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18年全球储备货币占比中国涨幅第一,人民币将完成国际化?

全球储备货币占比出炉!

重磅:18年全球储备货币占比中国涨幅第一,人民币将完成国际化?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了第二季度,全球外汇储备数据报告以及各国的货币占比。其中全球外汇储备已达11.48万亿美元(79.7万亿人民币),而各国占比情况如下:

  • 美元:65511.6亿美元(45.5万亿人民币),占62.25%,同比下滑0.22%
  • 欧元:21316.4亿美元(14.8万亿人民币),占20.26%,同比下滑0.14%
  • 日元:5225.9亿美元(3.6万亿人民币),占4.97%,同比上升0.15%
  • 英镑:4710.4亿美元(3.3万亿人民币),占4.48%,同比下滑0.2%
  • 人民币:1933.8亿美元(1.3万亿人民币),占1.84%,同比上升0.44%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人民币占比增长,并且涨幅第一,而美元和欧元的占比在下降。

很明显,美债被抛、英国退出欧盟,这都是导致美元和欧元占比下滑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逐渐显现。


中国与全球38国签订互换协议!

重磅:18年全球储备货币占比中国涨幅第一,人民币将完成国际化?


那么,为什么人民币的占比不断上升?

据统计,中国已经陆续和全球38个国家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截至11月,协议规模已达到4.2万亿元!其中在今年签的协议有:

  • 4月:尼日利亚,150亿
  • 8月:马来西亚,1800亿
  • 10月:日本,2000亿
  • 11月:阿根廷,1300亿;英国,3500亿;印度尼西亚,2000亿

并且全球已经有62个地区将人民币纳为外汇储备货币,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国家和中国签订货币协议,那么,人民币的国际地位又将进一步提升。


多国抛售美债,美元地位不保,人民币“国度”将来临!

重磅:18年全球储备货币占比中国涨幅第一,人民币将完成国际化?

美元的全球外汇储备占比逐年降低,与“美国第一”的单边主义密切相关。由于美国近来接连发动经贸争端、汇率之战、并加剧了地缘政.治冲突,其他国家央行因此有了充分动机来削减美元敞口。以倍受美国“关注”的土耳其、伊朗和俄罗斯这些国家为例,他们已经在加速其去美元化的道路,并考虑如何进一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避免美国对其施加的惩罚。

另一方面,由于美国今年多次如期加息,新兴市场货币承压,且美元是最具流动性的货币,因而新兴市场可能采取了干预措施来稳定本币,即大幅抛售美元来购买本币,以阻止本币大幅下跌。此前市场曾预测,如果美国继续坚持孤立主义,可能有近7500亿美元或更多的以美元计价资产被抛售。这还只是针对美国盟友的情况估计,其他对美国没有好感的国家还未算在内。

当各国使用人民币支付的时候,特朗普引以为傲的美元却被“争相”抛售。其中走在抛售潮流前列的这些国家,目前持有的美债总量如下:

  • 俄罗斯:149亿美元
  • 中国:1.1514万亿美元
  • 日本:1.028万亿美元
  • 德国:683亿美元
  • 法国:977亿美元

那么,当美元地位不断下降,迎来的就将是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的地位上升。而中国在这几年的变化,堪称“究极进化”!


一场“货币战争”已悄无声息的打完

近日,据我国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10月末央行口径外汇占款21.3万亿元,创2011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降至近八年来新低,环比下滑915.76亿元,连续第三个月环比减少。

与此同时,央行公布的10月份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数据:中国10月外储环比大幅下滑339亿美元至30531亿美元,为连续第三个月下滑,创2016年12月以来最大单月降幅。外汇储备规模与外汇占款同时下滑,这里面的故事荡气回肠。

重磅:18年全球储备货币占比中国涨幅第一,人民币将完成国际化?

我想想这个故事应该怎么讲,众所周知的是,在当前全球贸易争端、国际经济竞争关系错综复杂,美联储加息引起的全球货币流动性趋紧,都导致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资本外流压力加大,货币贬值明显。

这些新兴市场国家来捍卫本国货币稳定的常用手段是“外汇储备”“货币政策(加息)”,动用外汇储备对经济的副作用较小。但是前提是得有一定量的外汇占款或者是外汇储备规模。这么讲故事可能很多人就明白了,在十月份,我国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一度逼近7.0关口。

10月26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明确警告人民币做空势力,称有能力保持人民币基本稳定, 此后人民币汇率有所反弹。所以说,10月外汇占款、外汇储备规模双双明显下降,很大程度上有可能意味着央行再次进入外汇市场,以此稳定汇率。

当然,央行保持住了很大的克制,或许只是在关键点位上予以防守。现在通过外汇占款、外汇储备规模数据回顾,管中窥豹的去了解一些动态,真实情况可能是我们安居乐业的人们想象不到的“惊心动魄”,毕竟,这是一场“悄无声烟的货币战争”,央行在捍卫我们自身的经济利益

重磅:18年全球储备货币占比中国涨幅第一,人民币将完成国际化?

很自信的说,这一场短暂的“货币战争”已经被我国央行悄无声息的打完。


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助力人民币成为投资和储备货币

在推进货币互换的同时,央行还在进一步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据人民银行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达4.26万亿元,同比增长60%,增势迅猛。人民币的跨境使用,不仅有利于中国企业扩大进出口,节省资金成本,帮助人民币成为结算货币。

重磅:18年全球储备货币占比中国涨幅第一,人民币将完成国际化?

而且也为全球企业开展经贸、投资、融资提供了新选择,帮助人民币转变成投资货币。目前,全球有超过1900家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中国债券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对国际投资者的开放程度,2018年上半年,境外机构所托管的国内债券余额上升40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9%。

从跨境结算,到金融市场投资,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市场下的必然结果,国际认可度和接受度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把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

2018年上半年,各经济体增加持有699亿元人民币作为其外汇储备,较2017年同期的92亿元增长660%。

在人民币国际化还处于起步阶段的2015年,外国媒体《经济学人》曾调查了三分之二在华金融服务公司高管和四分之三以上的海外金融机构高管,得出的结论是,到2020年,人民币即可不受限制完全兑换和交易,大约7-10年后可成为国际金融投资货币,完全国际化。

从2008年人民币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到现在的十年间,人民币正式被IMF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并且逐渐发展成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后全球第五大支付货币。随着在各经济体的外汇储备占比不断提高,以及货币互换规模的扩大,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还将进一步提速。

未来人民币应该如何国际化?

1、在中国出口中,让购买国选择人民币或美元结算,强化人民币国际化属性

2、在中国进口中,强制规定一定比例的支付款必须是人民币,另外的是美元或欧元。这个比例初期可以定的低点,比如30%,但必须要有。这样将迫使对象国把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随着中国消费市场扩大,进口必然越来越多,要善用进口这个武器!

3、人民币汇率尽量保持稳定

现在人民币汇率本质上是手中的工具,主要是为中国出口服务。比如这次美国加收中国关税,人民币就迅速贬值10%,其目的就是保持中国商品的竞争力。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商品出口二者必定有一个牺牲!既想多出口,又想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完全是痴心妄想!现在中国必须下定决心,是保出口,还是保人民币国际化!

4、打造一个国际化的金融市场

过去一百年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超级经济强国都有超级金融市场,不论是伦敦还是后来的纽约,金融市场是其货币发挥影响力的重要舞台。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金融市场国际化是相互交叉的,没有外国资本积极参与中国股市,所谓的人民币国际化只能是镜花水月!

重磅:18年全球储备货币占比中国涨幅第一,人民币将完成国际化?

中国做好让人民币国际化了吗?在我看来还没有!至于未来有无可能追上美元与欧元?个人认为十年内绝无可能,乐观估计要到2035年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