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个好人,仅此而已

你是个好人,仅此而已

自认为是一个脸皮比较薄的人,先假定这个自我评价还算客观。在农村土生土长,在加上父母管教,从小廉耻心比较强,这不得不说一下乡下的人文环境,村子里谁家有点事基本全村都知道,谁学习好、在家懂得体谅父母、干活勤快,出门人见人夸,一家人脸上都有光;谁调皮捣蛋,学习差劲,妈妈帮们出门赶个集,除了聊孩子基本没别的话题,想避都避不开。

当时年纪小,虽然不懂得大人之间的争风吃醋,但是从他们的情绪上还是能够感受一些微妙变化。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个女孩学习很好,在家也勤快,每次妈妈赶集回来都要跟我讲,你看啊人家孩子都如何如何,弄得我很没面子。有几次跟着妈妈帮一起赶集,正好有那个女孩的妈妈也在,我发现每当提到她家孩子,她的语调和音调都和平时说话不大一样,让我很是反感。一直到长大工作,家乡的风气还是没有变,每次接到妈妈的电话,就说你看谁谁当老师了,每个月多少多少钱,幸好我醒悟的早,类似的话,不再让我有情绪波动,只当成妈妈的唠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廉耻心相对比较强,很容易在意别人的看法,从小被灌输的道德教育,更容易在我身上起作用,原因是潜意识中一直想维持乖孩子的形象。

道德是有一定标准的社会风俗习惯,不同的人对这种道德约束,有不同的敏感度,对道德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弹性空间。道德感低,就是所谓不讲道德,尊老爱幼是道德,偏有欺弱凌小的;诚实守信是道德,偏有背信弃义的。今天的重点不是说不道德问题,这是个大命题,关系社会、教育和家庭。

今天想聊的是道德洁癖的问题,道德的本质,直白地讲就是约束人的准则,只是没有法律那么严苛。但现实中,总有人拿道德来说事,搞得跟法律一样严肃,多少有点病态。先说说古时的事情,孔子创造了礼乐之学,把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讲的明明白白,到后来的朱程理学更是把这个道德标准推到了极致,尤其是在男女交往方面,若是一个男的看到了一个女的手臂,这个女的就要以身相许,若是有夫之妇,则要以死抹羞。这种高敏感的道德教化,害人至深。

有次出差的路上一位长辈讲了一个解放初期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角是封建家庭的儿媳妇,因为当时粮食紧缺,一般粮食都放在家里婆婆住的地方,并且是用锁锁起来,有天儿媳妇去婆婆房间取米做饭,因为缸里米比较少,需弯腰才能够着,弯腰时缸的边沿挤到了肚子,放了个屁,正好背后的床上坐着公公婆婆,这事的确有点尴尬,但是结果令人震惊,公公婆婆见儿媳妇好长时间没有直起腰,过去一看,儿媳妇竟然用簪子把自己给捅死了,愚孝若此。故事的真假不做评判,只是想说明,这种高敏感的道德教化,让人变得畸形。

历史上但凡有道德洁癖的人,下场都不太好,其中最典型就是海瑞,一生清廉,绝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是从贡献方面来说,海瑞除了一个清名之外并创造其他价值,即使从圣人标准来衡量,“立德、立言、立功”也只是完成了三分之一。当然不是说追求道德不好,而是要有一个度,道德洁癖度过高,就脱离了实际成了空中楼阁,顶多被当做精神标本。

这是因为道德是个复杂的社会博弈问题,并不是非黑即白,他的微妙在于黑和白之间的灰度。再看历史伟人,多少都会有些道德污点,丘吉尔、马丁路德金、成吉思汗等等,但是谁会因为这些去否定他们所创造的价值?毛泽东读历史时曾评判过“仁义之师”宋襄公为蠢猪式的仁义,其实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评判,道德也是很主观,有多个层次的,就拿宋襄公的例子来说,宋襄公的仁义可歌可泣,但换个角度看就是对于本国民众将士的不负责。

以“圣人”为目标去修身,还是以价值为导向去奋斗,属于个人选择,没有对错。只是在关于道德的问题上,要多去思考道德本质意义:它只是为了让社会秩序能够有序的无形规则,没必要上纲上线,如果非要如此,倒不如写到法律里。想想古代的病态现象吧,想想那个自杀的儿媳妇,讲道德要有度,如果和有道德洁癖的人较劲,那你就甭干别的了,自然也没精力和活力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