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賣了2.6億元!江蘇解橋淘寶村讓“桃花島”走進尋常百姓家

在很多人眼裡,金庸筆下的桃花島宛若世外桃源,是人間仙境,又幾乎與世隔絕。而在江蘇沭陽,卻有一位現實版的“桃花島島主”,不僅每天與桃樹相伴,甚至前兩年熱播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裡的桃花,也全出自他的手。

從“漂”在大城市的務工者到村裡赫赫有名的“乾花大王”,再到“淘寶村網商”,過去二十餘年間,68歲的沭陽解橋村村民張展不停地完成著身份的切換。如今他和5個子女開了20多個網店,網上年銷售總額超過6000萬元,直接帶動就業300多人。

不僅是張展一家,在解橋村全村有90%以上的家庭從事幹花生產、銷售或相關工作,乾花網店數量有630多家。作為中國淘寶村的一個縮影,解橋村正在詮釋著農村電商的中國模式。

一年賣了2.6億元!江蘇解橋淘寶村讓“桃花島”走進尋常百姓家

乾花製售搭上互聯網平臺,讓江蘇沭陽解橋村村民張展成了現實版“桃花島島主”

進城務工者藉助農村電商變“乾花大王”

上世紀90年代,在外省打工的張展偶然接觸到乾花產品,由於那時的乾花幾乎全部依賴進口且價格不菲,在對市場發展前景作出預判後,張展回到家鄉創辦了乾花製作公司,用小麥、穀子、高粱做材料,經過脫皮、漂白、染色等加工程序後,做成具有觀賞價值的藝術品。

2007年,隨著互聯網和農村電商的不斷壯大,張展一家人抓住網上銷售的機遇,先後創辦了金枝玉葉、雅康兩家淘寶店,銷售自家的乾花產品,到2012年,兩家網店的銷售額就達到了600多萬元。

與互聯網的聯姻,讓張家的乾花生意拓寬了銷路,摸索出一條線下產品研發和線上銷售相結合的路子。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熱播後,張展發現了商機,全家開始投入製作仿真桃花樹在線上出售。由於成品生動逼真,高峰期張家的幾個網店交易額不斷走高,僅一款單品一年就為其帶來500萬元的收益。

一年賣了2.6億元!江蘇解橋淘寶村讓“桃花島”走進尋常百姓家

目前,解橋村有乾花網店630多家,年銷售額2.6億元

帶動九成家庭觸網,一個村開了600餘家網店

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裡的桃花島,在金庸筆下是人間仙境般的存在,而在張展家的幾個網店裡,卻展示著數量眾多、形象萬千的“桃花島”,張展也成了村民口中現實版的桃花島島主,“交易高峰時,張家每天就能賣出去一個桃花島。”

截至目前,張展的5個子女共開設了20餘個網店,網上年銷售總額超過6000萬元,直接帶動就業300多人。“是阿里巴巴的平臺讓我從小作坊做成了工廠,又從工廠做成了公司。”68歲的張展說。

在解橋村,張展家的經營模式並非個例。

據瞭解,沭陽解橋村共有2900多畝耕地,其中2400多畝種植龍柳、曲柳、龍桑、紅瑞木、木槿、三叉木等乾花原材料,去年總產值3000餘萬元,平均畝產超萬元。在張展的影響下,全村90%以上家庭從事幹花生產、銷售或相關工作,現有乾花網店630多家,年銷售額2.6億元,帶動從業人員2600多人,村民人均純收入2.2萬元。

一年賣了2.6億元!江蘇解橋淘寶村讓“桃花島”走進尋常百姓家

世界銀行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稱:淘寶村顯示出電子商務的威力

現實版桃花島主:電商讓農村更富有的縮影

22日,世界銀行發佈報告高度評價中國淘寶村,認為淘寶村模式是為農村帶去就業和商業機會的最佳途徑。以張展為代表的眾多農村淘寶店主,和以解橋村為代表的淘寶村,在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中,有了更清晰的形象詮釋。

今年,世界銀行聯合北京大學開展了一項調查,覆蓋中國80個淘寶村和1400戶農村電商家庭。調查顯示,農村電商家庭比其他家庭更富裕,電商營收是這類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網店店主也比村裡其他村民年輕,受教育程度也高於其他村民。此外,雖然大多數農村網店都很小,但淘寶村的網店工人工資水平相當於或高於城市私營企業的工人。

“電子商務在減輕貧困和改善人們生活方面顯示出積極作用。”世界銀行認為,解橋村的故事證明,村裡人在參與電商後可以變得富有並過上更好的生活。更多淘寶村案例也顯示,中國在電子商務方面的經驗可以激勵其他國家尋求非常規的解決方案,以及更廣泛的合作伙伴,減少貧困促進共同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