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保健品”和跨年演讲带给你知识的错觉


“知识保健品”和跨年演讲带给你知识的错觉


今天刚好在读这本书,想起我们那么多对知识焦虑的中年,就很想笑。我觉得这本谈为什么人类从未独立思考或从不需要独立思考的书,很适合这群大过年不陪家人决心20年一直陪罗振宇做时间朋友和陌生人跨年的焦虑的人群。中信著名畅销书操刀手卢俊说,大部分假装爱学习听各种思想知识跨年的中年人,本质上和买权健保健品及鸿毛药酒的老年人是一种人。学习的错觉,是个害人的东西。

这让我想起每年到年末,全国各地都会在搞一些跨年演讲会。就是一个人,站在台上,讲几个小时。台下数千人,网上数十万人,听着玄而又玄的对过去的总结,对外来的展望。内容好坏不说,起码气势很吓人,广告收入很可观。讲完,还要全文传播,PPT传播,再数十万转发,评判,讨论。

我这几年,都没曾听过任何一个大师的跨年演讲,不是自傲,是知道这些东西,对自己没用。我也应该写过好几篇文章批评这类跨年。比如《罗辑思维的跨年是不是骗局不重要》,《过去4年,罗辑思维给我的10点启发》,《逻辑思维卖会员:骗子、成大器和成功学》。当然,从罗辑思维到得到APP的成功,算我一次次看错吧。

但他人咀嚼过的系统的东西,对我自己的实用价值到底有多少,我自己是最清楚的。我认为,这些跨年,算是“知识保健品”,或者应该算是知识大保健。中年人焦虑的入门趴,就是听别人无尿点、不摸机的四小时跨年演讲。大过年的连家人都可以不陪伴,只为第二天跨入办公室时,没被隔壁格子间的小伙鄙视了。不摸机三个字,来自于罗胖的跨年,也来自著名出版人方希的供给。罗胖造词真新厉害,小趋势,不摸机,非共识。张嘴就来,轰炸你脑袋都疼。三字词,难道是2019年的新趋势?

知名批评家方兴东批评各种年终跨年鸡汤,他有一个标准,认为是否值得去听一个类似演讲,检验的根本标准在于:是否有真正的学术基础和知识体系。他推崇的网络领域最富有原创性思想的学者Manuel Castells的《信息时代三部曲》,Castells在中文版序言中指出:“中国人许多有关新信息社会的观点,大多取自美国意识形态专家——未来学家。这些人是商业作家,他们的观点多半是没有学术研究根据的臆测,以一种新版的文化殖民主义,将美国发生的经验推延至世界各地。”老方说这样的简单朴素的观点,让他醍醐灌顶,成为自己思考和观察互联网的警示之语。将近20年过去,这句话一直深刻在脑海。从此对很多玄妙的论述有了免疫力。

确实说得好。是否认真过,是否有过学术训练,很重要,否则,可以年年大谈趋势,毫无根据,却能招来一波人的追捧。哪怕是以讹传讹,大家也拍得巴掌通红。

老方此前就大力批判过KK,确实,《失控》完全让中国科技界的n多人失控。他对KK的批判惯性来了,肯定要批国内的各种年底跨年鸡汤大师。

但我要提醒他的是,现在的评判标准变了,真的变得世俗了。你成商人了,上了富豪榜了,就算成功了,那就可侧身大师,熬的鸡汤自然就有很多人高价买了喝。而且有的鸡汤还是别人熬制的,挂了成功者的名头,也好卖。20年前,曾仕强们占据了机场书店的进门,如今马云们更甚。真不必纠结于谁有无学术背景。大多数有学术背景的人写的东西,能卖5000册就不错了。罗胖们把很多旧书重新包装一下能卖到10万册。大概这也算大本事吧。而很多听他讲的人,缺的正是这本事。

长本事这事情,可能更多还得靠“共识”、靠“他人的智慧”,靠“知识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那些真正像群星闪耀一般的知识,他们藏在故人的书页中,藏在维基百科这样的知识分享平台上,也藏在每一次遇到问题后有针对性的思考之后。

如果喂你啥,你就吃啥,大概真长不了太多本事。但可以入了教,入了他们的圈子。长没长本事其实不重要,但起码可以圈到想要的东西。有人说,2019年还有很多赚钱机会,其中有一条,贩卖焦虑,肯定还能赚。诚哉斯言。

相关文章:

《罗辑思维的跨年是不是骗局不重要》

《过去4年,罗辑思维给我的10点启发》

《逻辑思维卖会员:骗子、成大器和成功学》

从分手事件,看罗辑思维是否能得到新逻辑

知识付费价值讨论:通俗不一定是三流

知识付费和走江湖骗子

知识应该定什么价?那些付费阅读平台,让你读得更多么?

喂养式知识创业时代,今天你打赏了么?

王思聪领衔分答收入榜,知识有价PK八卦有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