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中不可思議的軍事行動,燕軍深入敵後近千里,焚燒糧草數百船

建文三年(1401年),靖難之役已經打響兩年之久,自上一次東昌之戰大將張玉戰死以後,燕王朱棣再不敢輕敵冒進,而是採用穩紮穩打、逐個擊破的策略,先後擊敗盛庸、吳傑和平安等部,殺敵十餘萬,奈何朝廷大軍有整個大明作為後盾,兵多將廣,糧草充沛,兵將打光了在後方隨便就能招募新兵補充進去。

靖難中不可思議的軍事行動,燕軍深入敵後近千里,焚燒糧草數百船

而大將盛庸兵敗之後,退守山東德州,堅守不出,恰逢朱棣派出密探探得南軍糧草屯在沛縣碼頭,數量足有數百船,數百萬石之多,關係到朝廷幾十萬大軍的後勤補給,思慮一番後便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即派出一支奇兵,深入敵軍大後方沛縣燒燬其糧草,此計一旦成功,德州的軍隊必將陷入困局,或許能不戰而克。

只是要深入敵營近千里,應付一路上的眾多關卡和盤查,實在難以登天,而這支奇兵的人數也是一個難題,人少了即便到了地方可能也完不成任務,一旦被發現交戰起來也容易被全殲,人多了目標又實在太大,最後選定了原蔚州指揮使李遠為這支奇兵的首領,人數定為6000人,全部選自軍中的精銳起兵。

靖難中不可思議的軍事行動,燕軍深入敵後近千里,焚燒糧草數百船

李遠本是蔚州指揮使,早前燕軍攻打蔚州時投靠了燕王,但這事知道的人並不多,南軍將士知道的就更少了,而且李遠此人有膽有識,尤其擅長臨機制變,成為這一任務最合適的人選。李遠得令以後,和6000名精銳騎兵一同換上了南軍的盔甲兵器,又恐戰鬥時彼此不識,每人都在身後插了一條柳枝,偽裝成運輸部隊,從濟寧一路南下。

建文三年(1401年)六月十五日,李遠率軍深入敵後近千里成功到達沛縣,並引燃了糧船,沛縣碼頭屯放了足有數百萬石軍糧,大小糧船幾百艘,這一場大火直將的半邊天都燒成了紅色,整段的河水燒的滾燙沸騰,成群的魚蝦鱉類被沸水燙死後浮在水面上,蔚為壯觀。

靖難中不可思議的軍事行動,燕軍深入敵後近千里,焚燒糧草數百船

南軍大將盛庸得知消息之後氣得大怒,緊急調大將袁宇率三萬騎兵追殺攔截,奈何已無心算有心,一路上陷阱埋伏不斷,終於還是被李遠成功撤離。盛庸將消息上報,指責兵部用人不當,京師大受震動,不僅為損失的數百萬石糧食,也為燕軍竟然能夠偵察出朝廷在後方的戰事佈局,黃子澄和齊泰受此連累,被剝奪官職,流放出京,茹常代替成為兵部尚書。之後,靖難之役開始進入轉折點,半年後燕王定下直取京師的戰略後,一路南下,勢如破竹,最終入主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