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下消费市场低迷萎缩,房地产掏空了中国年轻一代的梦想!

众所周知的国内外经济行情,导致很多人感觉到赚钱的难度越来越大,但我国经济还是中高速增长的,我国拥有14亿人口,每天吃喝玩都需要进行消费,只要有消费行为,市场就有活力,就有人会赚到钱。

不过,从国内的宏观经济来看,目前国内经济短期存在下行压力,经济调结构转型升级阵痛期,叠加去杠杆、严监管,货币增速下降,仿佛都在让经济生活中的人们感到,钱越来越难赚。

值得一提的是,从国内各大行业来看,依然存在日进斗金的经济行业,也有存在低迷的行业,从最新的工业利润增长来看,国内利润增长的压力开始显现,这又反应出什么经济现象?

中国当下消费市场低迷萎缩,房地产掏空了中国年轻一代的梦想!

经济下行压力显现,赚钱的难度在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9713.4亿元,同比增长14.7%,增速比1-8月份放缓1.5个百分点。整体来看,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虽同比放缓,但看起来是两位数增长,表现的确实不错。

不过转眼看一下最近的数据,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55亿元,同比增长4.1%,增速比8月份放缓5.1个百分点,同比增速创下今年3月份以来新低。

主要受工业产销增速放缓、价格涨幅回落、上年利润基数偏高等因素影响。能上榜的企业都是大企业,主营业务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

中国当下消费市场低迷萎缩,房地产掏空了中国年轻一代的梦想!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最新的9月份工业利润中,或许,经济下行压力已经让很多企业感到赚钱的难度在提高。值得思考的是,大部分企业赚钱难了,那么对于其中的从业人员呢?当然,在当前的经济行情中,依然会有很多企业能日进斗金,也存在利润微薄的企业。

1-9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4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7个行业减少。这其中连续卫冕利润之王的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其利润同比增长4倍,佩服佩服,厉害厉害,国际石油价格的高涨带来很大的助攻。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44.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71.1%。

这些行业利润增长义不容小觑,毕竟在赚钱难度提高的情况下,能有这样的成绩,着实不易。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些高利润行业主要集中在上游原材料领域,而这些领域主要是通过价格上涨及其他因素带动利润上涨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走出国门去体验异国风情。在旅游过程中,中国游客给不少国家和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他们为了吸引中国游客,还专门对我国开放免签政策,像印度尼西亚、裴济、尼泊尔等等都对中国开放了免签政策,而且在旅途中,免签政策也给中国游客带来了不少方便,但是有一些因中国游客才发展起来旅游业的国家,非但不感恩中国游客,还将开放免签政策作为坑骗中国人的诱饵,马尔代夫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当下消费市场低迷萎缩,房地产掏空了中国年轻一代的梦想!

现在提到马尔代夫,我们瞬间就能联想到那里梦幻般的沙滩,但是在很久以前,马尔代夫国内的经济还是以渔业为主,旅游业比较落后,后来,随着越来越多中国游客前去旅游,马尔代旅游业带来的收入才逐渐提升,据统计,2015年,前去马尔代夫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超过了35万人次,而马尔代夫2015年的人口数量仅为40万,也就意味着,中国前去旅游的人数已经快要超过马尔代夫全国人口的总数量。

中国当下消费市场低迷萎缩,房地产掏空了中国年轻一代的梦想!

而在旅游过程中,以每位中国游客平均消费3000元来计算,消费总额将超过10亿,这对于一个仅有40万人口的国家,可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现在马尔代夫的旅游业已经完全赶超渔业成为国内第一大经济产业,马尔代夫也摆脱了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的身份成为了南亚首富,但是对于中国游客,马尔代夫似乎越来越怠慢了。

中国当下消费市场低迷萎缩,房地产掏空了中国年轻一代的梦想!

虽然马尔代夫对我国免签,但实际上,中国游客在马尔代夫却得不到公平的待遇,我们都知道,出门旅游能省则省,但是马尔代夫的度假村却因为担心我国游客吃泡面,故意将中国游客房间内的热水壶撤走,理由是电热水壶需要维修,那既然不能吃泡面,就只好去餐厅了,但到了餐厅,中国游客还是得不到公平对待。

真是不得不说马尔代夫太不够意思了,中国游客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但是他们不仅不懂得感恩,反而还用免签作为诱饵,坑骗我国游客,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农夫与蛇啊!朋友们你们觉得出了这样的事情,你们还会觉得有人去马尔代夫旅游吗?


另外房地产掏空了中国年轻一代的梦想”券姐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实际上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应该说房地产掏空的还有中国人的钱包。是的,你应该有所感受,一向通过消费市场虚张声势的中国经济,正在失去这对“王炸”。人性总是值得被理解,然而无可奈何的是,人性也在毁灭着实体经济...2018年已到7月,内地消费已经拉响警报。5月,全内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只有8.5%,不仅远远低于预期,而且创下自2003年5月以来的15年最低。社消增速创下15年新低,这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正在严重萎缩。

如果要买房,全新的首付加前前后后的费用,准备个40W算是有选择的空间。30W就拮据不少。二手房呢,得看房龄,得看贷款人的资质,没有以前那么容易。

身边朋友买房,几乎都是举全家之力。有一个兄弟,月收入6000左右,因为结婚必须得有房(女方要求),哎,其实也理解。全家筹集20多万买房,急着结婚,买了一个精装修的二手房,非小区。婚前潇洒,婚后…现在慢慢回血中。很多工薪阶层的朋友,结个婚经济都是元气大伤,负债也不少(房贷,信用卡也算的)。

现在90后一代开始,城市的大部分女性都是挺抗拒跟男方父母一起住的,大多无房不结,或者说难结。身边几个没房的朋友结婚,都是奉子成婚?!社会对这个现象接受程度似乎高许多?读者关于这个可以分享下看法。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一个事,人没钱的时候不会太计较你我,有钱了就算得很清楚。现在生活水平上来了,不跟很久前的时代,吃饱有个住就可以,所以变得计较?考虑得比较多?纠结这一个表示我也是劳苦大众的一员,不为此发愁,思考会是别的方面。

买不起房的存钱,买房了的没钱,每月还贷款,还有钱的想再买套房投资,实业不好做。消费怎么上得来呢?

城市的行情,在我看来是从2000年开始往下走的。按我爸说法98年其实就在往下走了。家里做点小生意,从我还没出生就在做,行情真的是一年不如一年,一开始不明显,特别是最近几年,明显得下滑,快得惊人。这几年也是房价飙升的几年。前年,也就是16年,我爸经常说打什么工,赚那么一点钱,升个几百块,就好像多大的奖励!几百块就几个客户的事。去年说得少一些,当然一方面是我妈总是阻止他说,另外一方面是行情确实不如意。今年下半年,有时候生意不好,我爸说再这样下去,收掉不做了,打工去!我知道是气话,但是侧面表达了行情的变化。这个变化是整个行业的,而不是单单我家。

大家不敢消费,别人赚不到钱,也就不敢消费,一个恶性循环。上次家庭聚会,在证券公司工作的姐夫说过一句话,财政收入中大宗税收占比高,意味着其他占比少。钱都往富人那边去了,富人又能消费多少,消费有多少是在基层?富的越富,穷的越穷。悲哀。

房价的上升带动各行各业成本的上涨。特别是实业。无论你生产什么,或者开铺做点小生意,总得租个地方吧。线上也无法避免,就算场地可以租小一点,员工呢,住的租金比前几年涨了不少(比不上房价增长的脚步),工资不够他吃喝拉撒睡,鬼才能静心做得下去,人心思动,人心浮躁。全国创文,摊贩要做下去,得租个地方吧,租金是不是得算在菜里面去,肉里面去呢(菜大部分3-6元区间,前几年都是暴雨过后这个价,过后会跌回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这个价跌不回了)。商家生活成本高了,是不是商品也得提提价啊,大家都涨啊,不涨生活水平怎么保持啊。

说到这,可惜我的一个朋友。开餐馆,租金比前两年翻了一倍,房价是一方面,一方面是创文。哦,还有顶手费(空顶,什么东西都没有),前年除了热门地段,哪有顶手费。菜我试过,不错,超过同价位不少。员工雇了几个兼职,大厨自己跟合伙人一起上,干了半年多,收了。问为什么,说就是给房东打工,每月除去成本,工资算起来一个人就是2000多,还不如打工多,打工还轻松。

我是有点悲观的,不能说太直白。这个社会真的就是努力赚钱,一个字就是干!其他没什么好说的,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