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85度C的商業模式看其成功之道

85度C店名的由來是據稱現煮的咖啡煮到85度溫度時口感最好。不過,85度C不僅僅是賣咖啡,蛋糕和麵包是85度C另兩大業務支柱。就是這樣三個市場競爭最激烈的商品,85度C能做到百億的市值,而且規模還在不斷壯大之中。85度C成功的秘訣其實就是“質優價廉”這最平淡無奇的四個字,但平淡無奇背後的大文章顯然才是85度C真正的法寶。

先說質優

2003年的時候,85度C創始人吳政學在臺灣一家五星級酒店喝下午茶,當時他冒出的一個念頭,如果把這樣的口感和享受帶給普通大眾會怎麼樣,於是吳政學去找當時臺灣亞太會館點心房的主廚談創業,多番懇談之後,站在起跑線上的85度C就有了自己第一塊招牌“五星級的味道”。

85度C一開始就以蛋糕作為主打,原因很簡單,中國的“多數消費者對於咖啡質量辨識力不高,但對於蛋糕好不好吃,一口就吃得出來”,顯然在臺灣和大陸市場一上來就與洋品牌拼咖啡是很不明智的。

一炮走紅之後,吳政學之後繼續將“五星級的味道”發揚光大,先後從五星級酒店挖來了20多位“金牌主廚”,全力打造既能達到高品質口感,又能投入標準化製作的糕點,每個月,85度C都有20餘種新品投入市場,成為這個行當“研發投入”最高的企業之一。

吳政學還親自抓食材的供應,他親自跑到中南美洲挑選咖啡豆,把五星級酒店用的咖啡豆直接批量引進,同樣遵循拿來主義的還有法國頂級法芙納(Valrhona)巧克力等。照吳政學的話說就是“其實好食材,用一點就可以了……重點是如何用一點就能帶出五星級味道”。

從85度C的商業模式看其成功之道

再說價廉

同樣的鬧市地段、不低以競爭對手的品質和口感、同樣的人工成本,85度C只賣競爭對手一半甚至只有1/3的價錢,而且能實現該行業的高利潤水平,85度C靠的是銷量。

吳政學專門研究過星巴克,他經營85度C的理念是,最好顧客花幾秒鐘買了就走,而不是像星巴克那樣坐下來休閒一兩個小時。因此,85度C大量的店面面積都用來放冷藏櫃、烘培箱等經營生產的用品,臨街迎門的都是誘人的點心,而桌椅只放幾張作為點綴,而員工培訓的重點除了服務之外就是效率。

從85度C的商業模式看其成功之道

在新開的店面,85度C一方面搞“試嘗價”的大力促銷,一方面讓員工實習生到店買咖啡拉動人氣,質優價廉的口碑一傳開,顧客自然人流不斷,只有跑起了量,僅一兩天保質期的糕點浪費才會降到了最低,規模化的成本優勢才能體現出來。

85度C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後,店均營業額是迪歐咖啡的近三倍,同時,淨利潤率高出同行業至少五個百分點。2010年底,85度C在臺灣成功上市,首日收盤市值就突破四百億臺幣(約合一百億人民幣)。

從85度C的商業模式看其成功之道

點評:

85度C的商業模式無疑是成功的

咖啡店市場在國內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很難進入的行業,而蛋糕店面包房市場更是早就飽和。85度C成功地把兩種業態融合為一,以一種新的形象吸引年輕族群。

此外,市場上雖不乏高品質咖啡和麵包的洋品牌,但這些品牌的價格定位同樣定在了中高端市場,中低端價位產品不太有人願意做,因為人們都理所當然地想,中高端價位的利潤都不高,價位放低肯定要虧本了。但吳政學反其道而行之,在臺灣開的第一家店就證明了這個模式可行,並將這個模式迅速推廣到全臺灣,和其他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