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擁有自信心是一個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體現。如今,有許多的孩子表現出了自信心的缺乏,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一、家長要做好孩子自信心建立的引導者。由於孩子年齡比較小,缺乏對自信心的理解,家長要適時引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在面對孩子畏懼、害羞等缺乏自信表現時,要及時的疏導,告訴孩子產生這種想法是正常的,人人都會遇到但是你要勇敢的面對,大膽的展示自己並告訴孩子“你能行”,培養孩子建立自信心的信心,讓孩子在生活、學習中敢於嘗試挑戰。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二、對孩子進行適當的鼓勵。在日常生活中,每當孩子獨立完成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要加上例如“你真棒、真聰明 ”這樣的語言鼓勵,同時配合肢體鼓勵,例如“豎大拇指、微笑、點頭”等,讓孩子能夠感覺到自己的行為得到了別人的認可與贊同,潛移默化中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三、要學會賞識孩子。孩子是一個高速成長的個體,有些新的變化孩子自身可能沒有注意,但是作為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一舉一動,要善於從平常中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擇機將閃光點進行適當的展示與放大,並及時的反饋給孩子,引起孩子的注意,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成長與進步。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四、讓孩子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家長們要抓住一切機會讓孩子與大自然進行零距離的接觸,開闊孩子的視野,只有深入大自然的懷抱,才能讓孩子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體會美的意義;發現更多新知識、新體驗、新感悟,從而培養孩子正確、健康的審美觀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五、讓孩子掌握主動權。

家長們要將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個體,要適當放手並給孩子提供足夠的自由發揮空間,交給他們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衣服、做飯、刷碗、擦桌子,掃地等,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也可以讓孩子真正體驗生活,讓孩子在勞動中得到鍛鍊和能力的提升,讓孩子在勞動中找到成就感。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六、尊重孩子的選擇。有些家長擔心孩子太小,缺乏判斷是非的能力。家長們要調整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態,不要以下達命令式的口吻與孩子對話,適當的聽取孩子的意見,多問幾個“你覺得呢?我們該怎麼選擇呢?你有沒有其他意見?”,提升孩子的參與度與存在感,堅持下去,你會發現孩子的選擇不是你想象的那麼糟糕。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七、不要輕易給孩子貼標籤。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大人們在討論孩子時說道“活潑、內向、淘氣、不愛說話”等這樣的詞語,其實這樣是非常危險的,首先這只是大人們的片面推斷,不代表孩子的整體性格,其次,孩子聽到後容易讓他們自己給自己定位,當貼上一個固定的標籤後,就會限制孩子的發展空間,影響孩子的綜合、全面發展,自信心自然會越走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