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生产最多的装备,守城“黑科技”,为何清末之后很少出现

明朝的时候,我国还是继承了宋元时期的神弩和克敌弩之类的单兵武器,明军中还有一些人使用双飞弩之类的武器用来守城,可是多数重弩明显已经很落后了,到了明朝中后期,由于火器的迅速发展,弩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少见了。到了戚继光时候戚家军中依然有使用弩类装备的,但是只剩下伏弩了。

大明生产最多的装备,守城“黑科技”,为何清末之后很少出现

这个伏弩是专门用了伏击时候使用的,简单来说就是一种触发装置,这种东西的发明是很早时候,被用在战场上伏击敌人,防止敌人偷袭,但最常见的地方却是在坟墓。很多人会产生疑问,火器为什么能够取代弩呢?其实最关键一点就是火器的威力以及杀伤力是很强的,而且便于生产。明朝洪武年间所使用的火铳一般长30-50里面之间,口径大约2-4里面。在本世纪初期就在内蒙古出土过洪武年间的铜火铳和弹药。

大明生产最多的装备,守城“黑科技”,为何清末之后很少出现

这些弹药直径一般都在2-3厘米,重量大约30-100克之间,这就说明当时制造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火器气密性问题了!而且当时明军已经开始使用颗粒化火药,足以见得当初火器发展是十分成熟的。永乐年间的手铳与洪武年的武器长度相比减端了30多厘米,口径也缩小了不小,除此之外还出现了很多新型的火铳,长度一般都在40-55厘米之间,口径也增大了很多,威力更是大于洪武年间武器。

大明生产最多的装备,守城“黑科技”,为何清末之后很少出现

永乐手铳的火门上还新增了火药槽跟火门盖,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风雨等天气对火药造成的伤害,保证了作战时候武器免受环境的影响,更不同的是在手铳上还可以看到生产编号,这些编号可以派到几万,可见当时生产数量是很多的。按当时的明军战术的要求,敌人在百步之内用神机枪射杀,在五十步之内用弓弩射杀。

大明生产最多的装备,守城“黑科技”,为何清末之后很少出现

南宋大将吴凌创立“叠阵法”,说敌人在百步时候先用神臂,等在近点就用强弓。很明显看出永乐年间火器慢慢的开始取代了弩在军中的地位了。到了后朝随着鸟枪的普及,清兵大多数都使用这种武器,而弩更不适合了,所以它的淘汰就很正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