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山西:地方水土與傳統工藝的完美結合 細膩柔韌的壽陽豆腐乾

這是暢行千里的地方名片,這是黃土高原上三千年積澱的醇厚風味,這是舌尖上的晉中美食,這是壽陽豆腐乾,它有著悠久歷史,有著悠悠長長的鄉憶鄉情,有著晉中土地特有的溫馨感受。

味蕾山西:地方水土與傳統工藝的完美結合 細膩柔韌的壽陽豆腐乾

壽陽豆腐乾

━━━━━━━━━━━━━━━━

1

壽陽豆腐乾的“出生”

相傳在白馬河畔的小山村,有一戶頗為奇怪的人家,家裡只有一老一少,卻非親非故。年輕人姓白,以賣豆腐為生;老頭偌大年紀,身體硬朗,卻啥都不幹。俗話說男大當婚,小夥子有個中意的姑娘,是王老財的大女兒,可王老財是個嫌貧愛富的勢利眼,說:“小夥子麻繩捆豆腐--提不起來”,沒想到老頭兒不依了,笑眯眯的說:“老王,俺們要是把這豆腐用繩子提起來,你又怎麼說?”王老財哈哈大笑:“鄉親們為證,明日你們要能用繩子把這豆腐提起來,俺用八抬大轎把自家閨女送上門來”。次日,村民們早早來到小夥子門前,當豆腐坊門被打開的剎那,大夥兒都驚呆了,往日白嫩的鮮豆腐被做成一方方小塊的豆腐乾。色澤金黃、細膩綿實、口感清香。大家夥兒一嘗,味道絕了。用繩子提起來更不在話下,王老財無話可說,只好兌現諾言。熱鬧過後,大傢伙才發現老頭兒不見了,小夥子家裡貼的年畫中的南極仙翁也消失了,眾人恍然,原來傳說壽陽為南極仙翁故里,這該是老仙人回鄉渡有緣人來了。這就是“壽陽豆腐乾”的由來。

味蕾山西:地方水土與傳統工藝的完美結合 細膩柔韌的壽陽豆腐乾

壽陽豆腐乾

━━━━━━━━━━━━━━━━

2

壽陽豆腐的“成長”

在古代,壽陽縣就是著名的晉商集散地,晉商帶著壽陽豆腐乾走向全國,從而使壽陽豆腐乾出名。並且,由於這個原因,壽陽豆腐乾吸取其他地區豆腐乾的優點,取其精華,改善自己的缺點,使其臻於完美。

山西省壽陽縣作為壽陽豆腐乾的成長之地,四周環山,高峻挺拔,山脈向內延伸,整個地形西北部、北部較高,向東南逐漸傾斜,呈階梯狀分佈。其最高處海拔1756米,東西兩邊河流出境處最低,分別是813米、937米。平均海拔1200米左右。壽陽屬於大陸性氣候,是寒溫乾燥區和寒溫半乾燥區,其特點是春秋季短暫不明顯,夏季涼爽無炎熱,冬季長而寒冷。年平均氣溫7.4℃,日照時間較長,降水量少,無霜期140天左右,所以是個非常適合做豆腐乾的地方。在歷史長河中,做豆腐乾的技術也在不斷改進,現代機械化的使用是自然而然的進步也是一份堅守與記錄。傳統工藝與現代技術的融合,進一步造就了美味。

味蕾山西:地方水土與傳統工藝的完美結合 細膩柔韌的壽陽豆腐乾

壽陽豆腐乾

━━━━━━━━━━━━━━━━

3

壽陽豆腐乾的“美貌”

壽陽豆腐乾塊形較平整,外觀褐紅,內顯金黃,口感堅實,組織細膩有韌勁,無豆腥味,鮮香味美,營養豐富,是當地歷史最為悠久的名俗食品,在康熙年間,就已經開始製作,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小小豆腐乾,意味雋永;尋常小食,聲名廣佈。豆腐乾顧名思義豆腐的再加工製品,它兼具豆腐的多種功能,但也有著豆腐所不具備的美味,壽陽豆腐乾鹹香爽口,硬中帶韌,是有名的“素火腿”。在三晉大地的各種特色小吃中,壽陽豆腐乾的名氣,質量,特殊風味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味蕾山西:地方水土與傳統工藝的完美結合 細膩柔韌的壽陽豆腐乾

壽陽豆腐乾

其做法也各有特色。壽陽豆腐乾於晉中,無論是在飯店裡的精雕細琢,還是家庭餐桌上的煎炸、涼拌、熱炒;無論是出席高級宴席所品嚐的,還是兩三個朋友在路邊飯館小聚所食到的;無論是用作伴手禮,還是尋常小禮物,都是必不可少的東西,都是首選禮物。雖然它外觀平整,略顯褐色,其貌不揚但其所含載的歷史情誼卻是無法用語言和價值來衡量的。它的美感來自持久的歲月,深刻的歲月也打磨出美味的豆腐乾。它普遍卻不普通,它簡陋卻不簡單。

味蕾山西:地方水土與傳統工藝的完美結合 細膩柔韌的壽陽豆腐乾

壽陽豆腐乾

味蕾山西:地方水土與傳統工藝的完美結合 細膩柔韌的壽陽豆腐乾

壽陽豆腐乾

━━━━━━━━━━━━━━━━

4

壽陽豆腐的“人生價值”

由於土質和氣候適宜,壽陽大豆顆粒飽滿,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份,且品種多,產量高,豆種純正優良。用傳統工藝精製的豆腐乾,低糖、微鹹,口感細膩,味感清香,具有高蛋白質脂肪,高維生素低膽固醇等特點,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是具有獨特風味的高蛋白營養保健食品。

味蕾山西:地方水土與傳統工藝的完美結合 細膩柔韌的壽陽豆腐乾

壽陽豆腐乾

民生之道,以食為天;飯食之本,文化之根。 翻閱史書,細細盤點,有些土貢至今仍是人盡皆知的山西特產,而有些曾經風光無限的“三晉名品”,如今卻早已默默無名,他們被靜靜地記錄在歷代的地理志、地方誌和儀典中,當年“皇家貢品”的身份已漸漸被人所遺忘,將它們重新鉤沉,不只為了懷舊,更是寄望於深挖地方文化、重鑄本土特產輝煌。希望你食過壽陽豆腐乾,然後在今後的歲月慢慢回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