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突然進口大量黃金 這次黃金價格能否迎來暴漲?

隔夜特朗普公佈了自己最新的稅改方案,然而由於該方案一如既往的缺乏“細節”,使得美國民眾對於這個誇張的減稅計劃並不那麼信任,也因此開始擔憂美國未來的財政赤字,反應到黃金行情上則使得黃金走勢在短暫下跌之後出現一波快速拉昇上漲,眼下黃金市場消息面清淡,而中國突然進口大量黃金,這是嗅到了什麼危機嗎?中國這樣的增持黃金是否會給黃金帶來短暫的牛市行情呢?

中國突然進口大量黃金 這次黃金價格能否迎來暴漲?

數據顯示,自2016年10月開始,中國央行從官方層面停止了購買黃金的舉動。而此前一年多的時間裡,平均每月增持黃金接近15噸。

目前中國央行的黃金儲備穩定在1842.6噸,在全球黃金官方儲備裡排名第六(除去IMF的話排名第五)。但跟美國8133噸的官方黃金儲備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

半年來中國央行停止購入黃金,被外界解讀為其擔憂進口黃金消耗外匯儲備,以節省更多的美元用於穩定人民幣匯率。如果真的是為了防止消耗外匯儲備,中國央行早就對民間黃金進口實施嚴格管制了,因為民間的進口量巨大。

全球商品貿易數據顯示,中國2016年淨進口大約1300公噸黃金,較2015年同比下降17%(2015年淨進口1560噸)。按此估計,2015年和2016年中國在進口黃金方面,花去了至少1100億美元,這不是一個小數目,相當於同期原油進口花費的接近一半(2015和2016年中國進口原油花費約2300億美元)。

中國突然進口大量黃金 這次黃金價格能否迎來暴漲?

如果再加上2015年(450噸)和2016年(453噸)中國自身的黃金產量,僅2015年和2016年兩年時間裡,中國市場的黃金需求量就達到了驚人的3760噸。這一數字比黃金儲備排名全球第二的德國央行(德國官方黃金儲備3378噸)還要多。

剛剛過去的第一季度,內地通過香港口岸淨進口黃金185噸,按照去年的比例,通過香港口岸淨進口到內地的黃金,佔整個進口比例約60%來計算,一季度內地市場淨進口黃金約300噸。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中國內地從香港淨進口黃金107.7噸,達到2015年12月來的最高水平,是2月份進口量的兩倍多。很多分析認為,這是由於買家抓住了金價當月下跌的機會購買黃金,但我並不這麼認為。

從中國外匯儲備數據變動來看,今年2月和3月份,中國外匯儲備打破了市場一致預期,擺脫了持續下滑的走勢,分別增加了69億美元和39億美元。可以推測,外匯儲備一旦開始上升,中國淨進口黃金的量就會迅速提升。

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很大的可能是,未來更多的新增外匯儲備,中國將會把很大一部分轉換為黃金,而不是跟過去一樣,一味地增持美元。

如果說黃金是未來中國金融領域參與國際貨幣市場博弈的戰略工具,那麼目前中國官方在黃金市場的策略就非常高明。

首先,中國並沒有因為要保護外匯儲備而限制民間黃金進口,但黃金出口依然存在很直接的限制;

其次,中國官方層面停止了購買黃金儲備,因為自從人民幣被納入IMF特別提款權之後,中國央行需要每個月都清楚的公佈資產持有情況。如果官方層面持續增加黃金儲備,可能會引起市場和國際社會的關注,難以大量購買;

第三,如果將進口黃金的任務交給“民間”,不僅可以分散市場的注意力,而且可以避開IMF等的“審查”。況且目前中國外匯儲備正處在波動較大的階段,把更多外匯儲備的增量轉換成黃金,並不會引起市場更多猜測。

中國突然進口大量黃金 這次黃金價格能否迎來暴漲?

中國大量進口到底要幹什麼?

其實經過了2008年的金融危機,以及最近兩年全球貨幣市場的信用動盪,黃金在金融領域所發揮的價值中樞作用更加受到重視,尤其是在美聯儲開啟加息週期,全球金融市場變得脆弱,地緣政治不確定性持續增加的時下,黃金所扮演的身份,可能很快會發生重要變化。

尤其是今年歐洲局勢,中東局勢,朝鮮局勢都存在一定的隱患,大量購入黃金能夠很好的發揮黃金避險資產的功能,成為對沖風險的最好選擇。其實不僅僅是中國,俄羅斯,德國在近些年都在瘋狂購入黃金,而這一趨勢也在持續擴大,可以預見到,黃金作為頭號避險資產,在國際上的地位越來越高,以後但凡出現恐慌或者是避險情緒升溫,人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增持黃金來避險。

第一黃金網認為,當下全球黃金需求趨勢來看,伴隨著全球局勢的不確定性升溫,黃金將逐漸成為各國都爭相搶購的頭號資產,不僅在於其保值特性,也在於其對沖風險的能力,將來一個國家擁有越多的黃金,其在國際上的低位也能夠越來越強,黃金的存量將成為衡量國力的一個標準之一。

黃金的需求在不斷攀升,但黃金的總量在持續下降,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黃金這一商品必然會引發通貨膨脹,市場要面臨黃金有價無市的狀況,屆時黃金價格恐怕會上漲到難以想象的地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