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不斷挑戰自我 而不是挑戰別人

致敬企業家精神,講述董事長人生。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伴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成就了一大批優秀的企業家。董明珠,從一名基層銷售員到千億企業的掌門人,被外界稱為“鐵娘子”的董小姐,她的傳奇人生吸引著大眾的目光。有人開玩笑說董明珠走過的地方“寸草不生”,那麼,到底是什麼讓她走到了今天?

用誠信打動市場

上個世紀90年代,董明珠來到珠海,來到了格力。1992年,她的銷售業績做到了1600多萬,佔全公司銷售業績的八分之一。因為業績做得好,公司決定讓董明珠去開拓南京市場。一年之後,董明珠以3600多萬的銷售業績刷新了自己的記錄,這個銷售業績即便放在20年的今天依然非常出色。她用數字展現了自己過人的銷售能力。

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源自於董明珠對銷售工作獨到的見解。很多人認為銷售通常就是靠花言巧語,特別是在那個時代,通過唱歌、跳舞、卡拉OK、吃吃喝喝拉關係。但在董明珠看來,這種建立在吃吃喝喝基礎上的關係都不長久,甚至非常短。她認為做生意一定要真誠,用誠信打動市場。“要讓你的產品在商家手上、能儘快投向市場,讓消費者用上。所以,那時候我跟別的業務人員不一樣,別人是跟商圈打交道,我是跟營業員打交道,那一年銷售有很大突破。”

堅持原則推品牌

“沒有做不下去的事情,除非你心裡障礙。你選擇妥協、不挑戰,就不會覺得有壓力。”

在打造品牌的路上,董明珠一路走來遇到一個又一個阻礙,但她都沒有畏懼。

在奮鬥初期,很多業務員為了來錢快,選擇投機行為,而她要選擇堅持品牌誠信。當時,格力的前身叫海利,依靠買來的散件進行空調組裝銷售。有些人就會選擇鑽這個空子,找一個地方,租一個場地,把商標一改,一臺機可以多賺二三千塊錢。這種行為在董明珠看來,個人是發財了,但是對於品牌來講卻是傷害。所以,那時候她就覺得自己的責任是應該把品牌做好,並且拼命去維護。

“如果大家在一起混飯吃,你不可能有壓力。最大的壓力是讓自己選擇要不要去堅持原則。”堅定的信念讓她幫助格力完成了品牌蛻變。

願意承擔肯吃虧才能成功

每一個成功的企業背後都有自己的成功之道。董明珠也用自己的經歷提醒後來者,尤其是年輕人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其中最大的困難是自己的內心世界。要堅信你的夢想是為了社會或者為幫助別人實現夢想,就有可能成功。在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不要天天琢磨投機取巧,而是要願意承擔,學會吃虧,才能真正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