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開放40年 之「英模譜」許奎:在破案中練就“最強大腦”

冬日江城,一連數日降溫,寒風襲人,平日喧鬧的湖北省武漢市江漢路步行街人影稀疏。細雨飄落,一個藏藍的身影在路口、門店忙得手腳不歇,一會兒調看視頻監控,一會兒走訪店員,不知不覺流下汗滴。這個剛剛37歲,江城家喻戶曉的“80後”熱血刑警許奎,剛剛獲評武漢首屆“十大基層法治人物”。

致敬改革開放40年 之「英模譜」許奎:在破案中練就“最強大腦”

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工作站——“許奎工作站”成立4年,成為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分局破案的有力支撐。分局凡查不透的、視頻關聯不上的“疑難雜症”案件,到這裡,都會找到突破口。

許奎有個座右銘:“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盡100%的努力!”

案子再小,決不放過一個壞人

皮膚黝黑,目光如炬,身板筆直,許奎給人第一印象:正氣凜然。性格爽朗的他一提到破案,興奮、自信的表情不時閃現。

“當刑警是我兒時的夢想。高考後,我如願以償進入湖北警官學院刑偵專業。2003年,當我滿懷激情準備加入警隊時,學校通知警校生不再包分配,參警還需通過‘國考’。”許奎回憶自己的從警路,頗有感慨。雖是上世紀80年代生人,許奎家中經濟條件卻十分有限。他白天出去打工,晚上覆習備考、苦練長跑。追夢路上,命運似乎故意捉弄他,一連兩次考試,全都失敗。

倔強的許奎一聲不吭,挑燈夜戰。2005年,警營的大門終於被他叩開,他成為江岸分局臺北街派出所的一名刑偵民警。

“一進派出所,我每天有使不完的勁,如飢似渴地學習,起早貪黑查案。人黑了、瘦了,我更有成就感了,老百姓滿意就是我的價值所在。”許奎特別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

當年4月,他遇到在臺北路一餐館打工的兩兄弟報警,說有幾個年輕人攔住他們,威逼要錢。當時兩兄弟身上只有一元,年輕人氣急敗壞,一頓暴打後讓他們次日在指定地點交幾百元,否則後果嚴重。

次日上午,兄弟倆去交錢,那幾名年輕人沒有出現,暗中布控的許奎失望而歸。但他沒有放棄,留下了自己的手機號,讓兄弟倆一有情況就趕緊和他聯繫。三四天後,那幫年輕人再次出現,兄弟倆趕緊給許奎打電話。許奎快速趕到,不等增援力量趕到,就將兩個年輕人抓獲。通過這件事,他立下誓言:老百姓再小的事情,身為警察也得看成天大的事情。任何一個壞人,都不能從我身邊溜走。

當年夏天,臺北街派出所轄區接連發生撬盜汽車號牌敲詐車主的案件。嫌疑人每次作案後,都要敲詐受害人100元至500元,單起案件損失並不大。許奎通過大量走訪、取證,串並同類案件近百起。從涉案賬號、銀行卡交易流水中摸索規律,終於發現了嫌疑人的活動軌跡。隨後20余天,他帶領民警頂著高溫酷暑,連續布控守候,終於將犯罪嫌疑人抓獲,現場查獲車牌10餘副及作案工具,群眾拍手稱快。

一年不到,見習期未滿,他就榮立個人三等功。2006年,因業務能力突出,他被調入江岸分局刑偵大隊,專攻“小案”。

“最強大腦”,在勤學善思中練就

在“許奎工作站”,大家有一個共識:查不透的、視頻關聯不上的“疑難雜症”案件,帶著案卷攔下許奎,他總能找到最細微的突破口,成功破案。

為何很多看似無解的案子,到了許奎手上,就能“柳暗花明”?許奎真的有“最強大腦”嗎?

“他最大的特點是善於學習、喜歡思考。”同事劉康說,當同齡人把時光耗在網絡娛樂時,許奎卻在琢磨如何把現代科技手段運用到偵查實踐中。

今年7月3日凌晨,江岸區一位家住11樓的居民家中遭竊,小偷拿走了2檯筆記本電腦、8張購物卡和200元現金,然而視頻裡沒有發現有效線索。“拿走購物卡,嫌疑人肯定會想辦法把購物卡里的金額變現,你們沿著這個線索仔細查一查。”許奎為辦案民警指明方向後,次日,小偷就被抓獲。

“辦案時,許奎思路開放,總能另闢蹊徑找到方向。”劉康說,許奎還有一個“半小時定律”,當視頻追蹤很久無果時,他都會說,再堅持半小時,很多時候真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為民情懷,決不能讓人民群眾失望

由於受損不大,嫌麻煩,有一些受害人不報案或見破案無望而撤案。對此,許奎以破案服人。

2015年1月的一天,一名女士報警,稱錢包在江岸區一家咖啡店被偷。監控裡,嫌疑人始終沒露正臉。許奎要做筆錄,失主失望地“寬慰”他:“算了,算了,損失不大,不為難了。”

“這是慣扒,請你協助我‘辦’了他!”許奎耐心勸解。雖沒看到正臉,但從嫌疑人禿頭、個兒高、穿風衣、走路姿勢等特點判斷,許奎心裡已有眉目。這與他每天走訪、研判、梳理警情分不開。案發次日,許奎就布控將嫌疑人魏某抓獲,還帶破系列扒竊案。

這不是許奎第一次遇到受害人不願報案的情形。此前,有位年輕女孩兒遭街頭飛車搶奪。“反正破不了,立不立案我不在乎。”女孩兒對負責辦案的許奎說,自己還得上夜班,沒時間。聽了這話,許奎心裡很不是滋味。

“你幾點下班,我來接你。”“凌晨兩點!”女孩兒有點不耐煩。許奎還真開著私家車等到凌晨兩點把女孩接到分局報案。最終,許奎不僅破了案子,還追回了被搶財物,徹底改變了女孩對警察的印象。“受害人不願報案是刑警最大損失!”在許奎看來,群眾不是不想報案,而是覺得報案也破不了,就是破案也不一定追得回來損失。

“身為警察,決不能讓人民群眾失望。群眾的事再小,也得看成天大的事去辦。”許奎說,他的電話號碼公佈在社區後,常有人就辦戶口、找手機等小事找他,他也積極幫忙解決。

今年5月,人社部、公安部聯合發文授予許奎“全國公安系統一級英雄模範”稱號時指出,許奎從警14年來,長期戰鬥在打擊犯罪第一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破案思想,聚焦侵害群眾利益的“盜搶騙”案件,苦練克敵制勝本領,帶領民警先後破獲各類案件2600餘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70餘名,挽回經濟損失1200餘萬元,為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保衛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出了突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