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用一源”:中國當代水墨年鑑的哲學思考

“至微者理也,至著者象也;體用一源,顯微無間”。

這是北宋理學家和教育家程頤提出的哲學命題,源自其所著《伊川易傳》,這是一部註解《周易》的哲學著作。

那麼,這跟中國美術館的這場水墨年鑑展有什麼關係呢?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體用一源,顧名思義指事物中隱微的本原與其表露的現象之間,有內在的統一關係,而體用相涵,也恰恰體現在中國水墨藝術發展的脈絡之中。同時,程朱理學是中國古典哲學的精髓,這無疑是研究和審視中國當代水墨藝術發展的又一新維度。

綜觀2018·中國當代水墨年鑑三週年特展,學術水準較以往有了更大提升,並有官方學術系統支撐,西安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學院、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從這些主辦單位的陣容就可以看出。

此次年鑑展聚焦的主題是“面向未來的水墨藝術”,選取35位在2018年活躍的代表性水墨藝術家的精品力作60餘件,從不同維度呈現水墨藝術現狀,體現當代水墨藝術發展的現狀與趨勢。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對於當代水墨的興盛、喧囂、沉寂與重振,中國當代水墨年鑑是見證者也是參與者。三年時間以來,中國當代水墨年鑑深度合作藝術家131位,吸引近百萬名參觀者觀展。對於當代水墨的發展與審視、檢驗,中國當代水墨年鑑所展現的學術、先鋒、專業態度,也為水墨藝術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方向。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總結2018年,展望2019年,當代水墨全新啟航,未來一定會帶來新的驚喜和可能”,這也是張凱和張宗喜兩位年鑑發起人、出品人的共同心聲。

參展藝術家(排名不分先後)

仇德樹、朱建忠、王天德、陸春濤、陳林、毛冬華、劉國松、王冬齡、張正民、王舒野、杜松儒、徐累、曾健勇、張見、高茜、徐華翎、塗少輝、李津、王曉輝、劉西潔、朱雅梅、杜小同、潘汶汛、陳蘇平、袁武、邢慶仁、馮斌、王勁松、武藝、劉子建、左正堯、李彥伯、魏青吉、張衛、王煜

部分參展作品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仇德樹,裂變 - 生命之一,222×430cm,宣紙、丙烯、墨、畫布,2016-2018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朱建忠,空度DJ01,250×195cm,紙本水墨,2018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王天德,後山圖——郭尚先行書書論,196.5×132.5cm,宣紙、墨、火焰、郭尚先書法,2017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陸春濤,荷塘·2016No.010,123×122.5,紙本水墨設色,2016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陳林,苔痕·和,50.3×85.1cm,紙本水墨設色,2018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毛冬華,多雲轉晴, 200×195cm,紙本水墨,2009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劉國松,環中B,90×181cm,墨材,拼貼,紙本,1973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王冬齡,大象,248×129cm,紙本水墨,2017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張正民,記憶南極—茫之五,139×75cm,紙本水墨,2015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徐累,互山-4,79×46cm,紙本水墨設色,2018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張見,藏春冊·流風,58×84cm,絹本水墨設色,2015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徐華翎,踏雨尋梅,116×100cm,絹本水墨設色,2018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王曉輝,手稿2012-2018系列之一,14×20cm,紙本水墨設色,2018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劉西潔,于右任,190×100cm,紙本水墨,2006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潘汶汛,麓,143×76cm,紙本水墨設色,2018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邢慶仁,柳林,134×83cm,紙本水墨設色,2017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王勁松,水墨人物No.51,91×49cm,紙本水墨,2004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武藝,仿古花卉圖,48.8×70.8cm,紙本水墨,2018

“体用一源”:中国当代水墨年鉴的哲学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