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東:只顧趕路,忘了看路

董明珠扯起嗓門高呼,“沒有我就沒有格力,沒有格力也沒有我”。隨即慘遭格力前董事長朱江洪隔空打臉,一句“沒有董明珠,就沒有格力,這句話不符合史實”,擲地有聲。

而當王志東嘀咕“沒有王志東,就沒有新浪網”,無人敢反駁。只不過,他最終的下場是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董事局“掃地出門”,同時免去CEO一職和董事身份。那一年,王志東年僅34歲。

王志東:只顧趕路,忘了看路

至此,曾經和馬雲、張朝陽、丁磊、馬化騰並稱為“中國IT五大掌門人”的王志東,“被主動辭職”離開新浪後,雖然經歷了兩次創業,但名氣大不如前。不僅難以企及輪流做首富的雙馬,就連頻頻高出黯退的張朝陽和圈地養豬種茶的丁三石也比不上。

王志東是個性格內向的人,平時話不多,在媒體面前也鮮少發聲。如果不是當年突如其來的“被出局”事件,鬧得實在太轟轟烈烈,恐怕王志東也不會公開叫屈。他甚至還把那一天的感受概括為“震驚、出賣、回家”。

從1993年到2001年,王志東用8年的時間從無到有親手締造了新浪網,結果好不容易親手把孩子養大(2000年4月,新浪已在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正式上市),卻突然被告知孩子被轉手送人了。這樣的結局,無論如何,王志東都是不能接受的。

因為他從不曾想到,當年親自選擇由他出任CEO,代替前任CEO沙正治的那個董事會,會再次選擇拋棄他。他也難以預料到,他身為CEO統轄的管理團隊(包括運營長茅道林、中國公司總經理汪延、財務長曹國偉以及另外兩名法律事務主管和美國市場主管的高級經營層),已經在心中對他投了最後的不信任票。

其實,在王志東有意向加盟四通的1993年,原四通集團總工王緝志就警告過他,不要去四通。說到激動處,王緝志還以身說法,當面講了一些四通的故事,順道把四通掌門人數落了一頓。只不過,一心想要大平臺的王志東顯然沒有被王緝志給洗腦,他丟下一句“天下烏鴉一般黑,我也不想換來換去了”就撒腿投入四同懷抱。

不過,王緝志當時的一番話也是有作用的,它讓王志東起了提防之心。提高了警惕的王志東,向四通掌門人段永基提加盟四通的四個條件。段永基一口答應,二話不說就給王志東500萬港幣。王志東回憶說,“我的警惕性一直挺高,我花了不少精力防止出現問題。”

悲劇的是,8年後,王緝志一語成箴。王志東千小心萬小心,以為手握四個籌碼就可以高枕無憂,最後,才發現這也沒能幫助他在罷免之際倖免於難。

所以,事已至此,王志東再怎麼不甘心,也無力挽回頹勢,唯有敗走新浪。

時隔16年後,王志東回首這段痛定思痛的慘痛經歷,笑著說,“當時我有準備,但依然是個意外。我經常說,這就跟爬山似的,到了山頂你就知道,你肯定是要下來的,但是沒想到的是,你是被別人推下來的。但是還好,下來的時候呢,你發現自己身上綁著降落傘,是安全地下來的,而且下來一看,哦,這還是以最快的速度下來的。”

確實,縱使被推著滾下山,但是王志東還是安全著陸了。離開新浪的同年,也就是2001年,王志東沒有選擇退休或者休息一段時間,而是立馬創辦了北京點擊科技有限公司。這已經是他人生中的第三次創業了,這是何等堅毅的人才能有如此魄力與執行力?畢竟,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大多數人還是會等到清醒過來才慢慢爬起來,鮮少有人絕地反彈的。

王志東在這方面,是個少有的異類。由於受到“非典”的影響,王志東推出的第一個產品“競開協同之星”直到2003年5月才正式推向市場。不過,一經推出,就迅速在製造、石油化工、電力能源、專業服務、媒體、教育、電子政務等多個行業得到推廣和應用,並且在2004年受到了國際風險投資的青睞,得到富達投資集團1300萬美元的投資金額,成為國內軟件領域有史以來最大的單筆融資。

隨後,在王志東帶領下,點擊科技在“競開協同應用平臺”和“競開協同之星”的基礎上又相繼研發出了一系列協同軟件,並形成了一系列應用系統組合。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協同辦公系統雖然大受肯定並獲獎無數,但並沒有真正為王志東的公司實現盈利。

2006年,點擊科技開發出lava-lava即時通訊工具。2010年,Lava遊戲網正式上線試運行。只是,這兩款產品也並沒有在市場上獲得太大的反響。

2013年,王志東又進行了第四次創業。這一次,他把目標放在線教育領域,低調推出校內外這樣一個供中小學學生、家長和老師互動交流的平臺。

不過,遺憾的是,這兩次創業都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儘管談不上失敗,但是相比新浪成功或者王志東此前的履歷,都顯得有些相形失色了。

在離開新浪前,王志東的人生絕對是一個大寫的成功,他的事蹟足以寫進互聯網史。1967年,王志東出生在東莞虎門鎮的一個教師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典型的知識分子,沒有像多數虎門人一樣去商海中鑽營,而是靠著微博的薪水撫養4個小孩。

因此,王志東的童年是在半飢半飽的狀態下度過,不過,也因為家境不好,他才越發努力讀書。在12歲那一年,成績突出的王志東直接從小學四年級考入初中。為這次成功跳級,父親獎勵王志東一把電烙鐵,這塊電烙鐵當時價值11元,價格不菲。隨後,王志東又花5元錢買了一個收音機套件,就這樣,打開了王志東在無線電方面的大門。

1981年,王志東進入東莞最好的學校念高中,這期間,他加入了無線電課外興趣小組,平時除了上課,就在實驗室或者在圖書館搗騰。直到1984年,王志東高分考入北京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在北大,王志東第一次接觸了電腦。他發現,搞無線電太花錢,而只要數理基礎好,有什麼創意都可以在電腦上實現。於是他加入了計算機小組,把玩無線電的那股熱情轉移到了電腦上。

大三時,王志東便開始在中關村大街上“混”了。當時他覺得在北大已無所事事,便想到第一線去找點事幹,既能接觸社會,學到先進的科技,也能勤工儉學。在中關村,王志東給皮包公司做過推銷,也做過漢化、二次開發、系統集成等技術活。

一個偶然的機會,王志東在中關村的街上碰到一個客戶,這個客戶向他提了一個要求,問能不能把方正和四通激光排版系統做一個兼容。王志東答應試一下,客戶就把兩個軟件都給王志東。王志東先把王選的系統改了,改完之後又把它移到了四通的機器上,前後花了不到兩個星期,就把問題解決了。

沒想到,這成就了他和王選的情誼。後來,王志東見到了王選,兩人相談甚歡,愛才惜才的王選還破格讓王志東到北大方正客座研究員。而且,當王選知道王志東是本科畢業後,又說,“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你也不用讀研究生了,你只要做我一兩個項目,我就破格讓你讀我們的博士生。”

就這樣順水推舟,王志東進入了北大方正。1989年7月,王選讓王志東接手一個新項目——把微軟的Window s漢化。從沒接觸過Windows的王志東,就這樣懵懵懂懂地走進了Windows漢化領域。

前後花了3年的時間,王志東獨立完成了當時國內第一個實用化Windows3.0中文環境——BDW in3.0(這成為北大方正1991年的七大成果之一)。

從北大方正辭職後,王志東他計劃去新加坡充電。在等待簽證的過程中,他手癢癢地又寫出了一個外掛中文平臺(這就是後來紅極一時的“中文之星”)。當時被他學政治的同學發現,硬拉他入夥,成立公司推廣中文之星。這時,王志東也不打算出國了,在1992年4月,兩人創辦了“新天地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所”。

但是,沒多久,兩人管理理念和發展方向上產生嚴重分歧,王志東的搭檔一門心思要去做房地產,而王志東堅定做技術。一時僵持不下,最後王志東自知不是對手,只能暗自吃虧,乖乖交出源代碼,離開了新天地。

四次創業,兩次被擠出局,王志東的失敗,在於一味埋頭專研技術,而不曾抬頭看看局勢。只顧趕路,忘了看路,稍不留神就容易被絆倒,畢竟,人心是最大的變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