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上市公司拟和房地产 “再见”!转型高端制造

1月2日晚间,万泽股份连发42条公告,宣布重组草案,拟彻底告别房地产行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

草案显示,万泽股份拟以其持有的常州万泽天海100%股权、北京万泽碧轩69%股权,与控股股东万泽集团及其子公司万泽医药投资合计持有的内蒙双奇100%股权进行置换。上述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不再持有常州万泽天海的股权,但仍将持有北京万泽碧轩31%股权。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将由房地产开发与销售变更为微生态制剂、高温合金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国际金融报》记者就公司是否考虑出售北京万泽碧轩剩余股权等问题联系万泽股份,其证券部相关人员表示,暂无规划。

事实上,自2014年进军高温合金材料及构件领域以来,万泽股份已逐步剥离不少房地产资产,此次资产置换也是万泽股份完成转型的关键一步。

转型之路

万泽股份的转型之路最早可追溯到2014年。该年,万泽股份一方面与中南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研究院,推进高温合金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另一方面以参股形式投资互联网金融行业。

彼时,万泽股份称,延伸投资是为了实现多元化经营,降低房地产行业经营风险。财报显示,2014年,万泽股份实现营业收入5.3亿元,同比下滑53.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23.44万元,同比减少66.08%。由此可见,房地产业绩的大幅下滑为万泽股份的转型埋下伏笔。

2015年3月,万泽股份宣布转型,正式介入高温合金材料制造的高端制造业和互联网金融行业。对此,万泽股份的解释为,在行业竞争加剧的大趋势下,中小地产商转型需求紧迫。此外,除房产项目销售受宏观环境影响外,公司旗下有项目还面临土地被查封、房产被实施权利限制、延迟开发等问题。

在此后的两年里,万泽股份先后出售玉龙宫、鑫龙海、常州置地、万泽地产、深圳碧轩贸易等几家地产公司股权。

然而,万泽股份的转型成效甚微。2017年财报显示,截至2017年末,房地产业务创收约2.4亿元,仍占万泽股份总营收的94.97%。培育2年之久的制造业营收为955.47万元,仅占该年总营收的3.74%。

又一上市公司拟和房地产 “再见”!转型高端制造

不过,2018年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原主要收入来源房地产业务已没有销售收入,制造业已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当期营收同比增长589.34%至745.3万元。

然而,抛开地产业务后,万泽股份的营收出现大幅下降。2018年前三季度,万泽股份营收同比下降83.84%至3905万元,与2014年决定转型前5.3亿元的营收规模相距甚远。

重组为转型铺垫

由于新业务还处于孵化期,为保证转型过渡期的营业平稳,万泽股份瞄准了控股股东的医药资产。

据悉,此次注入的内蒙双奇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微生态制剂为主的生物制药企业,主要产品为“金双歧”和“定君生”,通过各地的医药商业配送商销售给医院、药店等终端。

资料显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1-7月,内蒙双奇的营收分别约为3.5亿元、3.7亿元和2.4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78.58万元、5713.94万元、4959.05万元。

在计划注入内蒙双奇时,万泽股份也“买了份保险”。据了解,万泽集团、万泽医药投资承诺内蒙双奇在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应当实现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数额分别不低于8100万元、9558万元、1.13亿元、1.2亿元。

万泽股份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内蒙双奇的现金流可为公司高温合金的业务发展提供一定的助力。

小房企转型之困

万泽股份告别房地产的身影并不孤单。

银亿股份、华业资本、浙江广厦等中小型房企纷纷谋求转型。其中,银亿股份拟布局汽车产业,华业资本于2014年进军医疗金融领域,浙江广厦则在2015年打出“3年内退出房地产行业,转型影视文化行业”的旗号。

有观点认为,小房企告别房地产行业或缘于愈发提高的行业集中度。在资源向头部房企倾斜的现状下,小房企匮乏的项目布局致使其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有限,而高企的融资和投资成本也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扩张的步伐。

2018年以来,包括保利、龙湖、奥园在内的近20多家房企宣布更名,“去地产化”彰显出房企推动多元化业务发展的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小房企的全面转型或业务并举,大房企对房地产业务的重视程度并未降低,且不少业务布局依旧围绕住宅本身。

对此,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目前很多小房企的转型是被动的,如后期房地产板块反弹,这些中小房企对转型新业务的坚定程度还有待观察。此外,从房地产转向其他行业的转型跨度较大,企业或缺乏相应的专业度且盈利培育期较长,这也是部分中小房企面临的转型困难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