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建築整體

“自然界中的所有物質,山脈,溪流和空氣,包括我們都是由光所構成的。光是物質的製造者,物質的目的是投下陰影,而影子屬於光。”正如路易斯康所說,我們用光做導演,影子做主角,進行空間敘事。引導人們體驗個性、獨特的光影空間。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光與影對建築簡潔有力的雕刻 攝影:曾江河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建築在鏡面水景中的倒影與廊道中光線經過金屬網簾後斑駁的影子相互輝映 攝影:曾江河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靜謐、優雅的休閒空間 攝影:曾江河

項目選址在南京江寧片區規劃中的一處城市公園中。用地侷促,周邊環境雜亂喧囂。我們用一個看似簡單的方案緩解緊張的用地:一個方盒子,一片鏡面水景,和一條L型迴廊。L型迴廊將不規則地塊劃為停車場。建築在鏡面水景中的倒影,與廊道中光線經過金屬網簾後斑駁的影子巧妙地融合。光與影將空間不斷地雕刻、延伸,賦予空間動態的序列感和靜謐的個性。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廊道倒影與鏡面水景 攝影:曾江河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形體生成——一個方形盒子、一片鏡面水景和一條L形迴廊

光影形塑

人們經過光影的洗禮,轉身的瞬間建築的形象即映入眼簾。設計力求建築室內外及景觀材料統一,旨在讓建築空間體驗呈現清晰的邏輯。我們以高透玻璃、超白U型玻璃、石材及鋁板覆蓋建築外觀,反覆推敲透明、半透明、實體三種界面之間的比例,探討光影之下虛與實、輕與重之間的關係。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細部實景呈現 攝影:曾江河

首層玻璃高透低反,意在消隱,襯托建築的雕塑感。超白U型玻璃在光線下呈現溫潤的半透明質感,展示出優雅的藝術氣質。淺灰色石材連續的橫向紋理伴隨光與影的變化,彷彿記錄著時間的流逝。由白色鋁板雕刻而成的“時光之窗”位於二層,用靜態框架記錄了光影的路徑,達到時間與空間的延續、串連。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U玻後溫柔的光線,禪意的庭院景觀,動態光影空間相互交織 攝影:曾江河

光影空間

斯蒂芬·霍爾曾說:“光線可以塑造空間氛圍,也使空間產生一種不可確定的性格,形塑出在行經空間時短暫的即時性經驗體會。”光作為建築空間的靈魂,建築室內設計了光之接待廳、光之展示區、光之休閒區三種形態各異的光空間。引介光與影,構築向量秩序。探尋光影的變幻、空間的透明性、以及光影空間中材料的詩意表達。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光影空間——3個光空間 攝影:曾江河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光影空間一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光影空間二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光影空間三

“光之接待廳”中上下兩層空間的人們被一條線性、精巧的兩層通高空間聯繫在一起,產生了空間對話。當光從屋頂線形的天窗灑下來時,空間與材料的詩意在不經意間呈現出來。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光之接待廳首層看向屋頂線形天窗 攝影:曾江河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光之接待廳二層回看一層,光影空間與材料的詩意表達 攝影:曾江河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光之接待廳——線性、精巧的兩層通高空間

“光之展示區”的屋頂天窗呈方形,光線經過折形鋁板形成數條光影,宣洩而下。光線經過淺灰色橫紋石材的折射和漫反射在四周富有韻律的短牆間漫遊,賦予空間博物館的獨特氣質。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散發藝術氣質的展示區 攝影:曾江河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光之展示區首層具有獨特的博物館氣質 攝影:曾江河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光之展示區二層的光影空間 攝影:曾江河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光之展示區——方形的兩層通高空間

“光之休閒區”以大尺度的長方形邊廳將二層走廊空間與首層休閒區空間疊合在一起。天窗下的折形鋁百葉巧妙地隱藏了屋頂的縱向鋼樑,將光線過濾。產生的動態光影伴隨時間的流動,在空間中舞動,記錄著時間與空間的交織、互動。空間頓時安靜,感受不到咫尺之外城市中的車馬喧囂。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午後的二層走廊空間 攝影:曾江河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天窗光線經過折形鋁百葉過濾產生動態的光影效果 攝影:曾江河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折形鋁百葉巧妙地隱藏縱向結構橫樑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光之休閒區——二層走廊空間與首層休閒空間完美疊合、對話

光影序列

沿永勝路的城市界面,建築巧妙借景,越過景牆以一種極致、安靜的水平姿態,與嘈雜、喧囂的城市對話。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建築以一種極致、安靜的水平姿態與嘈雜、喧囂的城市對話 攝影:曾江河

院落空間中,建築與景觀之間以借景和移步換景的方式,讓狹小的場地空間小中見大,豐富空間體驗。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建築與院落景觀相互輝映 攝影:曾江河

折線形廊道的多次轉折及精心設計的片段化場景,在光影的不斷變幻中,讓人們不經意之間對即將到達的場所產生期待。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折線形廊道延長了人們的行進路徑 攝影:曾江河

隨著人流的延伸,映入眼簾的便是接待廳了。光影在兩層通高的石牆上不斷變幻,將人們引向身後等待多時的展示區。離開展示區,短牆間滲透出來的光線接向休閒區。豁然開朗的通高空間伴著溫柔的光線散發出的靜謐氛圍,寶貴得如同盛宴後的清茶,讓之前的光影變幻得以慢慢回味。休閒區盡端的折線形旋轉樓梯雕塑感十足,暗示著通往二層的重要流線。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光影不斷變換的接待區石牆 攝影:曾江河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俯瞰折線形旋轉樓梯與休閒區 攝影:曾江河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深咖色的折線形旋轉樓梯與周邊的灰調對比鮮明 攝影:曾江河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折線形旋轉樓梯的二層入口 攝影:曾江河

結語

希望這棟藏於喧囂鬧市中的建築可以喚起人們對生活本質的探尋。建築,化繁為簡,讓光在空間中敘事。引導人們在光與影之間穿梭,感受時間與空間的對話,細品生活美好。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二層生活體驗中心的迴廊空間 攝影:曾江河

項目圖紙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一層平面圖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二層平面圖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東立面圖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南立面圖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1-1節點圖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2-2節點圖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3-3節點圖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4-4節點圖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5-5節點圖

南京時代天樾都會美學中心—南京天華

6-6節點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