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在中國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守信,最根本的是產品競爭力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同時也是愛立信紮根中國126週年。在此背景下,前愛立信中國及東北亞地區綜合事務副總裁Per-Olof Björk和前愛立信高級副總裁Lars A Stålberg,基於在中國30餘年的親身經歷,佐以愛立信歷史檔案館中大量的資料和圖片,撰寫了《愛立信和中國關係源遠流長》一書,闡述愛立信與中國的合作關係如何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歷久彌堅,並從一個企業的角度生動地展現了中國通信行業的發展歷程。

12月19日,愛立信在北京成功舉辦《愛立信和中國關係源遠流長》讀書沙龍,邀請作者Per-Olof Björk從瑞典斯德哥爾摩來到北京,和愛立信中國總裁趙鈞陶等嘉賓一起,分享書中的精彩歷史故事,並共同展望愛立信以及中國通信行業發展的未來。

爱立信:在中国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守信,最根本的是产品竞争力

在中國做生意,最重要的就是守信

1892年,愛立信首次與中國建立聯繫,商討電話機訂購事宜,並於僅僅兩年以後便遠渡重洋將產品運抵中國。126年的合作歷史在時間跨度上遠超大多數與中國交往合作的跨國企業和國家。縱觀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通信事業,愛立信是唯一一家通信設備商,與中國一起從1G成長到5G,推動數代移動通訊技術和標準的升級,為中國通信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持續的貢獻。

愛立信在中國126年曆久彌堅的奧秘在哪裡?

爱立信:在中国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守信,最根本的是产品竞争力

在中國做生意,你需要和用戶之間有信任感,你需要和用戶有長期的承諾。”趙鈞陶說,“這個信任感,從愛立信來講首先就是你需要誠實、守信,這也是愛立信一百年在中國和在全球做生意的立身之本。誠實、守信,包括你對技術的感知,包括你能做到什麼,包括你在今後能夠給客戶提供什麼樣的支持和服務,不要過分承諾什麼,永遠是誠實、守信,其實這也是我們在中文翻譯自己的名字‘愛立信’的應有之意。”

談及2018年在5G領域的進展,趙鈞陶表示:“愛立信不斷以實際行動踐行對中國的長期承諾。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通信行業發展至關重要的一年,在全行業的共同努力下5G取得了眾多新進展,通過一系列的重要技術和互聯互通成果將5G從實驗室擴展到商用網絡環境中,為先行者打開5G大門,推動5G實現商用。”

趙鈞陶表示,未來,愛立信將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投入與支持力度,推動5G的發展與落地。

首先,大力加強愛立信在中國的研發實力,加大資金和資源投入。

目前中國的研發工程師總數已經超過5000人,愛立信中國正全身心參與5G的研發工作。在年均20億元人民幣研發投資之外,今年愛立信在中國又額外投資將近5億人民幣採購測試儀器和設備及建設5G實驗室。

其次,在5G生產供應方面,也做了充分的準備。目前,南京愛立信最大的生產供應中心已經完成了生產線更新,5G產品生產已經完全就緒。在配套設施方面,2018年,在北京市和朝陽區兩級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將在望京園區建立全球最先進的毫米波電磁測試暗室。

與此同時,繼續與運營商緊密協作,積極參與5G的技術測試與實驗,積極部署下一階段的5G應用規模實驗,包括積極參與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組織的5G應用和技術測試。

最後,攜手各個垂直行業合作伙伴,共同探討5G如何在行業應用中解決關鍵問題。通過行業應用,5G將為整個社會帶來巨大轉變。中國有全球最大的製造業基礎,擁有強大的技術應用場景和力量,所以我們堅信5G在中國擁有巨大的行業應用潛力。

支持自由貿易開放競爭,最根本的是產品競爭力

2018年也是全球通信業大環境風雲變幻的一年,在全球5G發展高歌猛進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逆全球化的趨勢和苗頭,這對於全球主要5G網絡設備供應商愛立信的影響如何?

“全球化的大趨勢是不可阻擋的,其實無論從國家層面來講,還是從企業層面來講,所有的參與者都是獲益的。”趙鈞陶表示,“但全球化確實帶來一些問題,所有參與方也要思考這些問題,如何能夠讓全球化更健康、更普惠。從愛立信公司層面來講,我們堅信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使自己更有競爭力,使自己的技術永遠站在領先位置。”

“1980年,那個時候西方人到中國時有很多的疑問,可能會想象出很多的風險,但還是有一些勇敢的探路者來了。1980年上海就曾經搞過電信展,愛立信當時的董事長來了,AXE交換機的發明者來了。這個行業的人都知道當時AXE代表著最先進的程控交換技術,與如今的5G一樣。”趙鈞陶回顧說,“這說明什麼呢?無論形勢如何,無論多麼艱苦,但如果你準備好先進技術,到時候你就有市場,客戶就信任你。

從愛立信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來講,我們堅定站在自由貿易、開放競爭這一側。這一點和瑞典這個國家一樣,瑞典也是堅決支持自由貿易的。”

爱立信:在中国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守信,最根本的是产品竞争力

就在Per-OlofBjörk和Lars A Stålberg將眾多故事及實例梳理成冊的過程中,他們也總結了一些能夠詮釋愛立信與中國建立並維護長遠關係的促成要素和寶貴經驗。這些內容對於愛立信員工乃至整個行業來說,都大有裨益,包括推進本地化經營;保持經常性互訪;打造產業合作的雙贏方案;向客戶提供相關知識,幫助他們快速增強技術能力;積極參與,攜手前行,不僅在業務層面積極參與,也要積極參與社會層面的建設和發展等等多個方面。這些經驗和要點,在當時的年代,發揮了尤其重要的作用。

Per-Olof Björk表示:"最根本的優勢當然是要有競爭性的產品和價格,無論何時這都是一個必要的先決條件。愛立信尤以立足長遠見長。我們很早就決心要融入中國市場,並與之保持密切合作。一直以來,我們積極順應中國各項新的規章制度,同時堅守愛立信的核心價值觀和長期目標。通過業務的本地化佈局,構建起互信互惠的合作關係。"

Lars A Stålberg表示:"我們希望展現培養長期關係的重要性,同時也希望能夠強調,我們必須持續地努力,才能在市場上贏得客戶和合作夥伴的信任。我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愛立信現在和未來員工的力量源泉,讓他們意識到他們每天付出的努力,都在為這段源遠流長的合作關係貢獻力量。"

爱立信:在中国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守信,最根本的是产品竞争力

背景資料

愛立信與中國通信事業的從1G到5G

1G——開啟移動通信歷程

從1984年起,中國對蜂窩移動網絡的興趣與日俱增。1987年,我國在河北秦皇島和廣東建立了第一代模擬移動通信系統,拉開了中國移動通信行業迅猛發展的序幕,當時系統的設備提供商正是愛立信。而在1987年11月18日,借第六屆“全運會”開幕之機,中國第一個TACS模擬蜂窩移動電話系統在廣東省投入商用運營。

2G——邁入數字移動通信時代

20世紀80年代末,當時的中國郵電部開始研究數字移動電話技術。愛立信提供了廣泛的信息和建議,並組織多個研討會介紹技術和市場情況,幫助郵電部比較不同的2G技術。最終,郵電部和科學技術部及其它相關部門確定了中國2G技術標準。1994年中國聯通正式成立並開始使用GSM技術。與此同時,在1995年中國電信從TACS系統向GSM系統轉型時,愛立信共享了其在GSM領域的技能和經驗,極大地推動了GSM技術的應用。

3G——建設移動寬帶網絡

中國引入3G網絡時希望看到發展成熟、應用廣泛的3G系統。因此,愛立信安排了多場研討會介紹有關技術和市場發展方面的信息。2000年,中國派出考察團前往歐洲考察3G發展情況,第一站便是愛立信斯德哥爾摩總部,並走訪了愛立信德國亞琛市研發中心,深入瞭解了3G系統的成熟特性以及若干應用案例。當中國最終推出3G 網絡時,中國通信管理部門和運營商在3G網絡以及後續技術領域演進上已經具有了非常深刻的洞察和強大的技術能力。愛立信與中國的移動運營商開展了緊密合作,共同建設了中國的移動寬帶網絡。

4G――助力TD-LTE 成為國際標準

2004年,世界各國對4G技術的研發工作就已開始。中國希望將TD-LTE技術發展成為一種4G標準,從而實現3G TD-SCDMA標準向4G的演進。愛立信與當時的信息產業部代表團舉行了多次研討會,達成了多項共識,並最終共同努力將TD-LTE確定為國際通信標準。

5G――進一步加大本地研發和推動行業應用落地

愛立信不僅與政府部門就5G技術研發展開探討和試驗,而且與包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在內的所有運營商客戶展開了眾多5G合作項目。2016年9月,愛立信成功完成中國5G技術測試的第一階段工作。2017年2月,愛立信與中國移動簽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在雲無線接入網方面開展合作。2017年2月,愛立信加入中國移動5G創新中心。2017年,愛立信還與三大運營商攜手創建了各種各樣的5G和物聯網用戶案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