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劃調整行政區劃!滄州將迎來大發展……

谋划调整行政区划!沧州将迎来大发展……

河北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加快沿海地區開放開發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通過實施七大重點任務,到2020年,河北省經濟發展質量明顯提高,基本形成外向度高競爭力強創新要素密集生態文明發達開放開發新格局

谋划调整行政区划!沧州将迎来大发展……

主要目標

根據實施方案,河北省加快沿海地區開放開發的主要目標為:到2020年,秦皇島、唐山、滄州三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5000億元,年均增長7%左右;利用外資佔全省40%以上,進出口總額佔全省45%以上,港口集裝箱運量突破500萬標箱;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20%以上,服務業佔生產總值比重突破45%;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

谋划调整行政区划!沧州将迎来大发展……

重點任務

打造全方位開放開發新格局

1、構建雙向開放經濟帶。

堅持以開放促開發,向海拓展與向陸輻射並舉,發揮秦皇島、唐山、滄州市臨海臨港優勢,發展壯大開放型產業體系,推動港口轉型升級,增強城市要素聚集能力,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以港口為龍頭、城市為載體、開放型產業集聚發展新格局,打造全方位開放經濟帶

2、擴能提質兩大增長極。

曹妃甸區,發揮“一帶一路”建設重要交匯點優勢,依託“世界一流大港”,建設連接渤海灣與我國西北內陸腹地新出海口,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新格局。加快北京(曹妃甸)現代產業發展試驗區、綜合保稅區、中日韓循環經濟示範區和灤南保利國際物流產業園建設,打造河北對外開放“新窗口”。

渤海新區,發揮黃驊港“東出西聯”的區位優勢,加快國際貿易大港建設,積極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加快臨港物流產業園區、黃驊港綜合保稅區、滄州海洋經濟開發區、北京生物醫藥產業園等產業新平臺建設,打造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開放橋頭堡

3、做優做強三大支撐區。

打造一流國際濱海旅遊區,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發揮秦皇島生態環境優勢,推進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範區建設,拓展提升休閒度假康養服務功能,培育國際休閒旅遊、國際交流、國際教育、國際醫療康養、國際貿易口岸等五大品牌,打造一流國際旅遊城市和度假康養目的地。打造現代化濱海工業區,按照“三個努力建成”和“率先全面建成高質量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強市”總體要求,支持唐山市全面提升國別園區、跨省共建園區的開放合作水平,打造與國際產業分工深度相融的現代濱海工業區。打造率先發展創新示範區,支持滄州市主動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積極培育面向中東歐產業合作平臺,打造與京津聯動、與“一帶一路”建設對接的率先發展創新示範區。

谋划调整行政区划!沧州将迎来大发展……

推進港口國際化轉型

1.優化港口主體功能。

堅持以城定港,推進秦皇島港由貨運為主的能源集疏港向客貨並舉的自由貿易港轉型,培育壯大接續產業,推進煤碼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秦皇島國際郵輪母港,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郵輪企業,開發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岸上旅遊產品。堅持以產興港,推進唐山港由傳統卸載港向國際綜合貿易大港轉型,承接秦皇島港散貨功能轉移,加快原油、LNG、液體化工碼頭、集裝箱等碼頭設施建設,開展中歐、中蒙俄國際海鐵聯運試點,進一步擴大集裝箱運輸規模,實現與唐山綜合保稅區聯動發展。堅持以港帶城,加快

黃驊港集裝箱轉運、汽車滾裝等碼頭建設,開通黃驊港與天津港間短倒班輪,推動黃新歐國際班列常態化運營,打造中國北方對接“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樞紐、雄安新區晉陝蒙等內陸地區便捷出海口。

2.完善港口國際貿易功能。

加強“智慧港口”建設,推廣應用全智能化技術裝備,加快“碼頭網上營業廳”和“物流服務交易廳”建設,推動港口信息數據與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互聯互通,推進口岸通關一體化,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推進唐山港、黃驊港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設,全力爭取進口水果、肉類、糧食等指定口岸資質,加快曹妃甸綜合保稅區和京唐港區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設,支持黃驊港設立綜合保稅區,推動秦皇島出口加工區轉型升級為綜合保稅區。加強港口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建設,深化與腹地內陸港對接合作,構建陸海雙向開放集疏運體系。

3.拓展港口國際市場空間。

借勢國際產能合作,加強與“一帶一路”建設沿線港口在基礎設施共建、國際航線開發、服務標準對接等方面的互利合作,共同開拓國際市場。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和國內外著名船公司,開通定期班輪,開闢內外貿航線網絡,壯大港口經停船隊規模,支持京唐港先行先試。挖掘現有“京唐—釜山”“京唐—關東”“秦皇島—仁川”航線潛力,積極開闢日韓、東南亞、澳洲、南美洲等國際集裝箱航線。在壯大國際客滾運輸基礎上,以秦皇島郵輪母港建設為契機,加快完善國際郵輪停靠、過境免籤、綜合保障等配套服務體系,逐步培育國際郵輪航線。

谋划调整行政区划!沧州将迎来大发展……

加速城市國際化進程

1.完善城市國際交往功能。

支持沿海城市通過我駐外使領館、外國駐華使領館等擴大對外合作,與外國城市建立友好城市。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達沃斯論壇、亞洲博鰲論壇、中非合作論壇、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等平臺,積極推進高端務實合作。鼓勵秦皇島、唐山、滄州市根據自身特點和對外開放需求,積極爭取承辦有關地方政府國際合作論壇,支持將海洋經濟曹妃甸論壇打造成國際論壇,拓展國際合作渠道。

2.增強城市創新活力。

發揮京津冀協同創新優勢,推動構建深度融合的區域科技創新合作共同體。全面發揮科技創新合作的先導、引領和催化作用,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科技創新人員交流合作,構建多層次的科技創新人文交流平臺。搶抓國際間科技人才加快流動的機遇,依託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培育創新合作人才隊伍,全面提升人才國際化水平。鼓勵有條件的科技園區和企業“走出去”,搭建雙向開放新載體。引進和培育一批有區域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的孵化器、技術轉移工作站、技術轉移中心、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等技術轉移專業服務機構,打造國際科技合作服務體系。

3.提升城市發展品質。

優化城市空間佈局,支持秦皇島市實施“東優西移、南控北進”,構建一城一港多組團城鎮空間佈局結構,建設一流國際旅遊城市;支持唐山市推進“一港雙城”建設,加快豐南區、曹妃甸區全方位融入主城區,實現港產城融合發展;支持滄州市謀劃調整行政區劃,構建“一港雙城三帶四區”城鎮佈局結構。提高城市規劃建設和服務管理水平,開展規劃期限至2035年的新一版城市(鄉)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推動“多規合一”信息管理平臺建設,支持沿海城市申建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充分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搭建智慧城市雲平臺,全面提升公共管理水平。

谋划调整行政区划!沧州将迎来大发展……

構建高質量開放型產業體系

1.提升優勢產業國際競爭力。

堅持精品化、高端化、精細化導向,推動傳統產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推進樂亭縣—海港開發區—曹妃甸區—灤南縣—豐南區—渤海新區一線精品鋼鐵產業帶建設,促進精品鋼鐵擴能提質。加快唐山機器人和軌道交通設備產業基地、秦皇島鋁製汽車零配件生產基地滄州激光裝備製造產業園曹妃甸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園區建設,鼓勵裝備製造企業加快向服務型製造商或綜合服務商轉型,帶動裝備製造業高端化發展。推進曹妃甸石化產業基地、渤海新區合成材料產業基地建設,打造精細化石化產業集群。

2.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

聚焦新一代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領域,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搶佔國內外市場。依託秦皇島信息產業基地、

渤海新區車載電子企業集聚區等,發展壯大電子信息產業。推動核電、風電、光伏三大產業基地建設,積極培育新能源產業。深化新技術研發應用,加快石墨烯、膜材料、高技術複合材料等產業化進程,著力實施一批新材料產業項目。加快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唐山灤南(北京)大健康國際產業園、玉田(同仁堂)中醫藥產業基地、滄州華晨藥業海洋生物科技產業園等項目建設,打造京津冀生物醫藥新興基地,培育形成高端原料藥為重點,化學制劑、現代中藥、生物新藥、保健食品協調發展的產業體系。

3.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

構建內暢外聯國際物流通道,著力推進沿海港口由傳統接卸港向現代綜合貿易大港轉型,加快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建設,發展壯大海鐵無縫對接集疏運體系,加快內陸港建設,構建深度融入國際市場的陸海雙向互動合作平臺。培育區域金融開放新高地,大力引進各類金融機構,拓寬“走出去”融資渠道,培育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展國際服務貿易市場,依託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加快跨境電商線上綜合服務和線下產業園區“兩平臺”建設,完善信息共享、金融服務、智慧物流等服務體系,建設互聯互通、覆蓋重要國別的新型外貿基礎設施體系。加快外向型服務外包基地建設,積極承接拓展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培育國際文化貿易服務基地,擴大服裝設計、出版物、美術品、廣告、動漫、網絡遊戲等文化創意產業相關貿易進出口。

谋划调整行政区划!沧州将迎来大发展……

完善陸海統籌的基礎設施網絡

1.完善沿海綜合交通網絡。

暢通向海鐵路網,推進唐曹、水曹、京唐城際等鐵路建設,加快石衡滄港城際鐵路前期工作,規劃研究承德至秦皇島、張家口—保定—黃驊港鐵路等項目,暢通黃驊港與山西、陝西、甘肅、新疆、山東,唐山港

秦皇島港與北京、內蒙古連接的鐵路運輸通道。加密沿海公路網,加快遷曹高速京哈高速至沿海高速段、曲港高速曲陽至肅寧段、唐廊高速唐山段建設,推進京秦高速遵化至秦皇島段、曲港高速肅寧至黃驊港段、邯港高速衡水至黃驊港段前期工作,加快推進渤海新區國道G337、G508赤峰至曹妃甸公路等疏港幹線公路的前期和建設工作。加強港口能力建設,重點抓好唐山港曹妃甸港區液體化工碼頭、京唐港區集裝箱泊位改造工程和黃驊港原油碼頭建設,謀劃建設秦皇島港郵輪碼頭工程。實施唐山京唐港、黃驊港航道拓寬工程。推進沿海機場建設,進一步開闢唐山、北戴河機場國際國內航線航班,努力推進北戴河機場季節性臨時對外開放水平,力爭2020年前實現北戴河機場正式開放。推進滄州中捷通用機場建設,開展滄州機場和唐山灣國際旅遊島、任丘、肅寧等通用機場前期工作,規劃研究曹妃甸等通用機場,力促漢沽與濱海新區合作共建濱海通用機場。

2.加強水利設施建設。

積極推進南水北調東線二期工程,謀劃實施從南水北調石津乾渠增設分水口門,向黃驊市、南大港產業園區、中捷產業園區、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港城區東西兩水廠和海興縣水廠等7個供水目標輸水項目。實施海水綜合利用工程,按照綜合利用、循環共生、多源開發、清潔發展的思路,構建海水淡化—濃鹽水製鹽—鹽化工循環經濟產業鏈。加快實施巴安水務、阿科凌新水源、首鋼、縱橫鋼鐵(唐山)等海水淡化及三友濃鹽水綜合利用等項目,推進北控集團曹妃甸百萬噸海水淡化項目、河鋼海水淡化項目等儘快實施。

3.保障能源供給。

加快推進華潤二期超超臨界發電機組工程和滄州華潤運東上大壓小熱電項目建設,著力實施大唐國際唐山北郊熱電廠項目、開灤灤縣熱電聯產發電項目、樂亭熱電聯產機組項目、國網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撫寧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和河北金建佳天然氣有限公司LNG接收站及配套發電項目等,加強渤海新區大唐電力機組

、國華滄東電力公司機組、華潤熱電二期熱電聯產項目謀劃建設,加快推進沿海百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和海興核電項目等新興能源項目建設,確保沿海地區能源需求。

谋划调整行政区划!沧州将迎来大发展……

構築對內對外開放新平臺

1.打造協同開放平臺。

支持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範區集聚國內外要素資源,培育壯大大健康、大旅遊產業集群。支持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加強北京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推動海工裝備、新能源、節能環保、通用航空等高端製造業主動參與國際產業分工,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支持

滄州科技創新產業園按照“一區多園”模式,加快交通設備、生物醫藥、微電子等專業化產業基地建設。支持滄州協同發展示範區深化與天津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物流、航線拓展、保稅區建設等領域對接合作。鼓勵秦皇島、唐山、滄州市深化與京津對接合作,通過技術轉化孵化、產業鏈對接合作、設施資源共用共享等多種途徑,構建多層次、寬領域協同開放平臺。

2.搭建國際產業合作平臺。

支持沿海地區優勢產能“走出去”,加快推進秦皇島加拿大泰瑞斯工業園區、河鋼中塞友好(河北)工業園、河北華通線纜集團唐山—卡拉幹達(哈薩克斯坦)線纜產業園、中烏(唐山)姆巴萊工業園區等境外園區和中東歐(滄州)中小企業合作區建設,打造一批國家和地區產業合作、企業聚集發展新平臺和對外投資載體。加強與外國駐華使館、招商機構以及我駐外使領館、華人社團、國外商會等機構合作,積極搭建企業“走出去”的信息平臺、融資平臺和信保平臺,提高企業國際化經營水平和風險防控能力。進一步做大做強各類開發區,提升開發區發展能級,增強吸引外商投資合作的平臺功能,提高開發區聚集產業外向度,積極參與國際產業分工合作,擴大外貿規模。

3.建設國際貿易集聚平臺。

推動曹妃甸綜合保稅區與港口聯動發展,發揮中國(唐山)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作用,加快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曹妃甸片區申報工作,爭取黃驊港綜合保稅區儘快獲批。加快黃驊港、曹妃甸港、京唐港進境肉牛加工(屠宰用)項目試點口岸和唐山港汽車整車進口口岸、秦皇島港進境水產品冷鮮肉汽車平行進口口岸建設,培育壯大口岸經濟規模。鼓勵秦皇島出口加工區利用稅收和外匯管理政策優勢,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國際貿易和服務貿易,力爭升格為綜合保稅區。推進曹妃甸中日韓循環經濟示範基地、唐山海港中東歐產業園、中國樂亭拉美產業園、中捷中歐產業園等國別產業園建設打造成中外合作示範區。深化與天津自貿試驗區的戰略合作,全面複製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經驗,加速推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進程。

谋划调整行政区划!沧州将迎来大发展……

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1.優化提升政務環境。

對標國際一流,加強制度創新,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大力開展以創新創業、服務發展、服務民生為主要內容的“雙創雙服”活動,加快構建穩定公開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構建智慧型政務服務體系。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最大力度“減多減繁、減時減負”,紮實推進“多證合一”。支持唐山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唐山曹妃甸經濟技術開發區、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等推行“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堅持內外資一視同仁對待,建立健全內外資“負面清單”准入制度。

2.健全完善法治環境。

完善知識產權政策法規體系,促進知識產權政策與科技、產業、金融政策相融合。建立企業知識產權信用信息系統,綜合運用行政執法、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等保護渠道,完善知識產權糾紛多元解決機制。強化互聯網領域和商業模式等新興領域及業態知識產權保護,加大侵權損害賠償力度。加強執法協作與聯動,促進行政執法與司法有效銜接,嚴查重大和典型專利、商標、版權違法案件,嚴懲知識產權侵權違法行為,加強知識產權國際合作與交流。

3.營造優質政策環境。

實行統一的內外資企業審批標準,內外資企業在項目核准和備案、企業設立、工商註冊、外匯登記、業務牌照辦理、資質許可、政府特許、標準制定等方面,除外商投資法律、法規有特別規定外,統一標準、統一時限、統一程序。鼓勵外資企業積極申報我省新興產業發展、製造業轉型升級、服務業發展、農業可持續發展、科技創新、生態環境治理、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對外貿易等產業扶持資金,與內資企業同等享受科技和產業支持政策。促進內外資企業公平參與政府採購招投標,深化政府採購制度改革,嚴格執行政府採購有關法律和制度規定,為內外資企業參與政府採購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進一步清理規範經營服務性收費和行業協會商會收費,切實降低企業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