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老中醫教你如何養“腳”

中國有句俗語“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經常轉動腳腕子,並按摩踝部至腳底的一些穴位,能起到降低血壓、預防疾病、減緩衰老的作用。轉腳腕的方法很多。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內科主任醫師姜良鐸表示,可以盤坐在床上,一隻手握住腳踝,一隻手握住腳掌,緩慢轉動;也可以坐在椅子上,腳尖著地,以腳腕為軸進行轉動;一般每次左右各轉100下,早晚各一次。

有關專家指出足底的一些穴位對治療高血壓也有一定作用,如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的湧泉穴,按摩它能夠治療神經衰弱、倦怠、失眠、高血壓、眩暈、更年期障礙等。還有位於腳大拇指根部橫紋中央的“高血壓點”,用兩手的大拇指按壓此處6秒鐘,一天10次,對降血壓有顯著療效。專家提醒大家:“平時開會、工作時都可以轉轉腳腕,晚上洗腳後可以按摩腳部穴位,交替進行,長期堅持,就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俗話說:“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老中醫教你如何養“腳”

俗話說:“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老中醫教你如何養“腳”

俗話說:“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老中醫教你如何養“腳”

俗話說:“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老中醫教你如何養“腳”

以下患者不適合做足部按摩:

1.有嚴重皮膚出血,皮膚病者; 2.有心臟病,高血壓患者。

此外,妊娠期婦女須慎做。

按摩下肢活經絡:

俗話說:“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老中醫教你如何養“腳”

搓擦足心助益智:

俗話說:“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老中醫教你如何養“腳”

按摩足三里抗衰老:

俗話說:“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老中醫教你如何養“腳”

俗話說:“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老中醫教你如何養“腳”

足底按摩操作手法如下:

俗話說:“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老中醫教你如何養“腳”

(1)觸摸法:是最先用的一種手法。通過觸摸來察覺施按摩手法的部位的組織結構的狀況。同時也可以先察看患者對手法的心理反應。

(2)揉捏法:是將肌肉及皮膚毛髮捏在手中,用雙手交替作扭曲活動。

(3)運推法:是一種不扭曲的揉捏法,只在皮膚表層捏。

(4)輕撫法:以手掌面或用指尖在表皮滑動。

(5)摩搓法:用掌心或一個手指或幾個手指指端摩搓,使皮膚及深層產生位移。

(6)推壓法:用指尖或手掌垂直加壓於治療部位,這是摩搓法的補充手法。

(7)顫動法:也是一種壓椎法。它是用手掌或指尖不斷地重複進行的有節奏的顫動,產生深透的機械性波動傳達至患者體內。

(8)叩擊法:其特點是用手指、掌根或掌心捶擊反射區,最常用的是以手掌的尺側緣叩擊,施術時手指分開,自然微屈,又稱斬剁法。

俗話說:“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老中醫教你如何養“腳”

低血壓是指成年人的收縮壓低於12千帕(90毫米汞柱)、舒張壓低於8千帕(60毫米汞柱)者。很多低血壓患者有頭暈、耳鳴、目眩、疲倦、四肢痠軟無力、食慾不振、足涼、自汗、盜汗、等症狀。有的患者體位變動時,尤其是突然起立時,還會出現眼前發黑、頭暈欲倒等嚴重症狀。

現代醫學認為,低血壓與內分泌系統失調(如腦垂體前葉功能低下、腎上腺功能不全)及遺傳因素有關。中醫認為,低血壓系脾腎兩虧、氣血不足、清陽不升、血不上榮、髓海空虛所致,治療以補腎益精、補益氣血為原則。

俗話說:“人老腳先衰,養生先養腳”,老中醫教你如何養“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