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总体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今年4月以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组织相关部门和五市对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施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形成了《自治区“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经自治区政府研究后,于11月下旬提交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

从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看,《纲要》确定的绝大多数指标达到了预期进度。地区生产总值前两年平均增长7.9%,高于规划目标0.4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前两年平均增长9%;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7.6:45.8:46.6,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6%;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13%,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1.4%;38.6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2.15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390万人,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1%和8.5%;万元GDP用水量累计下降19%,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76.4%,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城市年均浓度累计下降10.6%,地表水质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完成国家下达考核目标。

从主要任务推进情况看,《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取得积极进展。一是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去产能任务顺利完成,银西、中兰、包银高铁等一批补短板项目相继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现代煤化工、纺织、大数据、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1+4”等特色优势产业总产值比重占农业总产值的86%以上。二是脱贫富民战略扎实推进。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8.6万人,551个贫困村脱贫出列,盐池县整体脱贫摘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速。组织实施20类400多个公共服务项目,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三是生态立区战略成效初显。实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行动”,水、空气质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目标完成国家下达任务。从严从实抓好中央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贺兰山、六盘山、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综合整治和国土绿化行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四是城乡山川统筹得到加强。制定了宁夏空间规划,划定了“三区三线”,加大了空间管控力度。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银川都市圈建设全面启动。建设美丽乡村138个,全国文明村镇达40个。五是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实施“不见面、马上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减少66.7%。开放通道加快建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09公里,河东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成投运,旅客吞吐量825.4万人次。

总体看,《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总体进展顺利,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全区经济呈现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也应看到,还有个别指标未达预期进度,包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外贸进出口总额、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个预期性指标和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单位GDP能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3个约束性指标。《纲要》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主要是稳增长压力持续加大、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开放水平依然不高等。

“十三五”后半期,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强化《纲要》实施,重点从以下个方面发力。

一是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持续扩大精准有效投资,在继续抓好规划项目建设的同时,对接国家重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十大领域”工程,再谋划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项目落地率和资金到位率。贯彻落实中央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继续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二是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30条”,继续实施好传统产业提升、特色产业品牌、新兴产业提速、现代服务业提档“四大”工程,全面推进工业对标提升转型发展“十大行动”,扎实推进工业园区整合和低成本化改造,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兴服务业,推动存量变革和增量崛起。三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五县一片”深度贫困地区,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核心,靶向实施“十大”工程,推进产业项目、培训就业、小额信贷、帮扶措施和扶贫保险“五到户”,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四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生态立区28条”,继续实施蓝天碧水净土行动,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贺兰山六盘山罗山重点保护行动、新一轮国土绿化行动等。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严格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五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落实《宁夏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质量兴农、农村产业融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乡村人才支撑、文化繁荣兴盛等一批重点工程、重点行动、重点计划,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六是加快建设银川都市圈。加快制定银川都市圈协同发展规划,建立重点产业联盟,推进苏宁产业园建设,推动都市圈主导产业统筹布局,设立都市圈建设投资基金,实施一批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大项目,打造引领全区发展的新引擎。七是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不见面、马上办”审批模式,落实“两个清单”制度。全面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扎实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