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的轉折點,敦刻爾克戰役是否真是戈林的鍋?

敦刻爾克這個在二戰中被某些人譽為是轉折點之一,許多人常說正是戈林向元首吹牛說空軍可以全殲敦刻爾克包圍圈中的英法聯軍。才導致希特勒下令裝甲部隊停止進軍的命令。從而造成了將近34萬聯軍精銳逃跑。無數的髒水潑到了戈林的頭上,戈林的內心真是無數的草泥馬奔騰。今天讓小編來講我們的“帝國元帥;”好好的“洗白”一回。

二戰德國的轉折點,敦刻爾克戰役是否真是戈林的鍋?

事實上,在5月26日那個著名的希特勒妻子簽署的“停止進軍令”之前,陸軍總參謀部早已下達了兩輪停止進軍的命令。對此,小編有必要幫你科普一下法國戰役的中期的一些史實。

首先德軍進攻的命令的呼聲最早是由國防軍內部發出來的,而且早就有了。自從德軍在空地協同的閃擊戰下一路大捷,裝甲部隊狂飆突進,深入敵方几百公里。而緩慢進攻的幾十萬步兵主力部隊還在後方趕路。大概在5月20日起,德軍裝甲部隊側翼是完全暴露的,尤其以先鋒的克萊斯特集團軍最嚴重。於是乎,一些古板思想的德軍高層開始擔憂側翼的安全,總是覺得只要敵軍攻擊側翼或者截斷後路。那麼裝甲部隊將會陷入重圍,甚至還有可能會面臨崩潰的危險。德軍高層認為反正聯軍已經敗局已定,為了穩妥起見,裝甲部隊必須暫停,等步兵主力追上來,在繼續進攻。

二戰德國的轉折點,敦刻爾克戰役是否真是戈林的鍋?

當時的克萊斯特集團也是多次強烈建議總參停止進攻,為此他甚至和屬下古德里安翻臉。第四軍克盧格更是下令停止進軍,得到了倫德斯泰特的首肯。

隨著阿萊斯戰役的展開,德軍繼續進攻的信心更是動搖了。5月26日,以倫德斯泰特為首的西方陸軍司令部將大量本來包圍聯軍主力的部隊停止進攻,並且向南方進攻。北方敗局以定,被圍得英法部隊已經是無力迴天,煮熟的鴨子飛不了。

二戰德國的轉折點,敦刻爾克戰役是否真是戈林的鍋?

希特勒視察了倫德斯泰特的司令部的時候,倫德斯泰特堅持說敦刻爾克的地形沙地居多,不利於裝甲兵團進軍,因此避免讓古德里安過去,因此他堅持要等後方的部隊穩紮穩打的辦法,全線收縮包圍圈。而希特勒本人,一貫病態親英,此時也是一廂情願的幻想與英國和談放水。他認為就算放走英國遠征軍也沒什麼,甚至能顯示出德國無意對英國趕盡殺絕的的所謂“誠意”。

二戰德國的轉折點,敦刻爾克戰役是否真是戈林的鍋?

戈林自始自終都沒有拍板保證絕不放跑一個英軍,從來沒有這樣的文件或者第一目擊證人證明戈林作出過這樣的保證。所以說戈林做出過保證的國防軍將領,都沒有目擊戈林作出過這樣的保證,,它們全是道聽途說、其言論無法證實。同時考慮德軍一貫推卸責任、抱怨空軍、黑戈林、潑髒水之惡劣表現,這種說法當時有極大的嫌疑是為了推卸責任、抹黑戈林的謠言。

二戰德國的轉折點,敦刻爾克戰役是否真是戈林的鍋?

假如戈林不做出任何保證,直接說“空軍沒有辦法”,除了換來希特勒的謾罵空軍無能之外,還會改用步兵圍剿法,並不會有任何不同的結果,裝甲部隊該停止還是停止。而空軍,還是照樣的空中支援。甚至,戰後的“戈林黑”更是要好好黑一番,說:都是因為戈林不肯空中支援,才導致放跑英法聯軍!如果戈林能保證提供強力空中打擊,說不定就要殲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