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想讓交不來朋友的孩子轉學 社交和獨處究竟哪個更重要

如果你已經為人父母,我想,你一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遭遇太多不開心的事兒;而如果你正在向為人父母轉變,也一定設想了很多和孩子在一起的狀況,有溫馨、有頭疼、有惱火,還有寬慰。

父母想讓交不來朋友的孩子轉學 社交和獨處究竟哪個更重要

我還記得幾年前看到的一個新聞,講的是這樣的故事:

一個叫托馬斯的10歲小男孩,從生下來到長大,就一直因病住院。而更加不幸的是在四歲的時候,他就患上了自閉症,不願和別人交流。

雖然他與很多人不一樣,但他同樣也希望和別的同學一樣,能有朋友來參加自己的生日。趁著同學們還沒放暑假,一家人花費了好幾天時間,滿心歡喜的準備了70多張生日請柬,發給他的同學們,邀請大家來參加他的生日會。但最終卻只有3個人答應要參加,其餘的人,要麼就是沒有回覆,要麼就是直接拒絕了邀請。
父母想讓交不來朋友的孩子轉學 社交和獨處究竟哪個更重要


可能在大多數同學心中,並沒有將他當朋友。

父母想讓交不來朋友的孩子轉學 社交和獨處究竟哪個更重要


媽媽就將這件事給自己的閨蜜斯蒂芬妮,她知道男孩喜歡摩托,於是就在網上發出了一個生日邀請,希望能有摩托車騎士一起來為托馬斯過個生日。當時她想的是,“本來只是希望身邊認識的幾位摩托車愛好者來參加就滿足了,結果最後有300人報名!”

男孩生日那天,300多輛摩托大軍,向他家開去,那場面轟動了整座城市!

父母想讓交不來朋友的孩子轉學 社交和獨處究竟哪個更重要

大家的笑容是那麼的真誠,祝福是那麼的美好,這份善意感染了他。所以當看到這麼多人時,他第一次沒有膽怯,而是綻放自己明亮的笑容。
父母想讓交不來朋友的孩子轉學 社交和獨處究竟哪個更重要

第一次沒有膽怯

患有“自閉症”的孩子,也被稱之為“星星的孩子”,因為他們就像星星一樣,周圍是周圍,他們只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獨自閃爍,很難去與周圍人有基本的接觸,或與周圍的事物有基本的連接。

就像上面說的一樣“當看到這麼多人時,他第一次沒有膽怯”,他們不僅融不進去,周圍對他們來說更是在壓迫他們自己的小世界,甚至他們會覺得周圍世界對他們是帶有惡意的,所以他們選擇被動或者主動的選擇封閉,甚至遠遠的躲在角落。

父母想讓交不來朋友的孩子轉學 社交和獨處究竟哪個更重要


點亮他內心的是什麼

如果這次來自善意的活動,沒有舉辦成功,小男孩經過艱難努力對周圍世界鼓起的勇氣,就只會收穫失望、氣餒,也許他不會表現出太多的情緒,但他會越來越縮進自己的小世界裡。

你說是善意點亮他的內心,我覺得這沒有錯,但其實還有跟多。

父母想讓交不來朋友的孩子轉學 社交和獨處究竟哪個更重要


摩托車手朱莉·巴納扎克說:“我覺得有必要來參加這個活動。他應該和其他孩子一樣,得到同樣的待遇!”

“他同樣也希望和別的同學一樣,能有朋友來參加自己的生日”,雖然他有些特別,但他不希望自己是特別的,他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同樣的待遇,。

父母想讓交不來朋友的孩子轉學 社交和獨處究竟哪個更重要


摩托車手保羅·因澤奧說:“我自己的兒子也患有自閉症,我曾經也有過這樣心碎的時刻,所以當我看到網上發起的這個倡議,毫不猶豫就報名了。”

自閉症的孩子往往具備比常人敏感很多的感官,我想,他的想法不僅得到積極回應,他也確實感受到了來自周圍人的善意、接納、理解、尊重和真誠。

父母想讓交不來朋友的孩子轉學 社交和獨處究竟哪個更重要


這也是我們想要的,不是麼

看了對“星星的孩子”的解釋,我想你不會奇怪為什麼自閉症也叫做“孤獨症”。

可回過頭想想,我們自己其實和“星星的孩子”一樣,都生活在各自的小世界裡,可能唯一的不同是在於我們能更容易的去和周圍建立連接。所以,其實我們的內心也是挺孤獨的,我們投入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去社交,是因為想要緩解孤獨、想要看到自己的價值、想要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想要感覺到自己被愛。

父母想讓交不來朋友的孩子轉學 社交和獨處究竟哪個更重要


是的,社交是生活的必要一環

常說朋友多了路好走,但我想,並不是每個人在一開始就交朋友的時候,就抱著未來想要得到幫助的目的;我想,除了“功能型社交”之外,我們的內心都非常期待和想要,真誠的友誼。

我想把社交簡單的分為三類:真誠社交、功能型社交和可有可無型社交

真誠社交一定程度的滿足了我們內心的情感訴求;功能型豐富了我們在社會上生存的選擇;而最後就是一些點頭之交,或者有求於我,但我們並不需要他們的人。

這三類構成了屬於你自己的、服務於你自己的,社交支持系統。

父母想讓交不來朋友的孩子轉學 社交和獨處究竟哪個更重要


社交是怎麼展開的呢

可有可無的社交對象我們不會在意;功能型社交的存續,取決於我們是否有和對方互換價值的資本;而屬於真誠社交的朋友,該如何遇到呢?

丟掉你腦海裡浮現的錢、精力、對他好之類的話。回憶一下那些“騎士”是因為什麼聚在小男孩周圍的,他們看到了網上的活動覺得小男孩應該得到同樣的待遇、曾經自己經歷過的不想小男孩經歷。

他們追求的公平、理解、尊重,與小男孩傳遞的信息一拍即合,所以他們出現了。

父母想讓交不來朋友的孩子轉學 社交和獨處究竟哪個更重要


但不能一直這樣

小男孩完美的度過了10歲生日,確實的感受到了周圍的善意,得到了支持。但如果這次事件之後,小男孩依舊保持著自己原來的狀態,沒有做出什麼改變,並寄希望來年這些車手再來,我覺得這樣的願望很容易撲空。

就好像早年孫儷剛出道的時候資助了一個學生,後來學生考上大學,沒有感恩別人的資助,反而變本加厲的索要錢財,後來孫儷就斷了資助。

我們可能通過一些途徑實現了拓展社交這個目的,但真正讓別人選擇留下的,還是我們自己。

父母想讓交不來朋友的孩子轉學 社交和獨處究竟哪個更重要


讓別人離開的也是我們自己

就在前天,還聽到一位朋友抱怨說自己從小到大的閨蜜,經常做一些對她不好的事情,即便多次交流,那位閨蜜也沒有放在心上,終於她們徹底鬧翻了。

你會說這位閨蜜真的太任性了。是的,朋友把她當作真誠社交,但她把朋友當作功能型社交,因為能承受和忍耐她的任性。

所以,我們怎麼對待朋友確實是很重要的,而這一點我想把它拓展到對待愛人和親人。不能因為對方和自己親密,就只想著索取、任性,而吝嗇給與。

父母想讓交不來朋友的孩子轉學 社交和獨處究竟哪個更重要


你被尊重是因為別人優秀

當別人很好的對待你的時候,你當然會感覺舒服,你也願意在他們身上花費時間金錢和精力,但如果你在花費這些的同時,並沒有滿足到對方的內在心理需求,那這段關係必然是不長久的。

在這個世界裡,缺那頓飯的人真的不多。所以,問題就是當別人有能力給你尊重的時候,除了錢,你能給對方什麼?

你只有不斷變優秀,才能有能力去更多的滿足對方的內在心理需求。

父母想讓交不來朋友的孩子轉學 社交和獨處究竟哪個更重要


不要被孤獨感嚇到了

一個人的時候,確實很不舒服,甚至有時候會感覺自己就要窒息了,於是我們叫人吃飯、邀人喝酒、和朋友通話、逗弄寵物、在電影電視歌曲和娛樂節目之間徘徊。孤獨感確實被緩解了。

但你有沒有想過,其實還有一個人一直並且將來也會一直陪在你身邊?

是啊,那就是你自己。當我們感覺孤獨的時候,也就是代表著我們自己沒有能力陪伴著你很好的度過孤獨,我們確實可以藉助其他一些途徑來緩解孤獨,但我們把時間精力放在這些方面的時候,也就錯失了利用這些時間,提高自己讓自己變得優秀的機會。

父母想讓交不來朋友的孩子轉學 社交和獨處究竟哪個更重要


你會發現一個人的時間會越來越少

在你還是學生的時候,你確實擁有大把的可控自己支配的時間。但當我們畢業了,需要獨立生活的時候,工作、加班、生活瑣事、親人、愛人、子女、同事等等,都需要佔用我們的時間和精力。

你發現原來的朋友越來越難聚齊了,你發現自己也越來越沒有時間去赴約了,甚至有時候連過年都沒有時間和家裡人團聚。

你說你的肩膀很重,因為有太多現實、無奈和壓力在上面。你說你想改變,可你沒有時間,也沒有閒錢。

父母想讓交不來朋友的孩子轉學 社交和獨處究竟哪個更重要


個人成長是畢生課題 也是應該早些開始的課題

當然,碎片時間學習確實給我們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方向,但那遠遠不夠。

我從來不覺得在學生時代一定要有很好的社交、很多的朋友,我甚至不覺得被孤立是一件特別不好的事情。當然,我知道,被孤立確實是一件讓人不開心的事情,但也把我們從一些不必要的瑣碎事情中解放出來,能靜下心打磨自己。

每個人都可能會被孤立,但永遠不會被孤立太久,而當屬於我們的社交逐漸開始的時候,那些接觸我們的人會驚訝於原來我們如此優秀,這種感覺也挺好吧。

父母想讓交不來朋友的孩子轉學 社交和獨處究竟哪個更重要

就像銷售工作中常用的一句話“淡季做市場 旺季做銷售”一樣,社交確實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新的選擇,但如果暫時沒有,不要太強求,因為讓社交本身變得對我們有利、讓社交帶來的選擇對我們有利的,還是在於我們能否在獨處中提煉出更多自身價值。

作者:老友手札 普通心理諮詢師 無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