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打重窝“李大盆”一个不打窝“崔小勺”,到底学哪个能钓大鱼

钓鱼必须打窝,这是我们很多钓鱼人都明白的一个简单道理,但是具体怎么打,打多少,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放眼钓鱼界,能人实在不少,前有“中国钓王”邓刚、“鱼饵大师”易哲、“九九钓王”化绍新;现有“行者小崔”崔秉亮、李大毛、还有夏利俊等等,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打窝技巧。比如:玩路亚的夏利俊,用泥鳅打窝,渔获喜人。

老话说的好:“哪个垂钓大师不是用饵料喂出来的?”只不过方法用的对,喂饱了鱼也充实了自己;方法用的不对,鱼是喂饱了,自己啥也没学到。所以打窝这件事说好听点是钓鱼的一种技术,说不好听点就是喂鱼......

一个打重窝“李大盆”一个不打窝“崔小勺”,到底学哪个能钓大鱼

李大毛:中国库钓发起人之一,曾拜师于“钓王”化绍新,而后凭借自己多年的参赛经验以及对钓鱼的理解,在技术上自成一家。对于野钓大鱼有自己独特的思考与钓法。后来拍摄游钓中国,全国各地钓友会友,连续钓获大青鱼,据说最大的一个150多斤,破了全国的手竿钓青鱼记录!

崔秉亮——“行者小崔”,中国最早的游钓行者,年平均钓鱼200多天。2016-2017年,他作为主角的栏目《钩尖江湖》第一、二两季,深受广大钓鱼人特别是数以千万计的草根一族垂钓爱好者的青睐,在钓界家喻户晓。

一个打重窝“李大盆”一个不打窝“崔小勺”,到底学哪个能钓大鱼

看过这两个人的视频的就知道,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打窝方法。大毛老师基本上到了某个钓点以后都是大盆大盆的打窝“要想鱼上岸,须拿粮食换”,几十上百斤的商品饵打进去,相当有“份量”。因此,李大毛老师也被网友调侃为“李大盆”,还有一些细心的网友,称,“每次打窝水位都会上涨十公分”,连大毛老师的师傅化老师都笑了,回应网友,“打大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每次来到一个地方,首先想着的不是钓鱼,不是钓多少鱼,而是想着今天我上这喂鱼来了”而小崔老师则每次钓鱼打窝之前就强调窝子一定要少打、勤补的一种理念。小崔老师有两大喂鱼绝招,一是散饵喂鱼,二是连续的少量的扬颗粒或者玉米。江湖人称:“崔小勺”,但其实这种方式虽然看似窝量不重,实际上算起来也不少。这两打窝方法可以说引来了很多钓鱼人的激烈争论,那么这两种打窝方法到底哪种更好呢?

一个打重窝“李大盆”一个不打窝“崔小勺”,到底学哪个能钓大鱼

采用哪种打窝方式需要看我们作钓的水情。鱼类生活在水中,因此钓鱼首先要与各种不同的、保护并隐蔽着鱼类的水体——沟河、水库、湖泊、大江甚至海洋打交道。某一水域的鱼情是否适合垂钓,这就要通过对垂钓水域水情观察。才能大概知道水域中有鱼无鱼、是什么鱼、鱼的多少等问题,以便正确选择钓鱼水域、垂钓地点,确定饵料及垂钓方法。

水情主要包括水色、水的动静、水的气味、水的温度、水的深度及其流动变化等方面,而水的动静又是鱼儿在水中括动及其觅食情况的灵敏反映。因此,根据水情,察颜观色,就可以判断出水中的鱼情了,这是垂钓前一项重要的准备工作。

一个打重窝“李大盆”一个不打窝“崔小勺”,到底学哪个能钓大鱼

李大毛老师每次都要守钓好几天。在水库等自然水域想要钓大体型鱼,不拿粮食换根本不现实,而且大毛老师还要顾及到拍摄节目的进程,不可能一蹲几天。

小崔老师钓鱼几乎都是不到一天时间。如果打重窝的话,可能鱼会进窝,但是鱼可能没时间吃到你的鱼钩那里,所以此时选好位置打小窝,是很有必要的。

这些大师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喂鱼之道,新手学钓鱼不妨参照前人的经验,多试多想多总结,这个喂法不对就换一种,直到找到最合适自己的那个方法。还有有时候我们去野钓的时候总能遇到各色各样的人,这时候多注意观察也一样,看看打重窝和少打窝的区别,撒酒米和抛重窝的鱼获等等,我们总能学到点东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