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一枚

從古到今,人們就有儲蓄錢幣的傳統習俗,據瞭解,錢幣收藏一般分為紙幣、金銀紀念幣和古錢幣三大類,而古錢幣中銀元一直是一大熱點。因為銀元材質珍貴,藝術價值高。同時,銀幣制作量比古錢和民國紙幣少得多,加上清末、民國戰亂連連等因素,一些較珍貴的銀元品種存世量已稀少。

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一枚

 古錢幣是不可再生之物,收藏一枚少一枚。光緒元寶是近代機制幣中的精品,也是價值很高的革命文物,極具歷史意義。光緒元寶鑄造工藝精美,藝術氣息濃郁,在收藏界極具市場價值,在藏品交易市場上表現異常活躍,取得了十分漂亮的成交記錄。作為收藏界的後起之秀,光緒元寶升值的速度簡直令人咂舌。

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政府的無能導致了後期的衰落。然窮則思變,清朝統治者發動洋務運動,做出積極進取的主要舉措,雖然不能改變封建王朝的覆滅,但卻讓社會方方面面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其中鑄幣業是其中之一。光緒十三年,兩廣總督張之洞向清政府奏請並得到批准,購買英國喜敦造幣廠的造幣設備,在廣東率先設立錢局首鑄機制錢幣以抑外幣。其後,各省紛紛仿效,購置國外造幣機械鑄造銀元。當時機器鑄幣如火如荼,共有十九個省局參與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錢幣,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陳先生的此枚光緒元寶便是由此誕生的。該錢幣正面鮮然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背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歷史特色顯著。

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一枚

光緒元寶是大清光緒年流通大面值貨幣之首,是我國首批引進海外技術的印發流通貨幣,對於現今也蘊藏了一定歷史意義。鑄幣廠繁多,使光緒元寶的版別比較多,其中不乏一些特別有價值的種類。由於當時清政府條件所限,大多數光緒元寶均由著名的英國倫敦伯明翰造幣有限公司的機器所造,可謂中西結合,自然也多了一些西方文化和色彩。但是清政府滅亡後,機器也隨之銷燬,所以後續無法再造,流通和存世的數量隨時間逐年減少,這也造成光緒元寶如今價格高昂的原因之一。

當今錢幣市場行情也是比較好,光緒元寶是錢幣收藏市場中最具代表性的佳作,在近年的拍賣市場中卻屢有出現,其中廣東省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元在拍賣中屢創佳績,價值可觀。陳先生此枚光緒元寶外觀造型高貴大氣,品相完好,圖文清晰,包漿自然,雕工完美無暇,十分精美,非常值得藏家收藏。

廣東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一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