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茶韻第一彈

貴州好茶之雲霧貢茶

貴定雲霧貢茶",是以貴定縣境內生長的本地烏王茶樹品種和其它優良茶樹品種的鮮葉為原料,2010年0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貴定雲霧貢茶”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貴州茶韻第一彈

茶之形

貴定雲霧貢茶來自北緯26°雲霧山脈,在萬畝茶園中精選特級茶青鮮葉,攤涼3個小時以後,進行加工高溫殺青→揉捻→搓團→提毫→乾燥→隔沫撿剔→分級入庫。口感潤滑、香郁醇厚,以其“緊細、捲曲、顯亳,勻整、綠潤,湯色綠黃清澈、香氣嫩香、滋味鮮爽、回甘力強、葉底嫩勻、鮮活明亮”的特點而聞名。

貴州茶韻第一彈

茶之源

同屬苗嶺山脈的鬥蓬山,是黔南原生態環境保護區,在山腰海拔1400—1600米的貴定境內茶山寨、丫口寨附近,仍保留有許多古茶樹,直徑最大的有48釐米,最小的19.5釐米,有上千年的、也有600多年生長的古茶樹,曾經採摘到貴州省茶科所化驗,實屬野生的古茶樹。除此之外,貴定縣境內有8座大山名叫茶山,仍有400多年人工栽培的茶樹遺存,這一實物佐證了貴定茶葉生產歷史。

清《康熙貴州通志》記載:“黔省各屬皆產茶,貴定雲霧山最有名。

在史書記載中,貴定歷史上向歷代皇帝進獻貢馬貢茶的“貢方物”的記載很多。到明朝就更多而詳細:《明實錄太祖洪武實錄》146、230卷中記載:“洪武十五年六月辛卯(1382年)新添、大平伐、小平伐土酋俱來朝……詔賜文綺帛各五匹,鈔二十錠。”“土官盧朝奉來朝,貢馬及方物。”僅在《明實錄》所記載其276年曆史中,貴定歷史上的“貢馬及方物”就有27處記載。

乾隆五十五年(1870年)以官府批文而刻的《雲霧貢茶碑》

1997年,有關人士將明代高僧,陽寶山白雲長老“採自雲霧之巔”,而培育的白雲茶請國際名人、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品嚐後,趙老覺得“其味清香味永”而問此茶來歷,當他得知傳說有古代高僧靈藥禪師得此茶沏泡,“揭蓋時熱氣上升幻化為佛像而拜之”的故事後,親筆題寫“佛茶”兩大字。

貴州茶韻第一彈

茶之韻

貴定雲霧貢茶芽葉肥大壯實,葉色翠綠,茸毛特多,芽形秀麗,內含物質豐富。條索緊卷變曲,白毫充分顯露,外形美觀,形若魚鉤;茶湯濃釅,湯色碧綠;滋味醇厚,香氣濃烈,具有獨特濃厚的蜂蜜香,飲用貴定雲霧茶,不僅能生津止渴、退熱解暑、醒腦提神、消炎殺菌,而且有降脂降壓、防癌抗輻射及保持美容、抗衰老等多種功效。

貴州茶韻第一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