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去“震驚體”和“神轉折”之後,這才是記者的真面目

——時值記者節,推薦幾部值得一看的相關影片

2018年11月8日是我國的第十九個記者節,作為一個不放假的行業性節日,記者節對於普羅大眾的意義自然比不上即將到來的“雙十一”購物節,但作為一個曾經當過(無證)記者的半吊子傳媒人,記者節對於我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在如今信息爆炸、輿論混亂的時代,傳統媒體的公信力和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記者所面臨的也是挑戰與機遇並存的環境。而要了解這個被稱為“無冕之王”職業的過去和現在,我們不如從影視作品中找找靈感。

“攪局者”

這裡的“攪局者”絕不是一個貶義詞,當所有人都被迫或主動閉目塞聽時,記者卻能以紙筆為武器揭露事實真相,捍衛言論自由。這樣的”攪局者”必然不受既得利益者的歡迎,真相與謊言、政客與民眾、錢權與公理的對抗也由此產生,不少優秀的電影就為我們展現了記者與教會、與政府為敵,攪動一潭死水的動人故事。

《聚焦》

剝去“震驚體”和“神轉折”之後,這才是記者的真面目


排進豆瓣電影“Top250”的電影《聚焦》由真實事件改編,當波士頓環球報“聚焦”專欄的記者們發現神父猥褻兒童的醜聞並非個例後,他們作為獨立調查小組開始挖掘事件真相。最終他們頂住教會和世俗的雙重壓力揭露了這場涉及70名神父,波及整個波士頓乃至全美的天主教性侵醜聞。


剝去“震驚體”和“神轉折”之後,這才是記者的真面目


《聚焦》豆瓣主頁

《聚焦》是第88屆奧斯卡的最佳影片,這部沒有煽情和抓馬的電影就如紀實新聞一樣冷靜剋制,突發的911事件、“倖存者”的回憶、性侵神父的自白和記者對於失職的悔悟等等細節卻能直指人心。聚焦小組的報道和這部電影雖然不足以動搖千百年來神權在人間的權威,但當片尾編輯部的電話鈴聲響成一片,出現性侵的城市被黑底白字的羅列在屏幕上時,我們仍能從這些記者身上看到一線被稱為人性的文明之光。


剝去“震驚體”和“神轉折”之後,這才是記者的真面目


《聚焦》中被曝光的性侵神父名單


《華盛頓郵報》

剝去“震驚體”和“神轉折”之後,這才是記者的真面目


就在《聚焦》上映的兩年後,2017年的劇情片《華盛頓郵報》再次將鏡頭對準了一群處於風口浪尖上的新聞記者。彼時的華盛頓郵報還是一家剛從家族企業轉型成上市企業的地方報紙,當記者們偶然獲得一盒機密文件,得知美國政府在早已預料越戰必敗的情況下依然發動戰爭後,他們決定在10小時之內讀完4000頁文件,揭發這起涉及4位美國總統,被掩蓋了30年的國家醜聞。然而率先報道此事件的紐約時報已經被聯邦法院停刊,一切外部力量都在阻止著醜聞的曝光,究竟要不要揭露殘酷的真相?鉛字已經排好,記者們守在印刷車間中,所有人都在等待著老闆凱·格雷厄姆的最終決斷……


剝去“震驚體”和“神轉折”之後,這才是記者的真面目


《華盛頓郵報》豆瓣主頁

真實歷史事件改編、史蒂文·斯皮爾博格導演、梅麗爾·斯特里普與湯姆·漢克斯主演……《華盛頓郵報》簡直就是為頒獎季和成為影視教科書而生的作品。梅姨在這部電影中的表演尤其出彩,她也因此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的提名。這已經不是梅姨第一次飾演身居高位的傳媒人了, 2006年的電影《穿普拉達的女王》中由她演繹的時尚雜誌主編米蘭達同樣令人印象深刻。不同的是米蘭達是一個鋒芒畢露的時尚“女魔頭”,而《華盛頓郵報》的凱·格雷厄姆則是個掛著虛弱笑容的老好人。


剝去“震驚體”和“神轉折”之後,這才是記者的真面目


《華盛頓郵報》劇照


在《華盛頓郵報》,凱作為不被看好的報社的女繼承人,要在群雄環伺中為報社和自己掙出生路,面對銀行家撤資的風險、政客朋友的勸阻與同行們的質疑,這個看似柔弱的女人頂著輸掉家族企業與人身自由的風險堅持報道。即便歷史早已告訴了我們故事的結局,但在那場精彩的電話群戲中凱最終說出“讓我們出版”時的堅定依舊令人緊張到屏息,其後飛速運轉的印刷機、紛紛曝光越戰真相的報刊和法官的結案陳詞想必會讓記者們深受鼓舞,與有榮焉。新聞人的堅守就在於此:“它(報紙)需履行傳播民主公正的義務……新聞是為民服務,不是為當權者服務。”


《華盛頓郵報》中的梅姨


有趣的是,作為一部由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華盛頓郵報》的結局正好承接美國曆史上最嚴重的政治醜聞——水門事件,1976年的電影《總統班底》繼續講述了《華盛頓郵報》記者們為捍衛新聞自由所作的努力。


剝去“震驚體”和“神轉折”之後,這才是記者的真面目


《總統班底》豆瓣主頁

“忠奸人”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從現實世界中學到的教訓告訴我們記者們也不都是那麼偉光正高大上:混淆是非顛倒黑白者有之,膽小怕事見利忘義者有之,“鐵肩擔道義,妙筆著文章”可能只是一種美好的期待。碎片化的速食文化和惡劣的輿論環境倒逼好記者黯然退場,夾帶私貨的偽君子和博取眼球的標題黨卻甚囂塵上。在司法界我們說:“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於十次犯罪。”對於記者我們同樣可以說:一次失實的報道其惡果甚於十次犯罪。

《驚爆內幕》

剝去“震驚體”和“神轉折”之後,這才是記者的真面目


1999年由阿爾·帕西諾和羅素·克勞主演的電影《驚爆內幕》塑造了記者的典範: CBS電視臺60分鐘的製作人勞埃爾·伯格曼發現菸草公司謊稱吸菸不會使人上癮,他與知曉真相的前高管喬佛瑞決定將事實真相告訴給民眾。然而菸草行業的深厚根基難以撼動,選擇與整個行業做對抗的個人無疑是螳臂當車,在有錢有勢的大財團面前新聞的真實性變得不值一提,為此CBS也被迫做了妥協,伯格曼卻不滿足於此,他最終選擇將真相透露給其他媒體揭穿了真相。在《驚爆內幕》中我們能看到主角們的掙扎與困境,卻也能深刻感受到他們的執著與勇敢。記者的職責是什麼?新聞媒體的底線在哪裡?《驚爆內幕》為我們做了最好的回答。


剝去“震驚體”和“神轉折”之後,這才是記者的真面目


《驚爆內幕》豆瓣主頁

《夜行者》

剝去“震驚體”和“神轉折”之後,這才是記者的真面目


同樣是眼睛賊大的記者,《驚爆內幕》中阿爾·帕西諾飾演的主角敢以一己之力扳倒菸草大亨,《夜行者》中傑克·吉倫哈爾飾演的路易斯卻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像嗜血食腐的禿鷲一樣榨取受害者的新聞價值。竊賊出身的路易斯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起家,靠著拍攝突發事件現場的近距離血腥影像贏得了一名無下限的編導的青睞,兩人為了挑動觀眾仇富和獵奇的神經炮製了大量勁爆新聞,當成為拍攝記者的路易斯從中嚐到甜頭後,他甚至開始篡改證據製造兇案。


《夜行者》劇照

一般以新聞傳媒為背景的影片基調大多是冷靜剋制的,《夜行俠》卻用暴力和血腥的場景營造出令人不寒而慄的躁動氛圍。本片的結局有著十足的諷刺意味,但在為瘋狂的劇情和出色的演技感到震驚之外,我們也應該有所反思:是什麼滋養了這樣一個邪惡的記者?


剝去“震驚體”和“神轉折”之後,這才是記者的真面目


《夜行者》豆瓣主頁

“模範兵”

《超人·鋼鐵之軀》

剝去“震驚體”和“神轉折”之後,這才是記者的真面目


各行各業都有有祖師爺,做生意的拜范蠡;搞建築的拜魯班;養桑蠶的拜嫘祖;變戲法的拜呂洞賓……當記者的應該拜誰?有人說拜孔聖人和左丘明,這是比較牽強附會的說法,我建議記者朋友們不如與時俱進,拜一拜這位“跑的最快的西方記者”——超人克拉克·肯特。穿上制服,他是大都會的守護者,解下披風,他是《星球日報》的小記者。他有著凡人羨慕不來的超強戰鬥力,卻也面臨著每個記者都經歷過的催稿地獄。超人是正義與力量的化身,這也正是每個記者都夢寐以求的兩種“超能力”:即有追尋正義和真相的赤子之心,又有足夠的力量直面一切醜惡與黑暗。順便說,即將上映的電影《毒液》的主角艾迪也是記者出身,恭喜漫威黨記者們也有了效仿的好榜樣。


大超也會被主編催稿嗎?是的

除了電影之外,還有不少以記者為主角的電視劇也非常精彩,比如理想主義爆棚的高分美劇《新聞編輯室》、談情說愛與批判媒體兩不誤的韓劇《匹諾曹》以及展現兩家不同立場紙媒明爭暗鬥故事的英劇《新聞之爭》都值得一看。


今年的新劇《新聞之爭》豆瓣主頁

最後還是簡簡單單的祝各位仍在堅守本心的記者朋友們節日快樂吧,願你們的報道不出偏差,走遍東方西方每個國家後搞出值得被拍成電影的大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