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四大巨变,事关所有中小学生!

关注聚力优学,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2019年高考四大巨变,事关所有中小学生!

从2014年在上海、浙江开始试点,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个省市于2017年启动,今年暑假过后,广东、福建、湖南、湖北、重庆、江苏、河北、辽宁等省市也将陆续加入改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2018高考变化,为2019年高考打一个有准备之仗

数学难度降低

1、求“稳”仍是2018高考数学试题的一大特点:

①考卷的整体结构上延续了2017年的改革方向:简化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

②继续坚持注重基本知识和通性通法的考查,坚持在命题的角度和题型上下功夫,不出偏题、怪题。

重点考查学生独立思考、逻辑推理、数学应用、数学阅读和表达等关键能力,重视学科主干知识,杜绝偏题、怪题和繁难试题。

2、今年与往年相比主要体现以下变化:

①拿Ⅰ卷来说,概率统计取代圆锥曲线成为压轴题。概率统计题难度略微上升,而圆锥曲线题的难度明显降低,主要表现在计算量非常小。预计今后将保持这一新的排序。这样排序的变化说明一个很大的问题:试卷整体难度降低。

②文理卷试题重合度明显提高,理科试卷难度略微下降。为新一轮高考数学不分文理科的改革进行探索,为未来文理科合卷作准备。

数学难度的降低,也就意味着数学区分度的降低,数学拉开巨大分数差距的作用越来越不明显。

2019年高考四大巨变,事关所有中小学生!

语文成为“拉分王”

2018年高考语文题目刚公开,考生和网友就炸了锅,用一句话来形容今年的考题:所有人都喊难!其实这种“难”考生们早该料到,2017年一系列语文改革和高考改革政策公布时,今后高考的“语文难”就已成定势,可惜很多人并没有引起关注和重视。今后的高考语文阅读题量会持续增加,锻炼阅读速度、提升反应能力。高考语文阅读题的选文范围,将会远远超出高中教材和一般高中生的认知范围。

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变化体现在五方面:

①变双选为单选,至此语文试卷中双选消失,所有选择题均为单选。

②客观选择题分值减少4分,主观题分值增加4分。其中选择题由43分减为39分,主观题由107分增为111分,不过书写量,只是在名言名句默写部分增加1题。

③文字阅读量明显增大,文学类文本阅读增加1分,由14分变为15分,启示考生们应该更加强调阅读理解能力培养。

④旧题型回归高考语文试卷,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语言文字运用部分。

⑤更注重逻辑思维的考查,比如作文,尤其是全国二卷。

今后高考语文全国卷I、卷II、卷III的“难”主要集中在这3个方面:

2019年高考四大巨变,事关所有中小学生!

2018年全国卷语文试卷变化

1.阅读能力差=做不完

去年说的“高考变革”已经实现,18年的高考试卷打开一看满满都是文字,题目多,字数多。所有题目都在默默考查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不行的考生卷子根本做不完。

2.不读名著=不会做

2018北京高考卷微作文题目(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①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写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20字左右。

②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50 - 200字。

③读了《论语》,在孔子的众弟子之中,你喜欢颜回,还是曾参,或者其他哪位?请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评语。要求:符合人物特征。150 -200字。

这样的问题,试问如果没读过这些名著,怎么答???是的,高考正在惩罚那些不读名著的学生!

3、不积累古诗文=重本变二本

不管是全国卷I、卷II、卷III,单古诗文考察就占34分;而北京卷文言文+古诗文的考察分数高达44分!也就是说在北京高考语文卷中,【文言文+古诗文+名著】占到了54分的比例。如果不读古诗文、不看名著,这几十分怎么拿?不得不说,高考语文变难了,因为它不再只考课本和文学常识,而是在考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

看看高考的变化、教材的变化和学科重要程度的变化,还有这几年爆红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

这些现象都在告诉我们:语文为王的时代已经到来,不读名著行不通!不积累古诗文行不通!不会写作行不通!轻视语文行不通!

高考改革后,这几科要“翻身”

按照“6选3”模式,高考科目组合方式有20种不同的选择。如果仅从各学科的角度来考虑,20种选择中似乎没有一种是完美的,没有一种是可以让学生高枕无忧得高分,轻轻松松上名校。

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目标都是考出更高的分数、考上最好的大学。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大多数学生是按学科的难易程度来选课。文科中历史相对简单,选择的同学多一些(选政治的偏少);理科中生物较简单,因此选生物的同学多。

和以往相比,热门选考科目物理遇冷,反而那些对数理逻辑要求不高的地理、生物、历史、政治成为选考人数较多的学科。历史、政治被选择几率增加,对偏重理科学习的社会大氛围来说,是一个重大调整。

综合素质能力

新高考改革后普遍实行“两依据一参考”,其中“一参考”就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学校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

网友对综合素质评价的争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①家庭能力差异、学校能力差异,导致的学生表现差异。

②综合素质评价由学校记录,自主权全掌握在高中学校手中。

新高考已持续四年,所以无疑高考改革大势已定。不管利弊与否,升学难度是否有所提升,现在家长和学生们早做准备,提前布局,了解改革趋势,制定适合自己学业规划的方案。

家有学子的家庭

①提前规划高中三年。新高考强调个人发展规划,学生一般要在高一下期开始选科,这就意味着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需要被更早地提到日程中来。家长和孩子请提前规划高中三年计划表,从容应对新高考。

②务实基础,了解自身特长。在执行新高考的省市,很多学校为了方便学生日后选科选考,会在高一开设所有的课程,在高一下学期开始选科。所以家长们要督促孩子务实基础,通过体验不同科目,发现自我专长。

③了解更多升学路径

。高考只是多样化招生的一种,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走自主招生、综合素质。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艺术、体育;还可以走定向生、专项、单招等等。尽可能得找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特长,圆梦高考!


2019年高考四大巨变,事关所有中小学生!

聚力优学联系方式

汉口校区:武汉市江汉区万松园路省委党校写字楼3-4楼

武昌校区:武汉市武昌区粮道街煜龙山庄1-2层(武汉中学高中部正对面)

青山校区:武汉市青山区沿港路苏宁电器院内3楼(中百仓储旁)

提分热线:400-8606-086

2019年高考四大巨变,事关所有中小学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