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不走寻常路 退市后拆分金融板块赴美上市 会有收获吗?

360不走寻常路 退市后拆分金融板块赴美上市 会有收获吗?

360金融要赴美上市了!事实上,成立两年多的360金融,于今年9月,刚刚拆分独立运营,如此着急上市,360金融打着什么算盘?

拆分独立运营不久后,360金融赴美IPO

近日,奇虎360旗下的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360金融(360 Finance)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招股书,招股书称,360金融计划在纽交所发行ADS,最大募资额2亿美元,股票代码为QFIN,承销商为高盛与花旗银行。

公开资料显示,360金融所属公司是北京奇虎三六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由北京奇步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控股,持股比例为90%,实际控制人为周鸿祎。旗下平台包括你财富、私银家、360借条、360小微贷和360分期等,并参股了晋商消费金融公司、两家地方交易所和多个地方信用平台。

而360金融于2016年7月正式运营,定位为一家“连接借款用户与金融合作伙伴的科技平台”,成立两年多的时间,并于今年9月,公司拆分独立运营,分拆刚满月便赴美IPO,成为中国互联网巨头中第一个冲击资本市场的金融科技平台,可谓赚足了眼球。

退市又上市,周鸿祎在进行一场豪赌?

事实上,360金融老东家——奇虎360才从美股退市……

而在美股退市后,经过一系列资本运作,360终于于今年2月2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借壳上市。“新360”以每股65.67元开盘,市值一度高达4440亿,相比于私有化前的93亿美元,足足增长了六倍。其市值一度超过了京东,接近百度,是顺丰和网易的两倍。

“红衣教主”周鸿祎的身家也一度达到了1001亿元人民币,超越了身家880亿元人民币的李彦宏,位列中国富豪榜第12位。据悉,在360上市前,周鸿祎身价不过200亿元,一年不到,翻了5倍之多。

360不走寻常路 退市后拆分金融板块赴美上市 会有收获吗?

但好景不长,从3月份开始,360股价一路下跌,从刚上市时的65.67,如今已跌到了22.90,半年多的时间就已跌去大半。其总市值也从刚上市时的4440亿,跌到了如今的1452亿,蒸发了整整3000亿。

360不走寻常路 退市后拆分金融板块赴美上市 会有收获吗?

祸不单行!据了解,在年初上市后不久,360的控股股东履行承诺,将其全部持有的公司股份全部质押给招商银行,总市值约1590亿元。今年8月份,360又进行了第二次股权质押。至此,其被质押的股权总市值,达到1707亿元,位列A股第一,是唯一一家质押股权总市值超过千亿的企业。

但这所产生的风险也是巨大的,事实上上市企业通过大规模的股权质押进行变相融资,最后欠款还不上导致爆仓、被质押机构冻结股份,外加一系列理不清股权官司的不在少数。

例如,如今在美国“造车”的贾跃亭和他的乐视。据悉,2013年以来,贾跃亭一共办理过34笔股权质押,其中已经明确解押的仅有15笔,还有19笔质押已经无法解除。最大的一笔发生在2015年10月27日,贾跃亭将其持有的5.07亿股进行了质押,套现金额近百亿。

而相比起乐视,360股权质押的比例和市值有过之而无不及。一着不慎,“红衣教主”周鸿祎或许就是下一个贾跃亭。

也因此,业内纷纷猜测,360金融如此“着急”上市,或许就是周鸿祎的一场豪赌……

过度依赖360、缺乏牌照,360金融上市会有收获吗?

不过,依靠360金融周鸿祎是否就扳回一局,就目前而言,还未可知……

从金融业务的角度讲,360金融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他们有流量,有自己的商业体系,也有资金实力;但缺少场景、没有牌照。

对于360金融而言,过去几年,虽然曾凭借着360集团强大的背书能力,其新产品推出和用户规模都迅猛增长,公司收入更是呈爆发式增长。数据显示,2016年,360金融仅实现6万元的净收入;但2017年、2018年前6月营收迅速增长,分别为3.09亿元、7.42亿元。

但由于2017年以来业务扩展加快,净亏损增加的速度远超过收入增加的速度,且这种情况暂时还未看到好转的迹象。从目前360金融的业务数据来看,其已经连亏三年。2016年7月成立至年底、2017年及2018年上半年净亏损分别为2183万元、1.66亿元、5.72亿元,并未实现盈利。

以新产品360分期为例,这是360金融第一款完全针对消费场景的金融产品,通过自主搭建分期电商平台,绑定已有的金融科技业务,再加上苏宁的物流体系,形成较为完整的消费场景。在产品推出的前期,通过“烧钱”可以在短期内吸引不少流量,但360缺乏电商基因,与微信、支付宝、京东相比并无绝对优势,想要与三大巨头长期竞争,更是困难重重。

同时,在获客方面,360金融过于依赖360集团,包括360分期电商平台上的商品,也是主打360智能硬件。据了解,自成立以来至2018年9月30日,360金融有22.7%的借款用户通过360集团旗下产品的内置应用程序获取,后者是公司最大的获客渠道。

招股书风险提示显示,公司高度依赖360集团,从它那里获得用户流量和技术支持。如果360度集团带来的用户流量或者其它服务受到限制,被削弱,或者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或者说公司无法继续获得支持,或者360集团品牌认知度无法继续让公司获益,公司的业务可能会遭受重挫。

除此之外,作为互联网金融公司,牌照缺失一直是360金融的软肋,该公司目前仅有网络小贷和融资担保两块牌照,像银行、基金、证券等含金量较高的牌照仍然空白,支付牌照也尚未到手。为了扩大金融版图,有点“野心”的互金公司上市之后的第一件事可能是收购具有相关牌照的公司,但从筹资计划看,360金融似乎还没有这个打算。

可以说,美国纽交所曾为周鸿祎的伤心之地,一度因奇虎360价值不能得到充分体现,最终毅然选择退市回到A股。不知道,这一次360金融“故地重游”又将会有哪些收获?

更值得一提的是,据著名咨询公司奥纬咨询(Oliver Wyman)分析,在有互联网巨头支持的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消费金融平台中,从2018年二季度放款额看,360金融业务规模位列中国前五,前四名依次是蚂蚁金服、微众银行、京东金融、百度金融,而这四家均尚未披露冲击二级资本市场的具体计划。不知在360金融成功上市后,这四家巨头系金融平台是否也将迎来上市的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