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孩子”的父母

“鬥孩子”的父母

回京的高鐵上頗為熱鬧,有種綠皮車的錯覺。附近兩個四歲左右的孩子,一個由爺爺帶著到哈爾濱,一個由媽媽帶著到北京。在我的經驗裡,兩個四五歲陌生的、天真爛漫的男孩兒相遇,一般都玩不到一起。兩孩子說話也比較有特色,一個北京腔,一個大碴子味。東北孩子相對比較活潑,在車上和爺爺大嗓門地說笑,頗具東北二人轉的神韻。隔著過道的北京小孩帶著眼鏡,看上去安靜文氣,估計是被吵到了,搭了一腔,結果一場兩個男孩的較量就此開始。兩人先打口仗,一個北京腔,一個東北音,你一句我一句,把各個動畫片裡的人物搬出來對戰,兩個家長在一旁沒有理會。若到此為止,此事算是旅途上的小插曲,雖然有點鬧心但孩子的童趣和天真總讓人忍俊不禁,這在成人世界中也屬難得一見的一幕。

兩小孩不同口音,再加上看的動畫片估計也不一樣,雙方聽對方的話有些懵,眼看就要偃旗息鼓。北京小孩的媽媽開口了,把兒子說的方言翻譯給東北小孩聽,“ '用水漬你'就是'用水噴你'知道吧”,於是本來要安靜的車廂再次熱鬧起來,北京小孩的媽媽時不時來這麼一句,兩小孩就沒完沒了的嚷嚷著。腦海裡浮現了鬥雞的場景,鬥雞的主人在旁邊吶喊助威,不過這裡斗的是小孩兒。

護犢子是動物的天性,人的不同之處在於能發現天性中的不足,不做天性的奴隸。坐在這裡評判這位媽媽的行為屬於價值判斷,這些只是我個人的價值觀和喜惡,沒法做邏輯嚴謹的證明,所以寫類似文章的時候都會有種平常心,不能期望別人都認同你。雖然我沒有孩子,體會不了那位媽媽當時的心情,但我想作為旁觀者,大多數人會認為這個媽媽的做法不對,這就是文化默契,文化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更多的是那些存在於人們心中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微妙氛圍。

自己沒有教育孩子的經驗,但對家庭教育還是蠻重視的,因為長大後發現很多東西父母沒教或者和父母言傳身教的有衝突,比如小時候父母所遵守並教導的“恥感文化”讓我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另外就是對“錢”的態度,明明內心渴望但總是一幅談錢傷感情的架勢。以至於現在要去改變這種潛移默化的觀念時,痛苦萬分。我一直認為,父母與子女的傳承關係不只體現在基因層面,更重要的是體現在思想文化方面。除卻出身,思想文化對一個人的影響是絕對的,因為很多事情不是做不到,而是思想觀念裡就不存在關於這個事情的概念。此刻浮現在腦海了是央視採訪西北放羊娃的場景:你每天干什麼?“放羊啊” ;為什麼放羊?“掙錢”;掙完錢呢?“娶媳婦兒”;娶完媳婦兒呢?“生娃”;生完娃讓他幹什麼?“放羊”。這是父母和孩子共同的悲哀,在他們的思想中除了“掙錢”“生娃”別無他物,更可悲的是他們的下一輩兒仍有可能傳承這種精神匱乏。當然這並不能證明他們會感覺不幸福,只是他們喪失了通往更好生活的上升通道,陷入了無限循環,這便是米蘭·昆德拉所說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而尼采則視這種永劫迴歸為最沉重的負擔。

高鐵上家長的行為,有點教唆的味道,孩子就像家長手裡的皮影木偶,媽媽在背後操縱著他。首先吵架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公眾場合吵架是不對的,家長幫助孩子吵架更不對。四、五歲的孩子之所以調皮,從心理學上講是在探索自我之外的邊界,他們需要有明確的反饋: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錯的。按照孩子媽媽的做法,她用行動默認地鼓勵了孩子爭吵。當然這只是孩子一生中很偶然的一次經歷,並不能說明什麼,但可怕的是這種偶然的背後往往是常態,就像西北放羊娃被採訪是偶然,但他背後的生活是常態一樣。我並不是擔心別人家的孩子將來會怎樣,只是感嘆世界上有太多家長還沒有活明白就稀裡糊塗當了父母,把自己經不起推敲的價值觀念傳承給下一代。父母對兒女負責應該在兩個層面上去做,其一是物質生活的滿足,這個很容易做到;另外就是精神營養的補給,這也許是社會問題的根源。如果按照思維觀念來判斷一個人的年齡,你會發現有很多巨嬰,精神上營養不良,下一代出現問題的概率自然會增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