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毛边:信息阅读时代,为什么我们还要读毛边书?

大话毛边:信息阅读时代,为什么我们还要读毛边书?

在“碎片化阅读”、“高效阅读”大行其道的当下,如果有人告诉你他喜欢购买不裁开的书,读书时拿裁纸刀慢慢裁开,你大概会以为他脑子糊涂了。

大话毛边:信息阅读时代,为什么我们还要读毛边书?

其实,这种“逆时代潮流”的阅读载体名为“毛边书”,受到很多藏书家和读者的喜爱。毛边书的形式往往会被用在散文、书话、学术随笔、诗歌等题材的书上,特别适合收藏。于读者,值得买两本,一本藏,一本读;于作者,值得单独定制,送知音好友,慢慢裁读,不亦乐乎。

但很多人仍然不理解:为什么偏要买毛边?普通版本不是一样的看?那种看起来边缘毛糙的半成品,有什么可收藏的?

要解答这些问题,就得从毛边书的起源来说起了。

先说说什么是毛边书。书籍装订好后不切边的书就是毛边书,也即是不切裁书口的书。从形式上说:“毛边书”是种故意设计的装帧书,印刷装订后故意不裁开,谓“三面任其本然,不施刀削”,书页天地四周留出空白,由购书者自己边裁边读。后来实际在中国因为鲁迅的提倡形成了书根部位对准冲齐、书顶书口皆为毛边的所谓“怒发冲冠”式毛边书样式。

大话毛边:信息阅读时代,为什么我们还要读毛边书?

毛边书一般是有较强可读性的且页数不多的书籍,一般流传于文人小圈子,往往是书籍的著作者因为自己有喜欢毛边书的癖好,专门让印刷厂特意留下才会产生,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如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推出的推出毛边本“译文随笔”系列中高健选译的《美国散文精选》、蒲隆翻译的《培根随笔》两种都曾极受到读者欢迎;

大话毛边:信息阅读时代,为什么我们还要读毛边书?

大话毛边:信息阅读时代,为什么我们还要读毛边书?

又有李零的《鸟儿歌唱——二十世纪猛回头》、阿城的《常识与通识》,都属文字与装帧双美的书籍。

大话毛边:信息阅读时代,为什么我们还要读毛边书?

大话毛边:信息阅读时代,为什么我们还要读毛边书?

最早的毛边书起源于于欧洲,而中国最早的“毛边书”又是从哪里来的?就目前资料来看,将毛边书引入中国并大力提倡的不是别人,正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对毛边本情有独钟,甚至曾经说过:

书籍不切边,我也是作俑者之一。

我喜欢毛边书,宁可裁,光边书像没有头发的人——和尚或尼姑。

而我国毛边本的“始祖”也即是周氏兄弟翻译的《域外小说集》。

大话毛边:信息阅读时代,为什么我们还要读毛边书?

此书封面的书名由陈师曾(衡恪)以篆体书写,上面的横幅式图案,画的是希腊神话故事中的文艺女神缪斯,在晨曦中弹奏竖琴。1909年3月、7月由鲁迅自费在日本东京出版。是我国毛边本图书的滥觞。

鲁迅先生一生编译校注的书刊和他自己的数十种著作,差不多都留有毛边本,号称毛边党的党魁。其胞弟周作人也是毛边党,兄弟二人都曾主编过的《语丝》周刊,全部二百六十期都有毛边本。周作人还在《语丝》周刊主持开展了多期的“毛边书”专题讨论,大力宣扬毛边书的好处:

第一,毛边可以使书不易脏,……第二,毛边可以使书的“天地头”稍宽阔,好看一点。……因为要使得自己的书好看些,用小刀裁一下,在爱书的人似乎也还不是一件十分讨厌的事。(见一九二七年四月三十日《语丝》一二九期)

在周氏兄弟的提倡下,当时著名作家如郁达夫、郭沫若、张资平、林语堂、冰心、苏雪林、谢冰莹、叶灵凤、施蛰存、邵洵美、章衣萍、许钦文等等,都出过毛边书。据统计,从1921年至1937年抗战军兴,在这十七年里,全国印制的新文学著作毛边本,总计约1350种。

但随着时局的变化,毛边书在中国的发展每况愈下。1957年北京出版《诗刊》创刊号尚为毛边本,但随着各种政治运动的开展,被视作小资情调的毛边书便很快地无声无息了。

大话毛边:信息阅读时代,为什么我们还要读毛边书?

直到1979年10月,毛边书才重又抬头,像当时主持上海文艺出版社工作的丁景唐先生、如今北京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月刊副主编王世家先生、当时任四川文艺出版社编辑,如今为四川师范大学教授的龚明德先生等等都制作过相对比较标准的毛边书,为推广毛边书做出了突出贡献。

最近几年毛边书又火热起来,虽然有市场行为的因素,但也说明毛边书确有别具一格的价值。

许多藏书家都撰文写过毛边书,但我以为藏书大家唐弢说的最好:

我之爱‘毛边书’,只为它美——一种参差的美,错综的美。

我觉得看蓬头的艺术家总比看油头的小白脸来得舒服。

朴素,自然,像天真未凿的少年,憨厚中带些稚气,有点本色的美。至于参差不齐的毛边,望去如一堆乌云,青丝覆顶,黑发满头,正巧代表着一个人的青春 。

大话毛边:信息阅读时代,为什么我们还要读毛边书?

不难看出,“毛边党”大多都是有些怀旧,有格调,追求“慢生活”趣味的人。他们往往在书房一隅之地,冲一壶岩茶,拿一柄竹刀,边裁边读,又或者买来收藏,另买普通版本阅读,沉浸在自己的小小天地里,悠哉乐哉。

在这个每个人都身背焦虑的时代,取一本毛边书细细品味,让时间和生活都慢下来,又何尝不是难得的幸福 。

如果你想体验毛边书的乐趣,可以去孔夫子旧书网淘书,它是网上售卖毛边书的最大场所,全网毛边书搜索结果有两万七千多部,可称得上“毛边大本营”。此外,四川成都有毛边书局,书局办有读书类报纸《书友》,在中缝刊有可供全国“毛边党”选购的毛边书。

当然,这里有最便捷的方法:点击阅读原文,就可以立即加入“毛边党”。

大话毛边:信息阅读时代,为什么我们还要读毛边书?

*本文中的素材参考了以下书籍:

1.沈文冲:《毛边书情调》,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

(专门收集各家介绍毛边书情况的杂文集,具有毛边小百科性质。)

2.沈文冲:《百年毛边书刊鉴藏录》,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

(收入了沈收藏的270多种毛边书的简单介绍和图录。)

3沈文冲:《中国毛边书史话》,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较为详细的对毛边书的起源和在中国的历史作了介绍,并附有作者收集到的自1880-2012年的历年出版毛边书简介。)


大话毛边:信息阅读时代,为什么我们还要读毛边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