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田间最讨厌的福寿螺,其肉质细嫩可食用,生物学特性都有哪些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是一种大型淡水食用螺,其肉质细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所以养殖福寿螺的市场前景是非常可观的,那么我们首先先来认识一下福寿螺,知道一下它的生物学特性都有哪些!福寿螺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分类上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瓶螺科、瓶螺属。

农民田间最讨厌的福寿螺,其肉质细嫩可食用,生物学特性都有哪些

1.形态特征 整个身体构造与田螺相似,主要由头部、足部、内脏囊、外套膜和贝壳5个部分构成福寿螺的贝売短而圆,大且薄,売右旋,一般4-5个螺层,体螺层膨大,螺旋部极小,壳面光滑,多呈黄褐色或深褐色。脐孔大且深,厣为褐色角质薄片,具同裹整个内脏囊,外套腔的背上方有一个薄膜状的肺囊,心圆生长纹,厣核偏向螺轴一侧。外套膜薄而透明,包能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具辅助呼吸功能。肺囊充气后使螺体浮于水面,遇到干扰就会排出气体迅速下沉。头部圆筒形,有前、后触手各一对,眼点位于后触手基部,口位于吻腹面。头部腹面为肉块状的足,跖面宽而厚实,能在池壁和植物茎叶上爬行福寿螺雌雄异体,卵生。雄螺生殖孔开口于交接器顶端,雌螺生殖孔开口于外套腔。

农民田间最讨厌的福寿螺,其肉质细嫩可食用,生物学特性都有哪些

2.生活习性 福寿螺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饵料充足的淡水中,多集群栖息于池边浅水区,或吸附在水生植物茎叶上,或浮于水面,也能离开水体短时生活。最适生长水温为25~32℃,超过35℃,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生存最高临界水温达45℃,最低临界水温为5℃。福寿螺食性广,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主食浮萍、蔬菜、瓜果等,尤其喜欢吃带甜味的食物。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食玉米、麸皮等精饲料,幼螺以食细萍、腐殖质、精料为主。饥饿状态下,成螺也会残食幼螺和螺卵。

农民田间最讨厌的福寿螺,其肉质细嫩可食用,生物学特性都有哪些

3.生殖习性 福寿螺为雌雄异体,体内受精,体外发育,繁殖方式为卵生。良好的饲养条件下,3-4月龄就可达到性成熟。繁殖季节为3~11月份,5-8月是盛期。适宜水温18-30℃。交配通常白天在水中进行,时间长达3~5h,一次受精可多次产卵。产卵常在交配后3-54开始,雌螺在夜间爬到离水面15~40cm的池壁、木桩、水生植物的茎叶上产卵。卵圆形,卵径2mm左右,粉红色,互相黏连成块状,每次产卵一块,约200~1000粒,历时20~80min。产卵结東后,雌螺收回腹足,掉回水中,间隔3~5d后,又可第二次产卵,一年可产卵20~40次,产卵数可达3万~-5万粒。受精卵在空气中孵化约10~15d,发育成仔螺后破壳而出,跌入水中。

农民田间最讨厌的福寿螺,其肉质细嫩可食用,生物学特性都有哪些

福寿螺的生物学特性就是这些了,下期我将会讲关于福寿螺的幼螺的培育和成螺的饲养,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关注,因为我会讲解关于养殖业的一些相关讯息给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