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提倡非暴力,在耶穌受難日當天,信徒用暴力結束了他的生命


他一生提倡非暴力,在耶穌受難日當天,信徒用暴力結束了他的生命


1948年1月30日是星期五,這是耶穌受難日,也是甘地人生的最後一天。這一天甘地接待了很多客人,下午4點,甘地處理了他這一天最棘手的一個問題,他力圖說服帕迭爾改變主意,收回辭呈。一向守時的甘地因此耽誤了10分鐘才趕到晚禱會場。


他一生提倡非暴力,在耶穌受難日當天,信徒用暴力結束了他的生命


5點10分,甘地在摩奴與阿巴的扶持下走向通往晚禱會場的草坪。就在甘地即將走向平臺的一剎那,早已潛伏在此的國民公僕團的頭目納圖拉姆·戈德森跑到甘地面前,他先向甘地鞠躬行禮,口中低聲說道:“聖父,您好!”然後猛然推開摩奴,從口袋裡掏出手槍,頂住甘地赤裸的胸口連開幾槍,殷紅的血立刻染紅了潔白的土布拖地,甘地雙手合十,似乎想邁出最後一步,口中喃喃唸到:“神啊!”隨後徐徐倒地。倒地時,這一雙手合十的姿勢依然未變。這位終身提倡“非暴力”的老人就這樣死在了狂熱分子的槍口之下,結束了他那偉大而不平凡的一生。


他一生提倡非暴力,在耶穌受難日當天,信徒用暴力結束了他的生命


兇手打死甘地後並未趁機逃走,反而大聲呼喊警察,束手就擒。兇手納圖拉姆·戈德森是一個狂熱的印度教徒,出身婆羅門,他奉行素食,節慾,早年崇拜甘地,投身不合作運動並因此而入獄。1937年,他受沙瓦迦爾的影響,參加了以復興印度教統治地位為目標的印度教大會,並創辦了“國民公僕團”。在法庭上,他用結結巴巴的英語發表演說,說自己是為了印度母親而向被稱做印度父親的甘地行刺,因為甘地對於印度“沒有盡到一個父親的責任”。

甘地被抬進房間,人們把他放在臥榻上,阿巴在血跡斑斑的“拖地”上蓋上被子。人們開始清理他的遺物:一架木紡車,一雙拖鞋,3只小猴雕像,一本《薄伽梵歌》,一隻懷錶,一個痰盂和從耶拉伏達監獄帶回來的一個金屬洗腳盆。

印度舉國上下沉浸在無限哀傷之中。一望無垠的恆河平原上,再也看不到一縷炊煙,大地一片沉寂,只有甘地生前最喜歡聽的讚美詩在上空低迴盤旋。在浦那城,憤怒的群眾難以遏制滿腔怒火,他們力圖衝破警察的警戒線,要搗毀國民公僕團及其機關報《印度民族報》社址。


他一生提倡非暴力,在耶穌受難日當天,信徒用暴力結束了他的生命


甘地殉難的比爾拉寓所成為全國最催人淚下的所在。甘地的遺體安放在比爾拉寓所一樓的平臺上,上面灑滿玫瑰和茉莉花瓣,五盞油燈環繞四周,象徵自然界的四大組成部分,火、水、空氣和土地以及將他們連為一體的陽光,成千上萬的群眾來到這裡,最後看一眼他們的救星。


他一生提倡非暴力,在耶穌受難日當天,信徒用暴力結束了他的生命


甘地的遺體上覆蓋白紅兩色布單和獨立印度的三色國旗。為了尊重甘地極為厭惡現代機械化的思想,靈車由250名士兵用四條長麻繩牽引徐徐移動。送葬行列以4輛裝甲車和總督衛隊為前導,這是有史以來駐印總督的古老衛隊的騎兵們第一次向一位印度人致敬。


他一生提倡非暴力,在耶穌受難日當天,信徒用暴力結束了他的生命


送葬隊伍後面跟著首尾不能相望的不同種姓、宗教、種族、膚色的群眾隊伍。在通往亞穆納河長達8公里的路上,撒滿了玫瑰花與茉莉花。沿途各處的人行道上、河堤上、樹枝上、窗戶上、屋頂上和電線杆上,到處是等候與甘地訣別的人群。整整5小時,人流不斷加入送葬隊伍。在亞穆納河河濱廣場,還有數10萬群眾等候在那裡。甘地墓位於印度德里郊外朱木拿河畔,芳草萋萋,綠蔭如蓋,一代聖雄從此長眠。

兇手為何要刺殺甘地呢?


他一生提倡非暴力,在耶穌受難日當天,信徒用暴力結束了他的生命


莫漢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於1869年10月2日生於印度西部的波爾班達爾城,屬於吠舍種姓。從甘地祖父開始,甘地家族一直擔任當地小土邦的帝萬(首相)。甘地小時生性靦腆,身體瘦弱,中學畢業後,他決定到英國留學,這在當地引起軒然大波。在英國期間,由於他不善言辭,生性靦腆,加上服飾古怪,受到英國同學的嘲笑。他一門心思發奮苦讀,獲得律師資格。


他一生提倡非暴力,在耶穌受難日當天,信徒用暴力結束了他的生命


1891年22歲的甘地回到印度,但他做律師並不適合。1893年,接受朋友的建議,甘地在南非重新開始他的律師事業。在南非期間,有一件事給了他刻骨銘心的印象:當時,南非種族歧視十分嚴重。有一次,甘地乘火車前往比列陀利亞辦事,他坐的是頭等車廂。途中上來一個白人,他對甘地從頭到腳打量了一遍,然後離開車廂,叫來兩名官員。其中一名官員粗暴地命令甘地離開頭等車廂到貨車車廂,甘地據理力爭。火車到站後,官員叫來警察,把他連行李一起扔出了頭等車廂。甘地只好在一個陌生小站上度過了寒冷的冬夜。這件事讓他意識到,必須與種族歧視進行堅決鬥爭。

1915年,甘地回到祖國,全身心投入印度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甘地發展了自己在南非時就已形成的“非暴力抵抗”思想,對殖民政府展開“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為了抗議英國殖民統治者屠殺阿姆利則城千餘印度人民的暴行,甘地帶頭絕食。為了吸引印度廣大農民參與民族運動,他赤裸上身,腰間圍一塊土布,每天親自紡紗織布半個小時。為了抗議“食鹽專賣法”,61歲的甘地帶領79位門徒步行400公里,親往海邊舉行宗教洗禮儀式,結果身陷囹圄。

1947年8月31日早晨,為了使加爾各答恢復理智,平息宗教仇恨之火,拯救千百萬無辜者免於死亡,甘地對外發表聲明,決定從9月1日起開始絕食,一直到動亂結束,不成功便成仁。此時的甘地已是78歲高齡。


他一生提倡非暴力,在耶穌受難日當天,信徒用暴力結束了他的生命


​ 甘地絕食的消息幾小時就傳遍了加爾各答城。從第2天早晨起,前來海達利公館詢問甘地健康狀況的人越來越多,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一起在暴行肆虐的貧民區遊行,呼籲恢復秩序與平靜。中午時分,27名市區的極端分子來到海達利寓所門前,承認了自己的罪惡活動,當晚,全城恢復平靜。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和穆斯林顯要人物起草了一項共同聲明,莊嚴保證阻止宗教仇恨再起。甘地不惜犧牲生命以捍衛和平的舉動終於制止了加爾各答暴亂的蔓延,他因此獲得了極高的聲譽。

1947年歲末的日子,甘地始終沉浸在莫大的悲傷之中,印度的分治給他的心靈以致命的創傷,終生宣揚非暴力卻無法改變印度內亂四起的現狀,舊日印度的一切落後的東西並未在新生的印度中消逝,這一系列現實令甘地無限感傷;而現在他又發現那些追隨他革命的同志登上政權寶座後絲毫無意執行他的理想。他與他們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甘地指責印度政府日益腐敗,譴責各部部長舉行盛大豪華的酒宴而不顧數百萬難民死活,指責印度的新生知識分子打算使國家工業化,而不關心農民利益,他建議這些知識分子應到農村去,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以瞭解農民的真實需要。由於他的尖銳言論,令新政府領導大為不悅,他們漸漸不願再徵詢甘地的意見。

除了這些煩惱外,當時困擾甘地的還有兩大問題,一是首都新德里的局勢。政府藉助於武力暫時維持平靜,但是各種隱患依舊存在,一些人骨子裡暗藏殺機,暴亂隨時可能再度發生。二是政府對巴基斯坦的態度。國大黨拒不償還分給巴基斯坦的55000萬盧比的款項,想從經濟上扼殺它;甘地認為這是一件極不體面的事,有損印度的精神傳統

甘地決定再次進行無限期絕食,直至新德里恢復平靜和政府答應償還巴基斯坦的款項。1948年1月13日,甘地開始了一生中最後一次絕食。

由印度教極端分子組成的國民公僕團獲悉甘地進行絕食的原因,增加了他們的仇恨心理,他們認為甘地此舉無異於政治訛詐,他們準備立即剷除甘地。

14日上午,甘地體重僅有49.5公斤。1月17日晚,甘地大部分時間陷入昏厥與譫妄狀態,脈搏微弱而不規則,身體各重要器官的功能已經開始崩潰。1月18日上午,甘地處境危急,很快將進入長時間的人事不省。國大黨主席緊急動員,他派出一幫人前去尋找甘地所要的簽字,自己帶了一幫人親自前往比爾拉寓所。不一會兒,各派代表終於聚齊,其中包括印度教極端分子及國民公僕團的神秘代表,他們都已在7項聲明上莊嚴簽字,並依次走到甘地臥榻前,親自確認自己的莊嚴保證

甘地獲得了這場絕食的全部勝利,但執著的老人仍不肯中止絕食,他在死亡的邊緣,用盡渾身力氣,口授了一項聲明。他希望各派代表不僅要保證新德里的平靜局面,而且應使全印度都能從根本上消除不安定因素。他說:最大的錯誤觀點,莫過於認為印度只屬於印度教徒,或認為巴基斯坦只屬於穆斯林。雖然要改變全印度和巴基斯坦人民的意識是件艱苦的事但只要我們齊心合力,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辦成的。甘地講話後,在場的所有人一一俯身表示了他們的莊嚴承諾,當最後個人立下誓言後,甘地宣佈停止絕食。

1948年1月20日下午,甘地按時舉行晚禱,進行中,突然有人向平臺上投擲炸彈,炸彈在甘地身邊響起,引起人群慌亂,然而甘地卻安然無恙。投擲炸彈的兇手當場被警察抓獲,另一批來不及下手的兇手落荒而逃。

暗殺事件發生後,新德里警察局從刺客口中得知了炸彈案的幕後操縱者及活動計劃的若干情況,但卻沒有將所有陰謀分子一網打盡。

比爾拉寓所挨炸後,警方為加強對甘地的安全保障,德里警察局副局長來到比爾拉寓所,請求甘地允許他加強比爾拉寓所的警力,並建議搜查前來參加祈禱會的所有可疑分子。但甘地卻說:“神是我的惟一保護人,如果它想結束我的生命,任何人也不能拯救。”他還威脅說:“如果你堅持這樣做,我立即離開新德里。我將宣佈,你對我的出走負全部責任。”對此警方也無可奈何,只能派出一些便衣警察和保安人員出席甘地每日例行的祈禱會,並指定專人隨侍在甘地左右,以防不測。

對於甘地之死,很多人感到不解,首先是甘地的比爾拉寓所挨炸後,警方已經通過審訊掌握了刺殺甘地的計劃,一個叫賈恩的教授也向警方反映過兇手的情況,但不知為何警方沒有采取有力措施保護甘地,使得兇手完全能夠按照當初的計劃對甘地行刺。另外,當時社會上一些狂熱分子已經叫囂要處死甘地,而印度政府中當權人物幾乎都是甘地信徒,為何對這一嚴重事件視若無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