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斑马快跑


再见,斑马快跑


“3亿元!”

这是独角兽武汉斑马快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斑马快跑)近期获得的新一轮融资。算上前几轮融资,斑马快跑累计融资金额超过了12亿元。


3亿元投资背后


北京千佳圆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佳圆投资)是此轮融资的投资方。千佳圆投资成立于2012年,注册资本金1亿元,主要投资方向为节能环保、高新科技、文娱产业和健康医疗。

“融资到位后,我们会在品牌和市场等方面下功夫。”斑马快跑总裁助理周艳玲对支点财经记者说,“我们希望有更多网约车跑起来,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那么,千佳圆投资又看中了斑马快跑什么?

千佳圆投资董事长杨岳表示,

投资斑马快跑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牌照。

杨岳说这话的背后,与网约车新政有关。

2016年7月28,交通运输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对网约车运营平台、驾驶员、车辆的准入条件等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并表示自当年11月1日起开始施行。随后,各地相继出台了更具体的细则。

总体上来说,网约车要实现合法合规运营,需要人、车、平台三证合一,即同时具备平台经营许可证、网约车运输证和网约车驾驶员资格证。而经营许可证是三证合一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是网约车平台取得合法运营资格的开始。

因此,网约车牌照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截至今年10月18日,斑马快跑在全国共取得了125张牌照,在行业内排名靠前。


再见,斑马快跑


与竞争对手还有差距


宣布获得融资的同时,斑马快跑还表示未来将在品牌、平台、服务、人才和技术等方面全面升级。

“其中,斑马快跑的品牌会更名为斑马网约车,官网和APP的同步改版正在进行中。”周艳玲说,“做这些改变是为了将核心聚焦于网约车,从而更精准地抢占用户。”

梳理斑马快跑的发展历程,就不难理解它为何要改变。

成立于2015年4月的斑马快跑,最初是以滴滴模式做同城货运,曾被业界称为“货运版滴滴”。之后为了壮大业务版图,斑马快跑进入乘用车市场。去年,它通过收购武汉圣龙汽车出租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强了其在交通出行领域的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契合“斑马快跑”这个名字,并在用户心中形成独特的品牌印象,斑马快跑运营中的车辆均喷有黑白相间的斑马纹。

3年多的发展后,斑马快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今年5月,斑马快跑创始人李佳在接受支点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斑马快跑的日营业收入已超过300万元。

更早的3月,科技部火炬中心等发布了《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斑马快跑首次上榜,估值超过10亿美元。

然而,若放在行业内来看,斑马快跑与竞争对手还有差距。在《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共有5家网约车企业上榜,斑马快跑排在第5位,前4名分别是滴滴出行、神州专车、曹操专车和首汽约车。

当时,李佳对支点财经记者表示,斑马快跑的目标是成为估值超过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因此,会不断创造新的利润来源点。

为了尽早实现这个目标,今年5月斑马快跑和永久出行达成了战略合作,宣布将进军共享电踏车领域,打造“2轮+4轮”中短途智慧出行整体解决方案。后来,斑马快跑还上线了代驾业务“斑马代驾”、快递业务“斑马跑腿”和换车业务“车换车”。

按照李佳那时的构想,斑马快跑希望构建一个“斑马军团”,横向会向交通出行各个领域延伸,纵向延伸到与之有关的生活领域。

对此,有业内人士评价,成为超级独角兽的目标很好,但是业务不宜过于分散,否则会对网约车主业造成不利影响。

网约车在斑马快跑的营业收入中究竟占比多少,斑马快跑并没有告诉支点财经记者,也从未对外公开过。

此番聚焦网约车,斑马快跑发出了将在此发力的信号,而且火力十足。

既然如此,其他业务线是否会停掉?

“业务线仍保留,是先聚焦后拓展。”周艳玲回复说,“市场留给我们的时间很紧迫。”


再见,斑马快跑


重点做三四线城市


的确,前有滴滴出行等网约车第一阵营,后有美团和携程等相继入场。如今,就连吉利和戴姆勒也宣布,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计划在国内部分城市提供高端专车出行服务。

都来抢饭碗,与网约车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不无关系。公开数据显示,去年网约车市场规模达2120亿元,预计到2020年会达到3840亿元。

网约车大战全面爆发,市场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再不聚焦或许就晚了。

如何进一步抢占市场?

“三线为王,农村包围城市。”周艳玲以拼多多举例说,在淘宝和京东的强压下,拼多多能做到上市就是立足三线城市,斑马快跑的目标是做成三线城市最大的网约车平台。

支点财经记者了解到,在斑马快跑取得的125张牌照里,就有不少是三四线城市的。比如在湖北,斑马快跑在宜昌、十堰和恩施等地都取得了牌照,并上线了网约车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极光大数据指出,网约车在一二线城市的人口增长红利已经逐渐消失。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网约车或将注重渠道下沉,寻找新的用户增长点,满足三线及以下城市移动网民在网约车方面的需求。

斑马快跑能否抢占先机?

是否拥有足够多的网约车在路上跑起来是关键。

李佳的朋友曾在微信朋友圈问他,武汉何时能达到打车只用斑马快跑的效果?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他在杭州出差时用某A平台,一次都没成功打到过车,后来只能全程都用某B平台。

事实上,自从网约车新政开始实施后,不少不达标的车辆都相继退出了市场,用网约车打不到车时常被人们吐槽。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谁能保证“运力”,谁就能抢占先机。

针对朋友提出的这个问题,李佳回答称,武汉的车辆少、饱和度还不够。

在斑马快跑重点“耕耘”的三四线城市,能做到吗?

对具体运营的车辆数量,斑马快跑没有透露相关信息,只是表示会让更多的网约车跑起来。

目前,斑马快跑已与众泰汽车签订了万台车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众泰汽车将为斑马快跑提供新能源车和传统燃油车两种车型。双方表示,众泰汽车能为斑马快跑提供足够“运力”,而斑马快跑能快速、低成本地将众泰汽车铺到各个市场以提升销量。

未来具体会如何?一切只能交给市场去检验。

END

记者丨林楠 编发丨吴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