎜北约标准弹。

上面简单谈了谈美军步兵班武器目前的混乱情况,接下来咱们聊聊为什么美军要用M249 SAW这种弹链供弹的机枪作为班用机枪。

大家都应该知道美军用的“布莱德利”步战车。这种步战车有一大特点,就是在进出士兵是,车屁股背后那个门不像苏联BMP步战车那样,而是采用的大型运输机那样把舱门当跳板似的门。

如图1,随便在网上搜索了一张图,就是这样的门。

如图2,BMP步战车的舱门。

这样也就意味着,布莱德利步战车并不能在战斗时随便上下人,而BMP步战车就可以。BMP步战车只需要降低车速,车上搭载的步兵就可以跳下来,伴随步战车一起冲击敌阵地。

而布莱德利步战车实际上只是一种火力加强的装甲运输车。在战斗时,只会下来一半的步兵,掩护步战车前进,另外一半的人则留在车上。这样一来,步兵的掩护火力势必就会降低。怎么办呢?M249 SAW这种弹链供弹的轻机枪就特别合适了。

所以说,美军用M249 SAW,完全是被其观念落后的步战车所拖累的。实际上,从前几年开始,美国海军陆战队就在采购M27 IAR来替换M249 SAW。M27 IAR作为弹匣供弹的轻机枪,实际上更能满足现代化战争的需求。

那么可能有条友还会问,为啥俄军还在用弹链供弹的PKM机枪?而且美军中的M249 SAW明明还保有很大的数量嘛。嘿嘿,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治安战。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PKM通用机枪的前身——PK两用机枪进入苏军服役。但是仅仅装备苏军几年之后,就被撤装了。理由很简单,在当时苏军的观念中,冷战如果一旦变成“热战”,顷刻间百万苏联红军就会与北约交战。而在当时苏军的步兵班中,无论是BMP步战车的73㎜滑膛炮,还是上面的机枪,都比PK两用机枪的火力与射程强的多,为什么步兵分队还要装备这种“鸡肋”?所以说被淘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而在八十年代,苏军悍然入侵阿富汗,在很短的时间内,苏军就控制了阿富汗的大中城市与交通枢纽。但是在接下来几年内,苏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治安战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苏军步兵班很难在作战时就正好在步战车中,而且炮兵、空军等也能为其提供支援。那怎么办?原来步兵班中的RPK/RPK74火力又不够强大,那就把PKM通用机枪下放呗。

而美军这几年,也一直在中东和阿富汗打治安战。而以前“跑偏了”的M249 SAW,似乎又有点儿“歪打正着”的感觉。但是实际上,现代化战争不是治安战,而是高度信息化下的机械化部队之间的作战,所以说这也与战甲菌在最开始下的结论一样,用弹鼓或者弹匣的机枪,应当是战场上的主流。而弹链供弹的机枪,则应安装在车辆、装甲车、武装直升机上,作为移动的火力点,对敌进行火力压制。

战甲网是全网最专业的单兵装备与轻武方面的网站。如果各位喜欢的话,记得多多点赞并关注我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