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舒适区,应该如何面对焦虑

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时间之书

01

毕业之后,每逢好友聚会,最常见的画面,不外乎是互相吐槽工作上的压力和遇到的不顺心的事和,聊到最后都变成了对未来的担忧和怕不能有所成就的焦虑。

这种焦虑的情绪,其实不仅仅出现在聚会吐槽的时候,而是潜藏在我们生活中。每当遭受挫折和打击,就会引起我们的情绪波动,严重的会导致夜不能寐,并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彻底爆发出来。

首先我们要明白,焦虑是一种很常见的情绪,德国精神病学家Gebsattel说:

"没有焦虑的生活和没有恐惧的生活一样,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可见焦虑,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02

我们之所以会焦虑,是因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太快了。

我们的大脑,是非常喜欢稳定不变的状态的,当我们身处于一个快速变化的环境中时,大脑为了适应环境,而被迫做出改变,我们能感受到的,是阵阵担忧和害怕。

我们常说,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而走出舒适区之后,最先要面对的,就是焦虑情绪。

试想一下,当我们在自己的舒适区之中,所有的事情尽在掌握,我们还会感到焦虑吗?

而当我们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有些事情,虽说不至于完全脱离掌握,但有些预想之外的突发状况,会给我们带来焦虑感,同时也会提供学习的动力。

而当事情完全脱离掌控,我们就陷入了深深的恐慌,强大的焦虑感最终会转变成焦虑症。

走出舒适区,应该如何面对焦虑

03

我们要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焦虑:

1、增强安全感

正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想要增强安全感,就是要少做一些"危险"的事。是少做,而不是不做。适当的做一些冒险的事,可以打破那些"思维之墙"。

2、增加自信心

在做冒险的事之前,通过学习,让自己的能力高过这件事。当你把它变成了一件不再冒险的事时,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自信心。当然,通过量化目标,从而一步步完成它的时候,也是一样。

3、转移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说到底就是找事做,比如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或者做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忘却痛苦的事情。

4、心理放松

不管是、恐惧、烦躁,还是其它的,心理放松都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调整。心理放松有很多的方法,运动、看电影、听音乐等等,都可以让我们放松。

总之呢,焦虑的时候,不能只是在焦虑,既然对现状不满意,那就想办法打破现状,不行动什么都是空谈。

当然,也不能太过着急,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立马就看见效果的,给自己一定的缓冲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