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扎堆,別給個‘社區團長’的名號就掉坑裡了!

社區團購扎堆,別給個‘社區團長’的名號就掉坑裡了!

從去年8月開始,至少十幾家社區電商公司獲得融資,總融資規模超過20億元。這在資本寒冬中顯得尤為亮眼。社區電商、團購,說實話都不是什麼新鮮事。為什麼社區拼團到現在突然成為資本寵兒?是好事嗎?

我們需要認清的事實:

1.一二線城市流量基本已經用盡,且一二線城市的用戶接觸的新鮮事物或者說優質的產品更多,選擇更多,對於電商平臺來說,只有不斷獲取流量才能存活,就必須市場下沉。你會發現社區團購大部分在三四線城市甚至更靠下的市場。

現在各大社區團購紛紛入局,競爭激烈,前期拼的是砸錢,搶奪市場,後期歸根結底還是看這個平臺的產品,是否能滿足用戶需求,用戶是否有這個需求;有需求,你的供應鏈如何,能否滿足等等。

電商再打價格戰,也不會永遠低價下去,持續的低價,最後可能就是把自己賠進去。損害了平臺,傷害了團長。

2.社區團購很多基於社區團長的力量,所以各大社區團購平臺紛紛招募社區團長/kol,團長會有多少工資或者是分成等,但是真正優質的團長/kol很難找,現有的大部分團長/kol同質化極其嚴重,接受著平臺同質化的那套培訓,強加灌輸,急於求成,只能一個時間段有成效,或者收益很高,但是長期下來看,結果會不斷下降。

3.微信、小程序的普及,助力了社區團購,讓加入的門檻變低了,門檻低意味著大家都能進入,那麼一堆人扎堆,除非你有所謂的亮點、不一樣、與眾不同的地方,才能脫穎而出。且社交電商在線上已經是一片紅海了,又留給線下的社區團購機遇能有多少呢?

4.套路模式一樣。有社區團購公司放出了“火熱招募社區團長”的通知內容基本一致,然後會有宣講,比如平臺團長講述帶團心得,分享致富經驗、某某放棄大公司offer,做團長月賺兩萬、等等逆襲的故事。

記住,那是別人。你要清晰的認知自己,你可以嗎?考慮清楚。

總之,電商競爭激烈,也充斥著不少問題,像產品供應、後續物流倉儲問題等,人們也逐漸意識到,社區電商之戰可比想象中更為艱難慘烈。甚至有部分玩家在大戰前已經倒下。


別給個社區團長的名號或者說給你多少多少錢,你就掉坑裡了!

首先,你要有一定影響力在你們社區或者當地,有很好的個人品牌力量,有很好的口碑,你願意做這件事。最好有自己的團隊。

其次,選擇優質平臺。最好是有強大的資本支撐,且商品一定是優質的。你可以去購買體驗,去試對、試錯。一定要清楚,只有真正好的商品才可能留住用戶;其次供應鏈效率高,交付體驗良好,能讓你及時獲取收益的。

第三,平臺是否提供團長有利的支持,及個性化的培訓;且平臺是否能夠及時響應用戶及團長的反饋;

最後,

團長要有運營群的能力,要有銷售經驗,要有責任心。且要對自己的用戶做到用心、貼心、愛心!做生意不是一時的,只有對用戶好,大家才會有凝聚力,也才願意一直跟隨你。

ps:有個已入行三月的朋友說,社區團長表面光鮮,實則艱辛,做好還是有盈利的。還是那句話,如果想做,先清楚的認知自己,選擇好的平臺,規劃好,再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