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僧在西域被當成奸細 匈奴王對張騫的仁義促成了其亡國

為什麼唐僧在西域被當成奸細 匈奴王對張騫的仁義促成了其亡國

唐僧在西域是被當做奸細的。

玄奘一行偷渡出境,沒有通關文牒,其實,在當時,許多真正的諜報人員也是以宗教人士的身份前往其他國度的,這和滿清時期,許多西方人以傳教士的身份來中國是一樣的,當年那些做情報工作的人員,也會把自己打扮成為僧侶,對於當地西域小國的統治者來說,他又怎麼能夠容易判斷誰是假和尚誰是真間諜呢?

為什麼唐僧在西域被當成奸細 匈奴王對張騫的仁義促成了其亡國

就算是他真的是一名高僧,也不排除他順便作為唐王朝的派出間諜而存在。

雖然說,歷史上的玄奘是一個真正的宗教人士,但在當時,他的確是有可能起到是類似於日本浪人的作用的。其實,御弟哥哥回去之後,唐王還真的曾經要求玄奘還俗,為自己幹。只不過玄奘同志以全人類的幸福為己任,狠心拒絕了。

為什麼唐僧在西域被當成奸細 匈奴王對張騫的仁義促成了其亡國

其實,《大唐西域記》對於唐王朝來說,也相當於是蘭德公司為美國政府做的《與中國開戰——想不敢想之事》之類的中國問題研究報告(蘭德公司就是據說在朝鮮戰爭開戰之前,曾經想要以500萬美元賣給美國政府一個分析結論的公司,朝鮮戰爭結束以後,美國政府依然花了500萬購買了蘭德的分析報告,報告的開篇就是如果聯合國軍攻打北朝鮮,中國政府會出兵)。

為什麼唐僧在西域被當成奸細 匈奴王對張騫的仁義促成了其亡國

玄奘偷渡出境前往天竺求法的時候,西域還有50餘國,玄奘返回的時候,西域已經沒有多少獨立國家了。

軍事行動是以情報工作為先導的,所以出使西域的張騫,對於匈奴來說,是有非常巨大的國家威脅的。但奇怪的是匈奴王朝曾經兩次抓獲了張騫,但卻都沒有過分為難他。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長得特別帥。

為什麼唐僧在西域被當成奸細 匈奴王對張騫的仁義促成了其亡國

匈奴王不僅沒有傷害張騫,而且還讓他在匈奴結婚生子,只不過是不允許他再回到漢朝而已,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匈奴王對於這個可能對自己造成巨大威脅的情報工作人員非常的仁義。

有些時候,僅僅只是因為通個信息就會使長期的統治有崩潰的危險。有些信息的溝通會是毀滅性的,如果說沒有出使西域的使節存在,西域各國也許不會想到有一個強大的漢王朝為支撐或者後援,那麼對於他們來說,匈奴的存在,就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他們將更加順從地服從匈奴。

為什麼唐僧在西域被當成奸細 匈奴王對張騫的仁義促成了其亡國

即使是現在,間諜也不受戰爭法的庇護。如果匈奴王更加殘暴一點,不僅僅只是拘留並且妥善安置出使西域的張騫,而是直接殺害,中國歷史的進程也許就會完全不一樣。

然而,歷史是沒有辦法改寫的

為什麼唐僧在西域被當成奸細 匈奴王對張騫的仁義促成了其亡國

於是,後來就有了班超成名的歷史大片,很多的西域國家漸漸從匈奴的盟國,轉變成為漢朝的附屬國。再後來,就有了“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不斬樓蘭誓不還”也漸漸成為漢族軍事冒險家的豪言壯語。

所以,你也就能理解,為什麼唐僧會被當做奸細對待?

為什麼唐僧在西域被當成奸細 匈奴王對張騫的仁義促成了其亡國

如果歷史可以重來,也許匈奴王會更狠心一點。

生存競爭永遠都是殘酷的,當所有的情報工作都已經完成之後,就輪到匈奴人唱這樣的悲歌了“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