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軍謀士”,二戰五星名將馬歇爾

喬治·卡特利特·馬歇爾是美國著名的五星上將,二戰時期美國陸軍參謀長。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軍事政策和軍事戰略的主要設計師,也是美國最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他享有的軍事聲望不是因為他作為野戰指揮官的經歷,而是因為他是美國兩位總統的主要軍事顧問,他的文職生涯使他升到了一位非選舉性的美國官員可以達到的兩個最高級職位。

“盟軍謀士”,二戰五星名將馬歇爾

小時候,馬歇爾不愛學習,胡作非為在附近出了名。他的“笨蛋”和“調皮”也幾乎同樣出名。為了洗刷他那誰都不喜歡的頑皮形象,他決定當兵,也從此走上了他的光輝一生、戎馬一生。他真正成為一個對美國乃至世界事務起重要作用的人時,已年過50。此前,他主要是以一個普通軍官的身份默默無聞地工作著。支撐他最終走向成功的主要有三根支柱,這就是:毅力、信念、品格。

二戰中,馬歇爾是一位“參謀長”而不是一位司令官,他的“戰場”通常是在會議上。他參與制定了美國和盟軍的軍事戰略和戰爭政策,在涉及到部隊結構的許多根本性決策中,他的遠見發揮了關鍵作用。他認識到,必須突破預想的計劃,大大擴充美國的裝甲部隊和航空兵部隊。他大膽地支持建立相對“獨立”的美國陸軍航空兵,為發展先進的空中力量理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支持“歐洲優先”的戰略,這使麥克阿瑟將軍和美國海軍大為不快。他積極推動儘早實施渡過英吉利海峽作戰,認為這是打敗德國的最直接、最迅捷的路線,反對從歐洲南部這一“柔軟的下腹部”發起反攻的做法。他的大多數判斷被證明是正確的。他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作為羅斯福總統的主要軍事助手組織和領導了歷次重大戰役,功勳卓著。然而他從不驕傲,從不張揚,他認為這僅是盡到了一個軍人的光榮職責。

“盟軍謀士”,二戰五星名將馬歇爾

馬歇爾還有一個很不好的毛病,可以說是一種怪癖,就是不願意使用電話,這個怪癖使他造成終生遺憾。事情發生在1941年12月7日早晨,也就是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他已經獲得警告,日本要襲擊珍珠港。他本應通過辦公桌上的直線電話機,立即通知夏威夷司令官肖特將軍,讓他做好一切應敵準備。然而,他沒有這樣做,由於他平素養成了一種不喜歡使用電話的怪癖,仍然通過通信中心傳遞信息的程序進行通信。可是不巧,軍用無線電發生故障,遂又改用民用電報局向檀香山的西聯電報公司發報,這樣一來把寶貴的時間給耽誤過去了,當電報送到後,日本偷襲已經過去幾個小時,他的這個怪癖,結果使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一度失去戰鬥力,也給他本人留下了終生遺憾。

二戰後,馬歇爾宣佈了一個由美國資助歐洲恢復經濟的計劃,這就是後來著名的“馬歇爾計劃”。1953年,他因“馬歇爾計劃”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同年,馬歇爾基金會成立。他的文稿收藏於弗吉尼亞軍事學院,該學院為他建立了一個紀念館。能彪炳史冊的參謀長幾乎沒有,但馬歇爾是一個例外,這不僅是因為他作為一名軍事家所發揮的重要作用,而且是因為他作為一位文官政治家所取得的卓越成就。逝世後,他的親人遵照他的遺囑,以最簡單的方式將他安葬於阿林頓國家公墓。這正如他生前一貫的作風,是他崇高品質的一貫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