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拥有自信心是一个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体现。如今,有许多的孩子表现出了自信心的缺乏,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一、家长要做好孩子自信心建立的引导者。由于孩子年龄比较小,缺乏对自信心的理解,家长要适时引导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在面对孩子畏惧、害羞等缺乏自信表现时,要及时的疏导,告诉孩子产生这种想法是正常的,人人都会遇到但是你要勇敢的面对,大胆的展示自己并告诉孩子“你能行”,培养孩子建立自信心的信心,让孩子在生活、学习中敢于尝试挑战。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二、对孩子进行适当的鼓励。在日常生活中,每当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们要加上例如“你真棒、真聪明 ”这样的语言鼓励,同时配合肢体鼓励,例如“竖大拇指、微笑、点头”等,让孩子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行为得到了别人的认可与赞同,潜移默化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三、要学会赏识孩子。孩子是一个高速成长的个体,有些新的变化孩子自身可能没有注意,但是作为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要善于从平常中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择机将闪光点进行适当的展示与放大,并及时的反馈给孩子,引起孩子的注意,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四、让孩子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家长们要抓住一切机会让孩子与大自然进行零距离的接触,开阔孩子的视野,只有深入大自然的怀抱,才能让孩子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体会美的意义;发现更多新知识、新体验、新感悟,从而培养孩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五、让孩子掌握主动权。

家长们要将孩子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要适当放手并给孩子提供足够的自由发挥空间,交给他们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洗衣服、做饭、刷碗、擦桌子,扫地等,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可以让孩子真正体验生活,让孩子在劳动中得到锻炼和能力的提升,让孩子在劳动中找到成就感。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六、尊重孩子的选择。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太小,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家长们要调整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态,不要以下达命令式的口吻与孩子对话,适当的听取孩子的意见,多问几个“你觉得呢?我们该怎么选择呢?你有没有其他意见?”,提升孩子的参与度与存在感,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孩子的选择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七、不要轻易给孩子贴标签。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大人们在讨论孩子时说道“活泼、内向、淘气、不爱说话”等这样的词语,其实这样是非常危险的,首先这只是大人们的片面推断,不代表孩子的整体性格,其次,孩子听到后容易让他们自己给自己定位,当贴上一个固定的标签后,就会限制孩子的发展空间,影响孩子的综合、全面发展,自信心自然会越走越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